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大便形状反应肠道的健康,有一种情况肠癌可能性大,要引起重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起床上班,吃饭,下班回家睡觉。还有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大小便。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吃喝拉撒睡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而对于小部分人来说,能正常的大便,似乎成为了一种奢望,大便次数太多,大便不成形,属于腹泻;好几天不大便,大便干燥,属于便秘。经常有患者来咨询我,医生,我的大便经常不成形,我的大便变细了,我的大便是一个个的粪球。大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形状,与肠道健康有什么关系,大便形状改变代表什么疾病?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正常的大便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大便的主要成分包括了水分,细菌,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不能吸收的膳食纤维,脱落坏死的肠道粘膜细胞等等。成形的大便是在大肠里面产生的,没有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从小肠进入到大肠,在大肠里面,水分被吸收,逐渐变成成形的大便。 正常的大便,应该是软的,香蕉状的,颜色是黄褐色的,当然,大便的颜色与进食的食物有非常大的关系。下图中的第四种大便,是最正常的大便,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大便看一下。 大便的形状主要取决于大便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过多和过少,都代表着不同的疾病: 便秘患者的大便形状 随着大便中水分的减少,大便会变得越来越硬,最后变成硬邦邦的小块状,就像羊粪一样,一小粒一小粒的。很多便秘的患者,大便就是这样的,因为喝水太少或者大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里面,导致大便中的水分被过分的吸收,最后变成了硬硬的粪球。 慢性便秘的定义为,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有一些朋友,达不到便秘的诊断标准,但是大便也是比较硬,就像第一张图里面的第二或者第三种情况。对于这些患者,需要多喝水,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膳食纤维可以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如果已经达到了便秘的诊断标准,除了注意饮食,还需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一些缓泻的药物。还有更严重的患者,有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例如直肠前突,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 所以,如果你大便干燥,呈硬邦邦的小块状,需要找医生咨询,评估一下你便秘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腹泻患者的大便 便秘的患者,大便中的水分减少。相反,如果大便中的水分不断增加,大便会越来越软,变成没有形状的大便,最后可能变成水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腹泻。 腹泻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可能是肠道蠕动太快,导致水分来不及吸收;肠道粘膜细胞被损害,导致肠粘膜细胞吸收水分的能力减弱;肠道粘膜分泌过多液体等等。 引起腹泻的病因也非常多,大致可以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等。非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也很多,例如肠易激综合征,药物副作用,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等等。 腹泻的一般治疗原则,包括改变饮食习惯,不要进食容易引起腹泻的食物或者药物,使用一些止泻药物或者解痉药物,感染性腹泻需要抗感染治疗。 如果是经常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需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发病的原因,接受正规的治疗。 腹泻与便秘相交替 有的患者可出现腹泻与便秘相交替,有时候表现为腹泻,有时候又出现便秘,往往是由于肠道受到 *** ,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可以见于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肠结核等等。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病,患者的胃肠道比较敏感,受到一点点的 *** ,就有可能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例如考试,情绪紧张,压抑,寒冷,进食辛辣 *** 性食物等等,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不仅可以出现腹泻,还有可能会出现便秘的症状。 除了肠易激综合征,这种排便习惯的改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有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表现,肿瘤在肠道里面 *** 大肠,可引起腹泻或者便秘,还有腹泻与便秘相交替的情况,如果人到中年,特别是50岁以后,出现腹泻与便秘相交替的情况,一定要尽早去医院检查,明确诊断。 大便变细是危险的信号 除了大便中的水分变少或者变多,会导致大便性状改变。还有一种可能,也属于大便形状改变,那就是大便变细了。每个人的肠道直径有一定区别,所以粑粑的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你的大便突然比较细,可能是肠道狭窄了,需要警惕一些疾病,例如大肠癌和痔疮。 大肠癌特别是直肠癌,肿瘤往肠道里面生长,占据肠道的空间,可造成肠道狭窄,大便通过的时候,会对大便造成挤压,引起大便变细,可伴有排便困难,腹胀,便血,黑便等症状。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如果你已经50岁以上了,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突然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需要十分警惕,很有可能是大肠癌的临床表现,赶紧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早期的大肠癌,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可以长期的生存。 类似的,痔疮也是一样的,内痔的痔核往肠内生长,可造成肠管狭窄,引起大便变细。痔疮还可伴有内痔脱出,便血,肛周瘙痒,潮湿等临床表现。痔疮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但是好发于中青年,如果痔疮出现大便变细的情况,说明已经比较严重了,一定要去医院看看。尽管痔疮不会癌变,但还是需要排除直肠癌的可能,有部分患者,同时患有痔疮和直肠癌。 总而言之,大便形状改变,可以代表一系列的疾病,与肠道的健康息息相关。希望大家每次大便之后,都要回头看看自己的大便,如果出现了腹泻,便秘,大便变细等大便形状的改变,需要去医院接受检查,明确诊断,接受治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真相来了##清风计划##你好,夏至#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你应该知道的“肠”识
肠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但却并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有数据显示,90%以上的中国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肠胃问题,其中绝大多数的人从未重视过这些问题。
肠道从本质上说就是一根长长的管子,从我们的嘴巴开始,到我们的肛门结束。
我们通常认为肠道就是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其实它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基本“肠”识。
肠道的工作是什么?
确实如我们所了解,肠道把食物分解成可以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在处理完食物提供的所有有用的东西后,肠道会将废物排出。
同时,肠道还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
我们身体70%的免疫细胞都在我们的肠道里。
有一些外来入侵者可能通过我们所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身体,消化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有益细菌为入侵者提供了第一道防线。
消化是肠道的首要任务。
消化是身体将食物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能量的过程。
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不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它们需要的营养。
消化基本上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它们可以被细胞吸收,用于我们的身体功能 。
细胞是生命的基石。
我们体内具有类似结构的细胞形成组织,组织再形成器官,而为某些特定功能而共同工作的器官形成系统。
提到肠道,它是我们的消化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身体可以利用的小能量包,我们需要这一过程来生存。
消化过程涉及到肌肉和酶以及多个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合作。
这个过程既是机械的又是化学的,就好像我们的身体里有“引擎”和“生化实验室”。
消化的机械部分意味着与物理作用力有关,在消化过程中有物理作用力在起作用:食物被咀嚼然后吞咽;在我们的胃里,食物被不断搅拌;胃肠道蠕动是一种内部肌肉收缩的过程,它使食物在消化道内向前推进。
这些都是非常机械的过程。
消化的化学部分涉及到消化液和消化酶的作用,它们会将食物颗粒分解成营养素,然后被身体吸收。
消化的化学作用与所有的机械作用是同时发生的。
消化道的不同部位会释放出各种不同的消化液和消化酶,帮助将食物颗粒转化为小分子的营养物质。
肠道的另一项工作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吸收它们,然后把它们输送到身体的其它系统。
营养素是指含有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的物质,它们是保持身体正常工作所必需的。
那么我们的身体是如何吸收和利用营养素的呢?这取决于它是哪种营养素。
营养素主要分为两类:宏量营养素和微量营养素。
宏量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些物质可以被相对快速地分解,为身体提供更直接的能量。
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这些化学反应涉及从宏量营养素中释放能量。
就像人体中的许多物质一样,这两种营养素需要有一种共生关系,换句话说,它们应该一起愉快地工作。
几乎所有的营养吸收都是在小肠中进行的。
小肠内壁的完整性是肠道 健康 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营养物质通过小肠壁进入我们的循环系统,在那里它们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被运输到身体的其它地方。
换句话说,有时候营养物质会直接进入我们的血液,而在其它时候,营养物质会通过身体的其它携带体液和细胞的途径释放,有助于身体的自然免疫力和抵御疾病 。
营养物质通过肠壁的两种主要途径被称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在被动运输中,营养物质可以从肠道转移到血液中,只需要消耗很少的细胞能量,这是一条非常容易的路径,所有维生素都通过被动运输进入我们的血液的。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营养物质需要一种被称为“载体”的分子,这些载体分子通常是酶,帮助营养物质直接进入身体的整体循环。
这两种途径都有助于将营养传递到身体的其它系统。
我们在消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废物,那么这些废物是如何被清除的呢?理解人体的废物清除机制可以让我们了解怎样才是正常的,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发现问题并在问题出现时及时处理它们。
当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一起分解食物和吸收营养之后,就会有一些物质残留。
这些未被消化、未被利用的食物残渣会进入我们的大肠,其中的水分会被吸收,它们最终变成粪便,然后通过直肠和肛门排出,这样我们就可以清除这些废物了 。
那么,尿液从何而来呢?这是泌尿系统负责的事情。
我们的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尿素、无机盐、葡萄糖和水分以及一些有害物质等会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进入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当它们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一些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返回血液,比如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和水分,而剩下的则形成尿液通过输尿管输送至膀胱储存,最终通过尿道排出。
人体大约70%的免疫细胞都位于消化系统中 ,绝大多数与肠黏膜相连。
我们和疾病的第一个接触点通常是肠道,当有害的细菌和病毒通过肠道进入我们的身体时,一个 健康 的免疫系统将能够对它们发起攻击并将它们驱逐出去,避免生病。
除了免疫细胞, 我们的肠道也是数以万亿计有益细菌的家园,它们对我们的免疫系统的 健康 运作起着关键作用 。
理想情况下,这些细菌与我们的免疫细胞和肠壁形成一种共生关系,以保持肠道内一切正常运转,并将病原体等有害入侵者挡在门外。
我们的饮食直接影响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数量和组成。
不 健康 的食物会促使有害细菌的过度生长,从而排挤 健康 有益的细菌。
这种不平衡将损害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 。
随着时间的推移, 肠道菌群的不平衡也会破坏肠壁完整性,损害肠壁阻止有害细菌、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和病原体进入循环系统的能力。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漏。
肠漏也会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食物不耐受、过敏、自身免疫紊乱和炎症等问题 。
所以,通过摄入正确的饮食来照顾好我们的肠道是极其重要的。
肠道各部分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肠道对我们的 健康 至关重要,它与我们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其它器官一起工作。
当我们饿了的时候,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开始发送信号到我们的胃肠道,开始分泌一些将帮助我们分解食物的酶和激素。
一旦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不同部位就会开始分工合作。
当我们开始咀嚼和吞咽食物时,肠道分泌物就会增加,肌肉就会开始收缩。
经过胃部的翻腾之后,食物通过小肠和大肠向前移动。
最后,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被完全吸收后,剩下的残渣就会通过肛门排出。
那么,我们肠道的每一个部分是如何完成这一过程的呢?
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发送信号到我们口腔里的唾液腺,使其产生和分泌更多的唾液。
所以,食物确实可以让你流口水。
一旦食物到达我们的舌头,我们的味蕾开始行动,唾液腺会产生更多的唾液 。
唾液中含有一种被称为淀粉酶的重要消化酶,可以分解我们所摄入的淀粉,并将其转化为简单糖。
分解淀粉的主要工作是在小肠中完成的,但是是从我们的口腔开始的。
大约30%的淀粉是在口腔中消化的。
在舌头的帮助下,我们的牙齿推动食物并把它们磨碎。
这一机械过程会将食物分解成小块,并导致分泌更多的唾液。
咀嚼后嘴里松软的食物现在准备好进入肠道的下一站。
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喉咙。
它接收我们咀嚼完后的食物,我们的舌头和上颚将食物推向那里。
我们的咽部分叉进入气管和食管,气管通向肺部,而食管通向胃里。
所以,有时候,食物不会直接进入我们的胃,它们可能不小心进入气管,导致呛咳;在严重的情况下,食物被困在气管中会影响我们的呼吸,导致窒息。
所以,吃饭时慢慢来,细嚼慢咽。
理想情况下,吞咽时,气管会暂时关闭,这样食物就能进入食道。
我们的食道由肌肉组成,肌肉收缩并将食物推送到胃部 。
在胃入口的正前方有一块括约肌,这是一块环状肌肉,被称为 食管下括约肌 。
这块肌肉是胃部的守门人,它打开是为了让食物进入,而它必须关闭以让食物以及消化酶和胃酸留在胃中,防止反流 。
我们的胃是一个囊状器官,它的内层充满了肌肉,可以将食物磨成液体或糊状。
我们的胃黏膜也是受体细胞的家,这些细胞会向更多的腺体发送额外的信号,释放更多的胃液。
胃壁的肌肉收缩和胃液都有助于进一步分解食物,然后将其通过胃出口处另一块叫做幽门括约肌的肌肉推送进入小肠。
小肠可以说是整个消化道的MVP,大部分的消化和几乎所有的营养吸收都是在小肠中进行的 。
和消化道的其它部分一样,小肠也依赖消化酶等物质的分泌来进一步分解食物颗粒。
另外两个不属于胃肠道的消化器官——胰腺和胆囊——通过专门的导管或从这些器官到小肠的通路将它们的分泌物分泌到小肠。
小肠表面的肠上皮细胞也会分泌自己的消化酶。
小肠内壁有一些很独特的结构,叫做小肠绒毛。
这些指状绒毛被更小的微绒毛所覆盖。
这些结构的目的是增加肠道的表面积,以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
绒毛和微绒毛就像小触手一样捕获肠道内的营养物质 。
肠上皮细胞通过前面我们讨论过的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机制将营养物质释放到循环系统,然后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肠的所有功能也都受到生活在那里的细菌的 健康 状况的影响 。
大肠比小肠要短得多,但是它的内部要宽敞得多,这里也没有绒毛或微绒毛 。
我们通常认为大肠的主要工作是吸收钾和钠以及食物残渣中剩余的水分。
其实,大肠里拥有更大数量的细菌, 大肠也是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被分解利用的主要场所 。
人体自身不能产生分解膳食纤维的酶,所以食物中的膳食纤维通常在小肠中不会被消化,它们完好无损的进入大肠,被大肠里的细菌代谢产生对人体 健康 必不可少的短链脂肪酸。
最终剩下的食物残渣形成粪便。
粪便最终被推向直肠,导致直肠壁拉伸。
直肠壁的感受器与我们的脊髓沟通,增加对肛门内括约肌的压力。
这就是我们想去厕所的时候。
当然,这个时候如果外界条件不允许排便,我们可以通过收缩肛门外括约肌来控制排便。
肠道如何与大脑一起工作?
我们的大脑负责储存记忆,让我们体验各种 情感 ,它还向身体的其它系统发送信号,包括我们的消化系统,为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好准备。
肠道和大脑中的感受器和神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沟通。
连接肠道和大脑的神经通路不仅涉及消化和受到消化的影响,而且参与情绪 情感 和受到情绪的影响 。
我们的大脑负责处理人类最基本的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其中味觉和嗅觉的结合让我们体验到食物的真实味道。
饥饿和口渴是促使人们需要吃东西的生理因素。
我们可以在肠道的不同部位感受到这些因素,但是到底吃什么和怎么吃又会受到其它更微妙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时我们可能会在不饿的时候或者出于无聊或悲伤而吃东西;有时候,某些味道会激活大脑中的愉悦感,你可能会为了愉悦而不是需求而吃得更多。
然后,当你想要重复这种体验时,你就会选择那些满足这种味道偏好的食物。
味道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我们追求快乐的冲动并不总是与合理的营养选择一致,这也是许多肠道 健康 问题的根本矛盾所在,我们所渴望的并不总是对我们最好的 。
许多神经从大脑延伸到身体的其它部位,迷走神经是其中最长的,并且延伸到胸部和腹部的多个器官。
它也是我们的肠道和大脑之间沟通交流的高速公路 。
在我们把食物放进嘴里之前,我们的大脑就会通过迷走神经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信使,叫做神经递质。
这些化学信使沿着这一路径传递信号至我们的消化道,让其分泌唾液和胃液来准备接受食物。
迷走神经还有助于吞咽和肠壁肌肉收缩,以推动食物向前移动。
同样,这一神经通路也让我们的大脑知道已经吃饱了,所以我们就会停止进食。
迷走神经也会影响我们的心率、血压和呼吸。
就像大脑中的快乐感受器会影响我们的饮食选择一样,迷走神经也会影响我们对压力的反应。
当我们面对一个情绪紧张的情况或压力重重的场景时,迷走神经就会受到过度刺激。
这就是当我们紧张或害怕时容易感到胃疼的原因。
迷走神经会帮助激活“战斗或逃跑”反应,减少消化液的产生和限制血液流向我们的肠道。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过度紧张时,我们可能会没有食欲的原因。
迷走神经在我们的肠道和大脑之间来来回回地传递信号。
当迷走神经极度活跃时,我们的血压和心率会突然下降,暂时切断大脑的血液供应。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会感到头晕、恶心和易怒,甚至可能晕过去。
当我们还在母亲的子宫里时,一些形成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组织也会形成我们的肠道神经系统。
肠道神经系统由大约1亿个神经细胞组成,除了帮助控制消化以外,还参与许多其它重要功能 。
迷走神经帮助两个神经系统相互沟通,它们使用相同类型的神经递质来实现这一点。
肠道神经系统位于肠道内壁,在消化过程中来回向大脑发送信号。
但是,肠道神经系统做的远不止这些。
肠道也因此被称为第二大脑,肠道神经系统不会替我们思考,但它的一系列神经通路可以独立于大脑而发挥作用处理大部分的消化,它是如此的复杂,绝不是只负责消化这么简单, 它们在调节我们的整体情绪和身体 健康 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
我们的迷走神经中有90%的神经纤维是负责将信号从肠道传递到大脑,这种单向的信号传递肯定会产生影响。
我们的肠道 健康 和肠道神经系统发送给大脑的信号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和行为并在许多神经精神疾病中发挥作用 。
5-羟色胺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影响我们的情绪、食欲、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功能等等。
我们体内95%的5-羟色胺都是在肠道中合成的。
我们大部分的脑细胞都受到5 -羟色胺的影响,迷走神经利用5-羟色胺作为它的神经递质之一,几乎恒定的向我们的大脑发送信号。
现在越来越多的前沿研究正在逐渐揭开肠道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精神状态和整体 健康 的神秘面纱。
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肠道 健康 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的,了解肠道内部的工作机制可以帮助预防、减轻甚至逆转许多疾病,通过选择 健康 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优化我们的肠道 健康 ,我们可以更轻松地控制自己的整体 健康 。
图片均来自网络
肠道健康的意义
你知道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什么吗?你知道人体中主要负责营养消化和吸收的是哪个器官吗?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 消化器官 ,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
因此,肠道的状态决定了人的容颜和美丽。
肠道也堪称身体“最劳累的器官”——每天不停地消化、吸收食物,以提供足够的养分,是人体的“营养生产中心”。
其实它的功能还远不止此,它还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态系统,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而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78%,集结了人体约60%~70%的免疫细胞,成为维护人体健康的天然屏障,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
所以,肠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营养生产中心” 请思考一下: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在人体器官中经过了怎样的消化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但生理学证明, 80% 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在肠道内完成的,人体 100% 的营养素和 90% 的毒素要靠它吸收和排出。
食物进入胃以后,经过胃的混合、研磨和分解成为食糜,食糜进入肠道,在肠道蠕动和绒毛的作用下缓慢移动,一般要一天的时间通过7~9米左右的肠道。
在这个时间内,肠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酶”的东西把这些食糜分解掉。
肠壁会选择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吸收,没用的和有害的残渣通过排泄系统排出体外。
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被肠道吸收后,通过肠壁上的毛细血管交给血液,由它们带到全身。
由此可见,肠道对人体是多么的重要:整个人体的营养都是在这里生产出来的。
所以可见,把肠道称为人体的“营养生产中心”非常合适。
“最大”的免疫器官 人体的肠道约 7 ~ 9 米长,下图是空肠的横切面,可见肠道粘膜和粘膜下层向肠腔突出形成的环形皱襞。
粘膜表面还有许多细小的突起,称为肠绒毛。
环形皱襞及肠绒毛全部展开,会使小肠表面积扩大600倍,肠粘膜面积大约 200 ~ 250 平方米。
【这里的肠道是指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结肠、盲肠、直肠)】 •展开的肠粘膜面积远远大于人体体表皮肤面积,而只要有粘膜的地方,就会有淋巴组织。
•肠道因为粘膜表面积最大,接触最多的外来细菌,所以淋巴组织最发达,集结了人体约 60% ~ 70% 的免疫细胞,前仆后继地对抗着不断入侵的细菌病毒。
• 人体微生态系统包括口腔、皮肤、泌尿、胃肠道四个微生态系统。
而在这其中,肠道微生物量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 ,所以可以被称为人体内最大的 微生态系统 。
常言道:“病从口入”,大部分病菌都是从嘴里吃进去的,并且细菌进入人体各处主要途径就是肠。
不难想象,肠道的健康取决于肠道的活动性。
这些病菌就会受到肠内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时间内侵入人体其他的循环,很快就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自然不能致使人 生病 。
自愈能力方面,肠道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实际上人体的自愈能力非常强大,德国国家科研机构在2001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如果能治疗疾病的物质都称作-药的话,人体自身是可以产生一万多种药的!而这一万多种药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肠子中。
一般的疾病靠这些-药完全就可以治愈”。
更何况,其他的免疫,解毒系统,如肝、血清、 淋巴系统 等。
都需要肠道提供的营养来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是人体最大的 免疫器官 ,肠道运动支持了整个生命活动一点也不为过。
肠道如此重要,但肠道又很“脆弱敏感”,可能引发多种问题,所以一定要格外呵护自己的肠道健康! 下一期精彩内容:(点击即可进入)《影响肠道健康最大的敌人—便秘》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