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麻烦懂得的医生帮忙看下这两张乙肝两对的化验单,告诉我要不要紧.谢谢
你好!第一张1.2、4、5项阳性。
提示乙肝感染后恢复,已经具有免疫力。
2.现在的情况应该继续观察,过段时间4、5项应该转阴。
第二张1. 1、4、5项阳性,俗称“小三阳”,传染性低。
2. 建议检查肝功能,乙肝DNA,肝B超。
3. 如果DNA阳性,说明病毒含量高,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
一般的,把数值大于10的3次方为阳性,把3-5次方认为是低量复制,5-7为中等量,大于7次方为大量。
4. 如果检查发现肝功检查始终正常,则病情处于病毒携带状态,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因为此时机体对于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处于耐受阶段,抗病毒治疗无法获得应答,治疗往往是“对牛弹琴”,收效甚微。
如果检查乙肝病毒DNA为阳性,肝功能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正常值2倍以上,则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正常3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5. 平时注意不要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不要饮酒,适当运动,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
祝你健康!
肝功能报告怎么看
鉴于大家都不看不明白肝功能化验单,因此我们做了下面的肝功能化验单对照表,里面包含了肝功能检查项目、肝功能指标的正常值、肝功能指标的意义等。
项目 缩写 正常值 肝功能检查项目的意义(偏高的意义)谷丙转氨酶 ALT 0~40 谷丙转氨酶偏高可能是肝脏受到损害造成的,如患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谷草转氨酶 AST 0~40 肝功能检查中谷草转氨酶升高意味着肝脏损害严重。
谷草/谷丙 AST/ALT 0.80~1.5 谷草/谷丙比值偏高说明肝存在实质的损害 谷氨酰转移酶 GGP 7~32 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
碱性磷酸酶 ALP 53~128 常见于骨病、肝病 总胆红素 TBILI 5.1~19.0 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胆红素偏高 直接胆红素 DBILI 0.0~5.1 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间接胆红素 IBILI 5.0~12.0 衰老红细胞被破坏后产生出来的血红蛋白衍化而成 总蛋白 TP 60~80 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呕吐、大量出汗 白蛋白 ALB 35~55 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
球蛋白 GLB 15.0~35.0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敌人)时,球蛋白就会升高。
白球比 ALB/GLB 1.00~2.00 白球比值偏低、倒置,可能有慢性肝实质性损害,预后较差 总胆固醇 CHOL 3.35~6.45 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高血压等。
甘油三酯 TRIG 0.48~1.17 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
尿酸 UA 202~416 常见于痛风、白血病、恶心肿瘤等。
教你看懂化验单“肝功能”
许多肝病患者住院和门诊后经常会做“肝功能”检查,“肝功能”包括哪些项目,如何理解“肝功能”化验单呢?请您花费5分钟时间,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就能明白“肝功能”检查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具体包括:转氨酶(包括ALT、AST两种)、胆红素(包括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两者之和的总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
下面一一为您介绍。
1、转氨酶:
转氨酶在人体来源较多,除了肝脏可以产生外,其他如心脏、大脑、肺、肌肉、肾脏都会有转氨酶产生,所以转氨酶升高,一定要明确是不是肝脏病引起的,如果患者以往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或脂肪肝、酒精肝,或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体征(如纳差、腹胀、厌油、肝掌、蜘蛛痣等),或结合胆红素、白蛋白、肝脏B超结果等也有明显异常,则考虑为肝脏炎症所致转氨酶升高。
通常普通肝病患者,转氨酶升高以ALT为主,而酒精性肝炎患者则往往以AST为主。
2、胆红素:
包括两种,间接胆红素(又称非结合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两者之和称为总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多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所以单纯间接胆红素升高要考虑溶血所致,往往没有肝脏疾病。
而直接胆红素是由间接胆红素被肝脏摄取并加工合成而来。
直接胆红素经胆管向肠道排泄,如其间管道狭窄或不通,则会导致直接胆红素升高。
肝脏疾病患者,往往两种胆红素升高,原因是原材料(间接胆红素)充足,但工厂(肝脏)加工能力下降,则会导致间接胆红素升高;而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是因为肝脏炎症导致胆管狭窄,直接胆红素排泄不畅所致。
对于肝脏炎症而言,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之和(总胆红素)是评价肝损重要的指标,越高往往预示肝损越重,预后越差。
如果单纯为直接胆红素升高,往往提示胆管阻塞,常由胆管结石,胆管癌所致。
3、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肝脏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减少,但白蛋白在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所以在慢性肝病(尤其肝硬化)或肝损伤较重患者中,白蛋白才会明显下降。
当身体有慢性炎症时(不仅限于慢性肝炎),球蛋白会升高。
所以在慢性肝炎患者,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会出现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下降,简称为白球比例倒置。
4、γ-谷氨酰转肽酶:
人体内肾脏最多,其次为胰和肝,正常人血清中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对于肝脏疾病而言,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往往提示:
(1)胆汁淤积,
(2)酒精性肝病,
(3)原发性肝癌,
(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
碱性磷酸酶升高往往提示相关脏器疾病。
对于肝脏而言,常提示胆汁淤积,肝硬化,胆管恶性疾病等。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