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懂肝功能验单 (怎样看懂肝功能化验单)

admin 2024-12-21 40 0
怎样看懂肝功能验单

本文目录导航:

怎样看懂肝功能验单?

肝功能检查,其主要职能就是监测肝脏有没有正常工作。

在看检查单时,读者朋友可以先跳过那些拗口的名字和复杂的数字,直接去看这些数字后面有没有“H”或“L”的标志或向上向下的箭头。

如果整张单子上面都没有这些标识,那恭喜您!您的各项检查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您看到了这些标识,那您就要担心了,“H”或向上箭头表示偏高,“L”或向下箭头表示偏低。

转氨酶

在肝功能检查里,人们关注度最高的要算转氨酶了。

转氨酶分为两种,分别为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简单的说,这两个指标升高往往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伤。

这样的损伤可以是炎症造成的,也可以由酗酒、药物等引起。

虽然,这两种酶在体内并不仅仅局限于肝脏。

但是,当它们同时升高时,可能提示您的肝脏出问题了。

胆红素

胆红素也是肝功能检查里比较容易出问题的指标,是引起“黄疸”的罪魁祸首。

胆红素也分为两类,直接胆红素(也称为结合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也称为非结合胆红素),两种胆红素算在一起就是化验单里面的总胆红素。

这两种胆红素可以说是“父子”关系。

血液中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红细胞被破坏,这些红细胞能够释放间接胆红素。

正常的肝脏每天都在吸收这些间接胆红素,并将它转变为直接胆红素以便排出体外。

除了肝脏受损之外,红细胞破坏过多、直接胆红素排泄受阻等也可以引起胆红素高于正常。

白蛋白

白蛋白也是一项肝功能的重要指标。

白蛋白是血浆的重要成分,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这一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

自然情况下,造成白蛋白升高的原因只有一种――脱水。

因此,临床上经常见到白蛋白低于正常。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合成不足,摄入太少(如营养不良)或丢失太多(如肾病综合征)。

经过上面的解释,相信您对肝功能检查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您拿到一张异常的检查报告时,请不要慌张。

因为有时候肝功能异常可能与您前一晚没有严格禁食、化验误差等因素有关,所以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复查。

如果复查结果仍然有问题,那么您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了。

肝功能化验报告单,一文读懂,以后再也不用求人(超全版)

肝功能化验报告单,少则11项,多则20几项,密密麻麻的一张化验单上,一堆数字似天书一样,这么一张小小的化验单到底说明了什么呢?项目这么多,怎么迅速 get 到重点呢?

go!go!go!一文读懂肝功能检查报告单!

肝功能检查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是对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即 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蛋白质、酶 这四个部分进行检测与分析,这对了解疾病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帮助。

通过肝功能筛查检测是否有黄疸、贫血、病毒感染、肝脏损伤、肝炎、肝癌等和肝脏有关的一些疾病。

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跟进食是有关系的,因此 肝功能检查需要空腹。

一、 胆红素代谢的检查(反应是否有黄疸及程度)

(1)总胆红素 (STB) (判断黄疸程度和类型):

隐性黄疸: >17.1~34μmol/L;

轻度黄疸: 34~170μmol/L;

中度黄疸 : 170~340μmol/L;

高度黄疸: >340μmol/L;

完全阻塞性黄疸: 340~510μmol/L;

不完全阻塞: 170~26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 17~200μmol/L;

溶血性黄疸: <85molL

(2)直接胆红素与间接合胆红素(判断黄疸类型)

血清中1分钟胆红素含量,相当于直接胆红素即结合胆红素(SDB或DBIL)。

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之差,代表间接胆红素,即非结合胆红素(SIB或IBIL),总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增高 ↑ ,为 溶血性黄疸; 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增加 ↑ 为 阻塞性黄疸; 总胆红素和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 ↑ ,为 肝细胞性黄疸。

根据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35%为 阻塞性或肝细胞性黄疸; 比值<20%为 溶血性黄疸 。

二、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增高 ↑ ,说明肝脏损害,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 , ↑ , ↑ ,

三、蛋白质代谢检验(判断肝细胞合成功能)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受损时,这些蛋白就会减少。

1、总蛋白(60~80g/L)

↑ : ①血液浓缩②慢性炎症③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疾病④多发性骨瘤等。

血清总蛋白 ↓ : 见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消耗增多,白蛋白合成减少(如肝硬化、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白蛋白丢失过多(如严重出血、广泛烧伤、肾病综合征)及营养不良等。

2、白蛋白(35~55g/L)

减低 ↓: 见于肝硬变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当降低25g/L以下,易生腹水。

增高 ↑: 主要由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3、球蛋白(15~35g/L)

增高 ↑: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性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疟疾、黑热病、血吸虫病等。

减低 ↓: 可见于X线治疗中或氮芥中毒,原发性或续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4、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参考值A/G为1.5~2.5:1)

白蛋白降低 ↓ 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肝硬变、慢性肾炎肾病期、类脂性肾病、低蛋白血症等。

球蛋白增高 ↑ 所致的A/G低于1.25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四、血清酶学检查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脏器,在肝有实质性损伤时,有些酶就跑出来,因此血清酶学检查,有助于反映肝的病理状态,是肝功能检查常用方法之一。

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旧名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它就可以使血清中ALT增加一倍,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生理性 ↑: 饮酒、剧烈运动后轻度升高,妊娠后期也会轻度增高,但分娩后就恢复正常。

病理性 ↑: 当肝细胞受损后,肝细胞通透性亢进时,ALT的漏出率为65%(AST仅为4%)。

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灵敏度较高。

①肝炎早期升高,后约4~8周多数降至正常。

②是乙型肝炎,此酶持续时间较长,且恢复正常亦较慢。

③轻型无黄疸肝炎仅有短暂或一时性升高,且程度不显著,甚至2~3天后即降至正常。

④长期波动在较高水平,持续半年以上,应考虑迁延型或慢性肝炎的活动期。

迨至肝炎静止期或代偿期的肝硬变,常不增加。

2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测定(AST)

旧名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存在于心肌、骨骼肌、肝脏,以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次之。

升高 ↑ :急、慢性肝肝炎,肝硬化,肝癌。

升高明显 ↑↑↑:急性心肌梗死

3、碱性磷酸酶检查(ALP)

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由肝。

升高 ↑ :肝癌、黄疸,多种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质软化症、骨折恢复期、骨肿瘤等,由于成骨细胞增生,使ALP生成增高。

此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克隆氏病)以及妊娠亦可见ALP增高。

某些药物如氯丙嗪、甲基睾丸素、避孕药等诱致肝内胆汁淤滞,可引起ALP升高,一旦发生立即停药。

减低 ↓: 见于呆小症、重症肝炎、重症慢性肾病、锌缺乏症等。

4、r-谷氨酰转移酶测定(r-GT)

旧称r-谷氨酰转肽酶(r-GTP或GGT),在肝脏的活性强度居第3位(肾>胰>肝)。

升高 ↑ :肝内、外阻塞性黄疸者,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进行性肝硬变,酒精性肝损害时中度升高。

该酶增高尚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壶腹癌以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因纳等)。

总 结: 综上所述,所谓的升高和降低常指显著的变化,轻微的变化多则没有诊断意义,如有不适需及时就医。

拓 展:

1.在 急性心肌梗塞 时,r-谷氨酰转移酶测定(r-GT),于发病后8~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约3~6天降到正常。

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时,r-谷氨酰转移酶测定(r-GT)也升高,如见r-GT/ALT的比值越大,则 肝癌 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对肝癌与肝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健康 科普挑战赛#

肝功能检查单看不懂?医生来教你看懂检查单

在肝脏检查中,肝功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经过空腹、抽血、等待,终于拿到肝功能化验单的时候,是不是有一种看天书的感觉!化验单上那么多项目指标数字,到底该怎么看?

最常见的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Y谷胺酰转肽酶(y-GGT),碱性磷酸酶(ALP)。

ALT、AST提示肝细胞损伤,炎症,坏死。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常见于大多数肝脏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脂肪肝等肝脏疾病。

ALP、GGT与胆汁淤积有关 ,胆道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可造成肝内胆汁淤积。

谷氨酰转肽酶在急性肝炎,活动性肝炎有升高,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升高。

主要指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总蛋白是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总和 。

肝脏有很强的代偿能力,轻微肝损伤,白蛋白和球蛋白不一定能有较大改变。

慢性乙肝、肝硬化时长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是A/G比例倒置。

白蛋白在肝脏中合成,一般白蛋白量越多,肝脏合成能力越强。

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球蛋白与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球蛋白偏高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偏低说明免疫力不足。

主要有胆红素,胆汁酸 。

胆红素是体内衰老的红细胞,经脾脏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产生胆红素。

胆红素主要在肝脏内摄取,结合和排泄,当代谢功能异常后血液中总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时,就会出现尿黄、皮肤黄染,临床上称之为黄疸。

黄疸又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健康 人血清中胆汁酸较低,肝胆管阻塞时,胆汁酸会异常升高。

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也会明显升高。

当拿到一张异常的检查报告时,请不要慌张,如果你没有肝病,那么肝功异常可能与前一晚没有严格禁食等因素有关,应第一时间复查,如果复查结果还有问题,那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到医院就诊,找出病因,接受正规的治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