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肠道里益生菌有7成 你肠子里的益生菌有多少 (肠道健康才是真的健康?)

admin 2024-12-21 49 0
健康的人肠道里益生菌有7成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的人肠道里益生菌有7成,你肠子里的益生菌有多少?

要谈人体肠道里的细菌问题,先来看看肠道与细菌的关系有多深。

人体有70%的免疫力(如免疫球蛋白IgA)是来自肠道,有95%的感染性疾病是与肠道有关;而在人的一生中,大约要排出4000公斤的粪便,其中有1/3是肠道细菌,而超过80%的毒素是由肠道排出体外。

人体肠道有超过400种菌群,总数超过100兆

上面的这些数据,代表细菌在肠道的运作功能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而在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有400多种,总数约100兆的细菌,分成益生菌群、中性菌群和有害菌群3种。

益生菌有哪些功能?

在正常的情况下,胃道中多数的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也就是可以帮助消化乳糖、分解并排泄多余胆固醇、提供维生素B群、提升免疫功能的「益生菌」,而益生菌和肠道黏膜共同组成了一道屏障,对抗各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

当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愈高,微生态环境愈好,肠道就会愈年轻而有活力,减少体内毒素的生成,也减轻了肝脏负责解毒的负担。

在人体肠道内的3种菌群保持动态平衡时,肠道就处于健康的状态,但如果出现腹胀、腹泻、便秘、肠躁症与排气频繁等状况,就代表肠道内部的益生菌数量减少,不敌有害菌群了。

肠道益生菌数量随个人身体状况与年龄而有所差异

有一项临床研究指出,身体健康的人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只有25%,至于便秘者肠内的益生菌则是减少到15%,而罹患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更低到只剩下10%。

而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的减弱、再加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而逐步减少。

另一项临时研究则是显示,青年时期人体肠道内益生菌的比例已只有初生婴儿的一半,到了中年期时,则只剩下初生婴儿的不到30%,等到到了老年期时,肠道内的益生菌比例,平均竟然只有初生婴儿的1/9。

面对肠道内菌群失调、中性菌群与有害菌群爆增而益生菌群锐减的状况,就需要适度地补充益生菌,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辅助调节血糖,甚至帮助强化大脑运作功能。

选择补充肠道益生菌的3个条件

要想达到上面所说补充益生菌的效果,就必须符合3个条件:

一、选择优质菌种:

口服的益生菌从口腔经过胃部的胃酸,还有胆囊的胆汁的「考验」而到达肠道发生作用,就需要相当优质的菌种,目前市面上的细生菌种类非常多,但一般而言,还是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比菲德氏菌)与链球菌属这3种益生菌的效果最好。

二、菌群保持活性且数量充足:

补充益生菌想要达到保护肠道的效果,需要足够的数量,平均每次至少要补充50到100亿CFU(菌种形成单位),而且生菌厌气、不耐高温,大多在接触空气一段时间,或是环境温度超过摄氏40度时,就会失去活性。

而益生菌要是活菌才具生理作用,所以必须注意要在有效食用期限内使用。

坊间有不少益生菌产品号称含有上百亿CFU的益生菌,但其实都是在生产包装时存在的数量,在运输与放置陈列后,活性与数量都会大大减少。

而根据美国优酪乳营养管制协会规定,每一克优酪乳培养菌需含有1亿以上的CFU。

一般优酪乳150~200 克,约含100至 2000亿的CFU;一般补充品(锭剂包装),每颗含 2000-7000万的CFU。

三、菌群能长期存留在肠道内:

益生菌在服用一段时间后仍能存留在肠道,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保护肠道、对抗坏菌的功能,许多市面上的优酪乳或补充剂,虽然含有丰富的益生菌,但却无法在肠道停留,所以即便能够促进消化,但功能也相当有限。

肠道正常菌群有哪些

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大肠埃希菌等肠道常居菌类。

这一类是健康人群肠道内主要的有益菌群,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维护肠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它们在肠道内与人体共生,可抵抗其他不良微生物的入侵。

二、双歧杆菌。

这种菌群是维持人体肠道环境平衡的重要成员之一,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便秘等问题。

它在肠道内发酵产生乳酸和乙酸,有助于维护肠道的酸性环境,从而避免有害菌的生长。

同时,双歧杆菌还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和生物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乳杆菌类。

乳杆菌是一类能够分解糖类并产生乳酸的细菌,它们主要存在于肠道内,具有维持肠道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

此外,乳杆菌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改善便秘等问题。

其中一些种类如嗜酸乳杆菌等还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功能。

综上所述,肠道正常菌群主要包括大肠埃希菌等肠道常居菌类、双歧杆菌以及乳杆菌类等。

这些菌群在维护肠道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与多样性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身体健康的守护神——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是指定植在人体肠道内并长期与人体相互依存的细菌群,包括40多个菌属,400到500种菌种,数量达100万亿之多,是人体细胞的10倍,重量上相当于一个人的肝脏,占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粪便的1/3到2/5。

依据肠道菌群在肠道内的分布层次和存在情况,可以将其分为膜菌群和腔菌群两大类:膜菌群又称为原籍菌,在出生后数天就能贴近黏膜表面定植,是长期居住的细菌,成年时仍保持较多数量,与定植部位的上皮有密切联系,如双歧杆菌、厌氧乳杆菌、拟杆菌等;腔菌群又称外籍菌,主要存在于肠腔内,是数量少、不稳定的过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大肠杆菌等。

一旦腔菌群的数量增多,就会引发疾病。

依据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关系,我们人为地把它们分为敌我友三大类:第一类是我们的朋友即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第二类是我们的敌人即有害菌如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第三类是中间分子即中间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等。

不同人的肠道菌群,其组成和数量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个体的遗传性控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