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五大饮食注意事项 (有助于青少年对国家安全认识的方法)

admin 2024-12-17 30 0
有助于青少年对国家安全认识的方法

本文目录导航:

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五大饮食注意事项

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五大饮食注意事项,青少年的饮食应该是有区别于成人和儿童的,这个时候的孩子主要精力四学习,所以我们要保证青少年的营养的充足和全面,保证身体发育问题,所以青少年饮食的注意事项有很多的。

方法/步骤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青少年对能量的需要高于成人且男性高于女性,每日约需—千焦耳(2400-2800千卡)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的摄入 青春发育期对蛋白质需要的增加尤为突出,每日达80~9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40%~50%,所以膳食中应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维生素A、D、C、B族及钙、磷、锌、铁等矿物质对青少年的 体力及脑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钙的摄人,据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平均每人每日为34l—374毫克,仅为供给量标准的38.9%~52.5%,所以膳食中不可缺少奶及奶类食品。

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节食,少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对于女孩子来说,由于社会风气和习俗影响过多注重自己的体型,盲目减肥甚至节食,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摄食行为,而女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又要求食入脂肪不能过少;少女每天能量供给的25%~30%应该来自于脂肪,其中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为1:2最好;有益健康的零食有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

此外,吃零食的量不要过多,不要影响正餐。

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 必要时课间加一杯牛奶或豆浆;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保证厂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加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结合可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减少身体脂肪和改进心理状态等。

这种经济、实用、有效、非药物又无副作用的措施,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注意事项 特别说明:通过以上关于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五大饮食注意事项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有助于青少年健康的五大饮食注意事项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青少年要注意哪些饮食安全小常识

一、搭配营养,合理膳食人每天都要吃食物。

食物一般分为谷类、肉类、蔬菜水果类、奶和奶制品类等。

这四类食物中,谷类含淀粉多一些,肉类含蛋白质和脂肪多一些,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和无机盐多一些,奶和奶制品类含蛋白质、脂肪,部分维生素和钙等。

因此,为了满足人体的需要,应该进食各类食物做到合理膳食。

所谓合理膳食就是指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

二、培养习惯,科学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维护身体发育健康,促进身体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怎样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呢?1.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通常学校里上午安排的课多,。

学生的学习比较紧张,能量的消耗比较大。

不吃早餐或早餐吃得不好的学生,往往在上完两节课以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而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长期这样下去,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学生应该吃饱、吃好早餐。

午餐很关键,既要补充上午的热量消耗,又要为下午的学习和活动作热量储备,因此,午餐的热量和油脂量都应该是三餐中最高的。

晚餐一般清淡些。

总的来说,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中,早餐的热量占30%,午餐的约占40%,晚餐的约占30%。

所以,中学生必须要保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有的青少年有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这样会造成身体内某些营养物质的缺乏而影响健康。

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和肉类,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或某些维生素缺乏症等。

有的学生在逢年过节,遇到好吃好喝的,不注意节制饮食,暴饮暴食,这样做就会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严重的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因此,要纠正偏食、挑食和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

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时期,还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3.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参加体育运动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增进食欲。

但在一定条件下,体育运动与消化之间又有一定的矛盾。

如饭后立即进行剧烈的体育运动对消化有抑制作用。

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会作适应性调节,使肌肉的血液流量增大,而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就减少。

结果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能力降低,因而影响消化。

经常这样做,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胃、肠1/2疾病。

因此,饭后不宜进行剧烈的运动。

一般饭后应休息半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再进行体育锻炼较为适宜。

同时,进行了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应该休息20—30分以后再吃饭。

三、注重卫生,健康用膳良好的卫生是健康的前提,在饮食卫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①饭前便后要洗 手,防止病从口入;②不喝生水,不吃未经洗净的瓜果、蔬菜;③不吃过期、变质、假冒伪劣食品;④不可边进餐边说话边看电视;⑤讲究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理发,大力消灭苍蝇;⑥不用不洁餐具;⑦进餐时,不要面对别人咳嗽、打喷嚏,以及随地吐痰;⑧购存的食品要防法、防蝇、防鼠、防潮。

四、预防中毒,安全饮食预防食物中毒,是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

一般来说,食物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 这是由于吃了被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预防方法主要是讲究卫生,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易腐食品应该进行低温保藏以防食品腐败,已腐败的食物一律不能食用;外购熟食和隔顿饭菜应回锅蒸煮后,方可食用。

2.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可分为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真菌中毒①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这是由于吃了本身含有毒成分的动植物性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预防方法主要是禁止食用某些含有毒成分的动物,如河豚等。

对于少量发芽的马铃薯,则应将其含有毒物质的芽,芽眼及芽眼周围的部分去除后方可食用;②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是吃了混入有毒化学物质(如农药及铅、砷、汞等)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预防方法主要是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和使用,严禁农药与食品同室存放;严禁将有毒化学物质带回家中使用;拌过农药的种子要妥善保管,以防误食;不使用盛放或包装过有毒化学物质的容器来盛放和包装食品。

③真菌中毒 包括两类。

一类是由于吃了本身含有毒素的毒蘑菇而引起的中毒。

预防方法主要是禁止食用毒蘑菇。

另一类是由于吃了被霉菌产生的毒素污染过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预防方法防止粮食受潮发霉,粮食蒸煮前应拣去霉粒并淘洗干净。

不可食用发霉变质食物。

青少年健康饮食原则:饮食健康小常识

青少年指10~17岁的中,小学生,他们从事紧张的学习,活动量大,尤其处于生长高峰期,每日营养素和能量消耗比开始发育前要增加2倍多,故对营养的需求也增多。

以下就是我整理的青少年健康饮食原则,以供参考。

青少年健康饮食原则1.饮食多样化:合理营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按营养学要求,青少年一日的膳食应该有主食,副食,有荤,有素,尽量做到多样化.合理的主食,是除米饭之外,还应吃面粉制品,如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根据营养学家建议,在主食中可掺食玉米,小米,荞麦,高粱米,甘薯等杂粮.早餐除吃面粉类点心外,还要坚持饮牛奶或豆浆.2.青少年每天必需的各类食物,如粮食300~500克(男高中生要绝对保证每天有500克主食),肉,禽类100~200克,豆制品50~100克,蛋50~100克,蔬菜350~500克.其他还应多吃水果和坚果类食品和海带,紫菜海产品,香菇,木耳等菌藻类食物,每周也应选择食用.青少年需要钙较多,应多吃些虾皮,糖醋排骨,油煎小鱼(鱼骨可食),骨头汤等,通过饮食来补充青少年“日长夜大”的骨骼所需要的钙.3.安排好一日三餐:所谓合理营养,是应该符合生理功能和实际需要的,如早餐要选择热能高的食物,以足够的热能保证上午的活动.有些发达国家很注重早餐,不仅有牛奶,桔汁,还有煎蛋,果酱,面包和肉类食品.午餐既要补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为下午消耗储备能量,因此午餐食品要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至于晚餐则不宜食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影响睡眠.晚餐以吃五谷类的食品和清淡的蔬菜较适宜.4.荤素搭配:合理的粮菜混食,荤素搭配,不仅可使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齐全,相互得到补充(即营养的互补作用),而且食物的多样化可促进食欲,增进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可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制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来对照衡量。

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1、心理疲劳影响青少年顺利进行高考的敌人之一叫做心理疲劳。

所谓心理疲劳,是指艰苦的学习活动等大脑、神经系统高度和长期的紧张,长期从事一种单调的活动,虽肌肉劳动强度不大,却出现疲劳之极的一种心理状态。

出现心理疲劳时,常表现为体力精力下降;主动注意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常为一些门声、汽车声、说话声等噪声吸引,不能集中力量学习;思维缓慢,诉说学习能力下降、抱怨以前很好使的脑子现在变得不好用,并常出错;心理疲劳持续下去,会出现躯体体征和症状:头晕、眼花、头疼、食欲下降、咽喉肿痛、发低烧等;还会出现抑郁、焦虑、心烦易怒等心理症状;如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则很容易影响免疫等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躯体或精神障碍,此时,不要说:顺利的参加高考了,连基本的健康状况都不能保证。

2、高考后的心理调整与选择当高考得不理想时,学生往往想的很多:是否复读、考上的这个学校到底上不上、专业、学校不理想怎么办、这次考不好,出国学习是理想的出路吗?3、学习厌倦有这方面问题的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对考试更厌倦。

4、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找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有目标的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

5、考试焦虑障碍考试焦虑障碍应提早治疗。

考试焦虑障碍是学生面临或处于考试状态下出现的心情异常紧张、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对考试结果严重担心等症状组成的心理障碍,在重大考试如中考、高考时症状加重。

考试焦虑障碍的表现为:(一)患者在考试时出现心情严重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身体上出现肌肉颤抖,头痛、心慌、出汗、小便次数增多;对考试成绩的倍加担心等,越是参加对自身有重大意义的考试如中考、高考,焦虑症状就越加严重。

(二)由于担心重大考试失利,或在既往有过考试焦虑障碍的体验,患者可在考试前几天甚至数月就出现严重的紧张,坐卧不宁,无法放松肌肉;头重脚轻,心动过速,食欲下降;入睡困难,为将来的考试烦恼,睡前胡思乱想、辗转难眠、对周围事物感觉敏感;精力体力也随之下降,平时上课听不进去,记不住老师的授课;越离重大考试的时间迫近,紧张程度就越加重。

(三)患者可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发低热,有38度左右的体温升高等躯体的应激反应;患焦虑障碍时间长了,可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如疲乏无力,易患感冒;心电图检查常显示窦性心动过速。

也有的患者出现严重的回避反应,如对家长说自己身体有病、头痛而不想去上学了,不想去参加考试了,出现厌学、辍学等现象。

部分患者合并抑郁状态,如对事物不感兴趣,认为自己没有前途,自己什么能力都没有,悲观失望等症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