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肠”健康才能常健康,怎样养护肠道?
肠道健康,才能减少一些健康小毛病,俗话说,肠健康才能常健康,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护肠道。
肠道作为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注意了健康的饮食习惯,才能保证其健康。
那么,怎么样养护肠道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肠”健康才能常健康肠道是我们消化系统中消化道的一部分,它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免疫器官和排污厂:最大的加油站:一生中我们摄入的食物约70吨,是我们自身体重的1000倍,这些食物都需要通过肠道处理,99%的营养物质由肠道吸收。
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70%的免疫细胞分布在肠道,70%的IgA免疫球蛋白在肠道,95%以上的感染性疾病与消化道有关。
最大的排污厂:一生中我们要排出约4000公斤的大便,其中1/3是肠道细菌,80%以上的毒素由肠道排出体外。
据祖国医学的研究,中国人为黄种人,脾胃功能较差,所以古代便有李杲为代表的脾胃派,主张要健康要以养脾胃为主。
《2012国民肠道健康白皮书》调查结果近95%的人存在肠道问题,预示着肠道健康问题已迫在眉睫。
肠道不健康会导致营养不良、皮肤问题、抵抗力差、情绪异常,更甚它与一些慢性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癌症)也都息息相关。
2、如何养好肠道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一、规律合理搭配的膳食是保障肠道健康的根本我们应注意三餐的搭配合理(3、4、3)、荤素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并且补充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帮助肠道健康。
二、合理的有氧运动和局部运动是保障肠道健康的基础生命在于运动,合理的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游泳)都有利于身体排出毒素保证健康,当然为了使肠道更健康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局部运动(揉肚子、拍肚子、拍大肠经等)。
三、生活节律是保障肠道健康的因素规律的生活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我们应该按时三餐、按时作息,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按时大便,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心情愉悦是保障肠道健康的重要环节心情好则身体好,经常参加一些娱乐活动,保证我们心情愉悦也是健康的重要环节。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大家就可以让自己的“肠”健康,“肠”健康才能常健康,长命百岁,长长久久!3、吃什么食物对肠道好1、香蕉香蕉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特别腹泻或醉酒之后。
香蕉能恢复人体电解质和钾,其中富含的纤维素有助于消化。
建议每天吃一根香蕉。
2、白菜白菜中含有较多粗纤维,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白菜中的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
生吃白菜心可以不破坏白菜的营养,通便很有效。
3、豆类豆类中含有大量的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减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预防便秘,降低结肠癌风险。
黄豆、黑豆等豆类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它是分解油脂的“高手”,能够促进脂肪代谢。
4、苹果苹果中除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其含有的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排便,故又有通便作用,对于便秘效果不错。
5、红酒红酒同开心果一样,只是含有可以让体内益生菌得到营养的益生元。
研究发现,每天两杯红酒,与杜松子酒或者不含酒精红酒相比,四周后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红酒中的多酚类,强大的抗氧化剂,以及酒精可能是其中的原因所在。
6、大蒜大蒜不仅有助益生菌的生长,而且还有助抗击“不友好”的肠道细菌。
不过为了保证大蒜的保健功能,最好还是遵循“吃生不吃熟,吃碎不吃整”的原则,比如用生蒜拌凉菜、调制蒜泥等都是很健康的吃法。
7、西红柿西红柿含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甲酸可保护维生素C,使之在加工烹饪过程不被破坏,增加维生素的利用率。
西红柿中还含有一种特殊成分——番茄素,有助於消化、利尿,能协助胃液消化脂肪,番茄素还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可治疗口角炎。
8、木耳木耳中的胶质可吸附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及放射性物质,将之排出体外,具有清胃、涤肠、防辐射的作用,是成年人保养肠胃的佳品。
9、酸奶对那些应酬完了之后,就坐在电脑前不再活动的上班族来说,喝一杯酸奶是非常有益的。
应酬中大鱼大肉后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脂肪积累,酸奶中含有丰富的活乳酸杆菌和乳酸,可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肠道健康的意义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什么吗?你知道人体中主要负责营养消化和吸收的是哪个器官吗?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 消化器官 ,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
肠道也堪称身体“最劳累的器官”——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提供足够的养分,是人体的“营养生产中心”。
其实它的功能还远不止此,它还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而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集结了人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所以,肠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营养生产中心” 请思考一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在人体器官中经过了怎样的消化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但生理学证明, 80% 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在肠道内完成的,人体 100% 的营养素和 90% 的毒素要靠它吸收和排出。
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胃的混合、研磨和分解成为食糜,食糜进入肠道,在肠道蠕动和绒毛的作用下缓慢移动,一般要一天的时间通过7~9米左右的肠道。
在这个时间内,肠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酶”的东西把这些食糜分解掉。
肠壁会选择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吸收,没用的和有害的残渣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被肠道吸收后,通过肠壁上的毛细血管交给血液,由它们带到全身。
由此可见,肠道对人体是多么的重要:整个人体的营养都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
所以可见,把肠道称为人体的“营养生产中心”非常合适。
“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的肠道约 7 ~ 9 米长,下图是空肠的横切面,可见肠道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形皱襞。
粘膜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肠绒毛。
环形皱襞及肠绒毛全部展开,会使小肠表面积扩大600倍,肠粘膜面积大约 200 ~ 250 平方米。
【这里的肠道是指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肠、直肠)】 •展开的肠粘膜面积远远大于人体体表皮肤面积,而只要有粘膜的地方,就会有淋巴组织。
•肠道因为粘膜表面积最大,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所以淋巴组织最发达,集结了人体约 60% ~ 70% 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
•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
而在这其中,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 ,所以可以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 微生态系统 。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并且细菌进入人体各处主要途径就是肠。
不难想象,肠道的健康取决于肠道的活动性。
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很快就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自然不能致使人 生病 。
自愈能力方面,肠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肠子中。
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就可以治愈”。
更何况,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如肝、血清、 淋巴系统 等。
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 免疫器官 ,肠道运动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
肠道如此重要,但肠道又很“脆弱敏感”,可能引发多种问题,所以一定要格外呵护自己的肠道健康! 下一期精彩内容:(点击即可进入)《影响肠道健康最大的敌人—便秘》 。
想要知道肠道是否健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为了判断肠道健康状况,可观察粪便的特征。
健康肠道能良好消化食物,营养吸收正常,故粪便应保持良好状态。
若粪便规律、形态、颜色正常,指示身体健康,肠道可通过维持良好生活习惯进行护理。
排便时注意:若出现以下四种现象,表明肠道状况良好:1. 粪便呈长条状:排泄时粪便呈长条状,表明肠道健康。
长条状粪便显示废物已顺利排出。
肠道疾病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粪便变形,或腹泻,排出水样粪便。
2. 每日规律排便:每日一两次的排便频率指示消化系统功能正常。
肠道疾病可能改变排便习惯,导致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规律异常。
3. 粪便无异常气味:正常粪便无腥臭味,反映身体健康。
肠道恶性肿瘤等疾病可能导致粪便恶臭。
粪便气味异常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寻求治疗。
4. 粪便呈黄褐色:正常粪便呈黄褐色,不受饮食或药物影响。
疾病发展可能改变粪便颜色,如黏土状粪便或黑色粪便,暗示肝病、消化道溃疡或肿瘤。
维持肠道健康的方法包括确保充足水分摄入,避免粪便干燥和便秘。
早晨起床后饮用一杯温水有助于清洁肠道。
日常应适量饮水,避免口渴时才喝水。
慢慢吃饭,减少胃肠负担,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水果、蔬菜和粗粮。
最后,给肠道足够休息,避免晚上进食过多。
肠道也需要在睡眠时休息,避免夜宵导致夜间肠道工作,影响其正常休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