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生活要了解哪些冠心病常识 (中老年生活要注意什么)

admin 2024-12-21 31 0
中老年生活要注意什么

本文目录导航:

中老年生活要了解哪些冠心病常识

由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脏病称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为多,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脏病,下面来看看中老年生活要了解哪些冠心病常识吧?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增龄而增高,老年期每增加10岁,发病率就约上升l倍。

国际上公认的冠心病主要致病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饮食习惯、缺乏体力劳动、a型行为及家族史等。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北方多于南方。

心肌梗塞的类型由于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或闭塞所经过的时间长短不一,病变的部位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上分为五个类型: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猝死。

1、隐匿型冠心病患此型冠心病的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但在心电图检查及运动试验时,有心肌缺血的表现,这是由于动脉硬化程度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枝循环,心肌供血得到代偿。

此类患者如能早期诊断,提供较早期的治疗机会,可防止发展为严重的冠心病。

2、心绞痛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心肌急剧的、一过性的供血不足,使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或身体的其他部位。

常因剧烈活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严重贫血、心动过速、血压过高或过低等使心脏负荷突然加重,从而发生心绞痛。

疼痛可历时l-5分钟,偶而可达到15分钟,伴有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冷汗及窒息感。

经休息、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吸氧后,心肌的缺血缺氧可得以改善,疼痛缓解。

3、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发病急骤,较心绞痛疼痛程度重、时间长(达数小时)、范围广,且用硝酸甘油治疗无效。

要警惕老年人的无痛性心肌梗塞,有的老年人是以突然的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急性腹痛、呕吐、精神错乱等症状而发病,常被误诊。

因此,当老年人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休克、晕厥、心力衰竭或有较重而持久的胸闷、胸痛、心动过速、上腹胀痛或呕吐,服硝酸甘油无效时,都应考虑有心肌梗塞的可能。

4、心肌硬化心肌硬化是冠心病的一个类型。

由于心肌长期的慢性血液供应障碍,而使心肌萎缩,多次的心肌梗塞,瘢痕形成,正常的心肌细胞减少,形成心肌硬化。

患者表现为心脏逐渐扩大,心力衰竭和各种类型心律紊乱。

近年来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肌病”。

5、猝死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约为50%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

淬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已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猝死可以随时随地发生,但以隆冬为好发季节,部分病人有心梗的先兆症状,而部分病人则无任何诱因,睡眠中会突然死亡,翌晨才被发现。

家庭中怎样急救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病人?当家庭成员发生心绞痛时,切不可惊慌失措,应立即给患者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

有氧气的应迅速让病人吸氧,并观察3-5分钟,如果症状不缓解,病人出现大汗、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等症状,就应想到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家属应立即拨打电话120(全国通用的急救中心求救电话),并解开患者的衣领,以保持呼吸通畅。

有条件的要测血压并记录每分钟心脏跳动的速率和节律,以供医生赶到时作参考。

在医生尚未赶到时,如果病人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快而细弱、意识不清、表情淡漠甚至昏迷的,为赢得抢救的机会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

具体方法是:将病人头向后仰,使病人的下颌角垂直于地面,掏出口腔内的容物,捏住病人鼻孔,用嘴包严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腔中吹2口气,然后在胸骨柄中下1/3处,双手垂直向下按压15次,再向病人口中吹2口气,再在胸外按压处按压15次,这样反复做,直到急救中心医务人员赶到为止。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l、患者本人要了解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

2、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一般是速效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3、家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掌握急救知识,了解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熟悉家中急救药品摆放的位置。

4、急救药品要放在明显的、便于取用的地方。

5、每年更换1次硝酸甘油片,以免失效。

6、冠心病人不要单独睡一屋,以免发生急症时无人知道。

7、适当参加一些体力劳动与锻炼,但避免过劳。

8、保持乐观情绪,不可过怒和急躁。

9、勿饱餐,勿餐后立即洗澡,平时注意防治便秘。

10、采用清淡饮食,戒烟酒。

冠心病的预防降低冠心病的发病,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减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1、控制血脂增高,合理膳食防治动脉硬化的重要条件是控制热量,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

饮食以清淡(蔬菜、水果)、富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瘦肉、鱼、豆类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为益,维持理想的体重。

2、控制糖尿病糠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远比正常人高,约占糖尿病死亡原因的70%以上。

由此可见糖尿病的脂肪代谢紊乱为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控制糖尿病对预防动脉硬化是至关重要的。

3、冠心病的发病与职业有关。

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紧张、工作有紧迫感的职业易患此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练气功、打门球、园艺劳动等,可促进脂肪的代谢,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枝循环,改善心肌供血。

4、安排好工作和生活老年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不要突然改变生活节奏和生活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睡眠充足;节制饮食;老年冠心病人不要饭后洗热水澡;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遇事豁达,与事无争,喜不极乐,悲不伤感,防止情绪过分激动。

5、戒烟吸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损害呼吸道,还可引起心脏的病变。

尤其是尼古丁和二氧化碳,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从而引发冠心病,因而提倡戒烟。

总之,冠心病虽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群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综合预防治疗措施的逐渐完善,包括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冠心病的发病率也会随之下降,更多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将有所提高,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健康老人。

怎样减少心脏病发作?心脏病发作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急症;那么,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怎样保护自己,减少心脏病发作呢?大家知道,清晨6-9点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此,要特别小心。

具体做法是:早晨醒来不要急于坐起,应在床上安静躺5-8分钟,然后侧身缓慢坐起,半分钟后,再开始穿衣服、洗漱。

早饭后适当做一些体育活动,如练气功、简单的伸腰踢腿、散步等,切忌猛烈的运动和体位突然改变,因为这样可以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而诱发疾病。

当然,还要保持大便通畅,因为有许多心脑血管意外是发生在用力排便的时候。

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绪平稳,合理安排起居,不暴饮暴食,戒烟、酒,除去一切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老年生活要了解哪些冠心病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心脏病是危害中年人的一种疾病,预防心脏病的养生常识都有哪些?

可能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心脏病患者往往都是年纪偏大的人,不知不觉心脏病就被归属于老年病里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脏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膳食不合理、缺乏运动、吸烟、过量饮酒、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年龄、遗传、心理因素等。

心脏病不只是有冠心病,比如心肌病,可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导致心衰及各种心律失常。

对于中年人发生的心衰,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心肌病。

美国有1/3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而且这1/3的人不全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年轻人也可能患心脏病。

肥胖的人、患有二型糖尿病或有其它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在年轻时患心脏病。

心脏病可以分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心脏病又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内分泌性心脏病、感染引起的心脏病等。

是晚上暴饮暴食致使血脂和胆固醇含量较高。

预防心脏病发作,在上述原因中多加注意和改善,消除诱因,减少生气和暴怒,学习一些养生知识和方法。

晚饭后洗嗽定时上床。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干部疗养院,稍差些的是工人疗养院。

疗养对心脏和身体很有帮助。

心脏病最怕的就是激动,尤其是老人缺乏关爱,空虚寂寞容易多想,做子女的一定要引导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态,然后按时吃药,注意保暖,适量运动,合理饮食。

洗澡不要水温太热,因为太热会另原本血管突然彭胀道致血液急速流动,呼吸困难导致心脏心闷,气速引法心脏停止,注意饮食,多菜少肉,年纪大不要每餐饭都要吃包肚,少吃多餐。

10个与心脏相关的有趣小常识,让你对这一神奇的器官心知肚明

心脏疾病威胁人类健康,了解其有趣的事实能增进对心脏的了解。

古老心脏病例见于3000年前木乃伊。

教育水平高的个体心脏病风险更低,教育与心脏病患病风险关联性强。

首个心脏起搏器1958年植入人体,使用寿命长达10年。

美国心脏病发作高峰在圣诞节,次高峰为12月26日。

蓝鲸心脏为海洋生物之最,重达1500磅。

心脏是身体中最勤劳器官,每天跳动约次,一生跳动近26亿次。

快乐与外向性格能降低心脏病风险,有助于减压与健康沟通。

心脏首次跳动始于胚胎4周,由第一个心脏细胞带动。

听诊器的发明最初为避免尴尬,前代医生直接贴耳听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