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人体肠道内并长期与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个菌属,400到500种菌种,数量达100万亿之多,是人体细胞的10倍,重量上相当于一个人的肝脏,占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粪便的1/3到2/5。
依据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的分布层次和存在情况,可以将其分为膜菌群和腔菌群两大类:膜菌群又称为原籍菌,在出生后数天就能贴近黏膜表面定植,是长期居住的细菌,成年时仍保持较多数量,与定植部位的上皮有密切联系,如双歧杆菌、厌氧乳杆菌、拟杆菌等;腔菌群又称外籍菌,主要存在于肠腔内,是数量少、不稳定的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
一旦腔菌群的数量增多,就会引发疾病。
依据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我们人为地把它们分为敌我友三大类:第一类是我们的朋友即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第二类是我们的敌人即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第三类是中间分子即中间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等。
不同人的肠道菌群,其组成和数量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个体的遗传性控制。
肠道正常菌群有哪些
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大肠埃希菌等肠道常居菌类。
这一类是健康人群肠道内主要的有益菌群,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维护肠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它们在肠道内与人体共生,可抵抗其他不良微生物的入侵。
二、双歧杆菌。
这种菌群是维持人体肠道环境平衡的重要成员之一,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便秘等问题。
它在肠道内发酵产生乳酸和乙酸,有助于维护肠道的酸性环境,从而避免有害菌的生长。
同时,双歧杆菌还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乳杆菌类。
乳杆菌是一类能够分解糖类并产生乳酸的细菌,它们主要存在于肠道内,具有维持肠道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
此外,乳杆菌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便秘等问题。
其中一些种类如嗜酸乳杆菌等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功能。
综上所述,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等肠道常居菌类、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类等。
这些菌群在维护肠道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多样性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
在人类胃肠道内的细菌可构成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一个人结肠内就有400个以上的菌种。
从口腔进入胃的细菌绝大多数被胃酸杀灭,剩下的主要是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胃内细菌浓度<10 3 CFU/ML(CFU即colony 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
小肠菌群的构成介于胃和结肠之间。
近端小肠的菌丛与胃内相近,但常能分离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
在远段回肠,厌氧之间。
近端小肠的菌丛与胃内相近,但常能分离出大肠杆菌和厌氧菌。
远段回肠,厌氧菌的数量开始超过需氧菌,其中大肠杆菌恒定存在,厌氧菌如类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胞杆菌属,都有相当数量。
在回盲瓣的远侧,细菌浓度急剧上升,结肠细菌浓度高达10.11 ~10.12 CFU/ml,细菌总量几乎占粪便干重的1/3。
其中厌氧菌达需氧菌的10.3 ~10.4 倍。
主要菌种为粪杆菌属、双岐杆菌属和真杆菌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