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49个贫困县 15000+村医 这个助医项目一年时间就做到了 (四十三个贫困县)

admin 2024-12-22 36 0
四十三个贫困县

本文目录导航:

覆盖49个贫困县、15000+村医,这个助医项目一年时间就做到了

乡村医疗难题怎么破? 「 ”项目已覆盖49个国家级贫困县、4083个行政村卫生室、名乡村医生,惠及200万户贫困家庭、建档立卡户、贫困人口人。” 6月4日,在贵州省正安县卫生健康局举行的「 ”健康暖心——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汇报会暨正安县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启动会”上,上海复星基金会乡村医生项目总监王慧博汇报的这组数字,是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以下简称「 ”乡村医生项目”)自2017年底启动以来,截止至2019年4月底的成果。 然而,面对全国150万乡村医生,3000万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率达42%,乡村医生项目目前所覆盖的仍然微乎其微。 复星总裁高级助理、复星基金会理事祝文魁在总结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时连用了三个「 ”远超想象”:「 ”中国县情之复杂远超想象、百姓对农村医疗改善的期望远超想象、未来道路之艰难远超想象。” 4月16日,国家领导在重庆「 ”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 ”总的来看,‘两不愁’已经基本解决,‘三保障’还有不少薄弱环节。”「 ”三保障”中尤其突出的是医疗保障问题,离2020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仅有最后一年半的时间,可以说健康扶贫真正进入到「 ”总攻”阶段。 6月4-6日,在诸宏明副司长的带领下,上海复星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健康报》、医学界的代表们,冒着高温,在正安和习水两县走访了多个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贫困户,和县、乡、村各级部门交流,虽看到乡村医生项目一年多来的成绩,更多看到的却是和基层现实需求的巨大差距。 「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正如诸司长在总结发言时所说的,健康扶贫仍然需要探索新路。 破题 2017年12月29日,复星基金会联手《健康报》社在时国家卫计委启动「 ”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试图破解的就是中国的乡村医疗难题。 一方面,快速城市化带来了农村的空心化,留在农村里以老年人和孩子为主;其次,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中国农村常见病谱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三高”慢病在农村的发病率迅速抬升。 而一直未能纳入 *** 正式编制的乡村医生体系严重「 ”老化”,除了村医的大面积流失,坚守岗位者的技能多不适应目前的需求。随着各地脱贫攻坚战的深入开展,因病致贫返贫率不降反升,健康扶贫成为各项扶贫工作最难啃的「 ”硬骨头”。 贵州省习水县卫健局局长袁涛对当下乡村医生「 ”水平低、招人难”的瓶颈深有感触,以刚摘帽的习水县为例,其乡村医生受教育水平在贵州省处于中等水平,经过贵州省卫健委3年「 ”村医中专学习计划”的推动,2018年全县乡村医生中专以上学历达到了100%。 「 ”这和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对基层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直接相关,”诸宏明说,「 ”孙书记是从卫计委副主任的职位上直接调到贵州的,其他省份乡村医生的普遍业务水平只会更有差距。” 尽管如此,考察团在走访中发现,现有的老年乡村医生因为年龄原因,大部分人对提高知识技能和考取职业医师资格缺乏动力;而乡村医生岗位待遇差、无保障、缺少流动性,对年轻的医学专业毕业生基本没有吸引力。 袁涛局长说,贵州已开始着手改善问题,一方面要为老年村医们提供养老等保障,确保他们退休后无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将扩充编制,推行村医备案制改革,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管理,工作满一定年限后,可调入乡镇卫生院,甚至县级医院工作。同时,为了持续提升乡村医生的水平,可实行乡村医生到镇、县、省的进修机制,为村医职业成长提供发展空间。 基层卫生健康司诸宏明副司长也认同这种思路。他认为,对目前水准难以提升的部分村医,工作可以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把希望放在更年轻、更有潜力的村医身上。 驻点 对于乡村医疗难题,复星乡村医生项目又是怎么做的?「 ”健康暖心——乡村医生健康扶贫项目”的计划是,到2020年覆盖全国100个县、1.5万个乡村、约3万名乡村医生,至少惠及3000万人。 为实现这个目标,复星推行的模式是「 ”驻点扶贫+‘五个一’”。复星已在38个项目县派驻了驻点队员,他们来自于复星集团各个成员企业,将用一年的时间驻扎在贫困县专注于项目实施。 闫国顺就是其中一名驻点队员,来自于复星的成员企业南京钢铁,两个月前,他新婚两个月的时候就来到习水县,接替上一名队员陈心宇驻点。 闫国顺的工作任务是在当地落实乡村医生项目的「 ”五个一”工程,包括: 一个乡村医生保障工程,开展培训,提供保险;一个慢病签约奖励包,为公卫服务表现优秀的村医提供额外的现金奖励;发现一批大病患者并实施救助;一批村卫生室的智慧升级和一批暖心乡村医生推选。 习水地形崎岖、耕地狭小,农村人口呈分散状态,前往乡村医生卫生室常要走盘山公路,卫生室之间也距离较远,走访一名乡村医生,经常来回就是一天。两个月来,闫国顺的主要工作是走访基层医疗机构及组织村医培训, 他已经与24个卫生院建立了联系,重点走访了11个,走访调研村卫生室137个,拜访了167位乡村医生,建立村医档案142份,为习水县516 名乡村医生办理了意外保险。 今年5月4日,复星基金会邀请中国工程院张运院士为代表的教授团队在遵义举办乡村医生心血管相关慢病管理培训,闫国顺在习水县组织了57名优秀乡村医生前往遵义参加培训学习。 截止到2019年4月底,复星的驻点队员们已走访575家乡镇卫生院,4083个村卫生室;已建立6067份乡村医生帮扶档案;组织38名医生下乡义诊,为1728人进行义诊;发放意外险保单份,其中8566份已线上激活;重疾险已承保2200份;已组织村医培训超过54场,6089名乡村医生参加;已建设智慧卫生室296间,上线大病救助81例。 升级 虽然复星乡村医生项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复星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翼飞看来,亟待升级。 经过和 *** 部门、专家的沟通,张翼飞在汇报时提出了5个方向: 一、深度:在「 ”五个一”工程的基础上,如何聚焦几个县,彻底解决当地的健康扶贫问题? 二、关联度:通过支持乡村医生如何更精准服务到贫困户?如何对效果监测? 三、影响力:如何让全社会像当年关注民办老师一样关注乡村医生这个群体,从而真正从政策层面将乡村医生纳入到 *** 工作人员体系,彻底解决乡村医生的待遇等问题? 四、可推广性:如何让更多企业、 *** 部门和非 *** 组织参与其中? 五、持续性:怎样留住村医人才,让年轻医生来到乡镇医疗工作?如何形成资金闭环,让公益项目能够自行运转起来? 在驻点工作人员的持续性上,张翼飞说,「 ”随着项目县的增多,企业派人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和团中央西部大学生志愿者计划合作,招募医学毕业生加入乡村医生计划,今年将有40名左右志愿者前往项目区。” 此外,复星基金会对于一个叫「 ”未来诊室”的计划寄予厚望。张翼飞认为,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不可更改,在这种状况下,一定要让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长期在农村服务不现实也不经济,更应该采取的是用互联网、AI等高科技手段消灭城乡健康服务鸿沟,因此,乡村医生项目今年将有选择地在一些村卫生室引入软硬件接合的新型便携检测设备、一二线城市的专家会诊平台和AI诊疗助手等,让「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成为现实。 同时,要探索「 ”未来诊室”运营的资金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形成正向的资金循环,让 *** 的基层卫生投入有节余,让参与的村医得到有竞争力的收入,「 ”未来诊室”才能大区域推广,在解决农村诊疗和公卫服务等问题的同时,也能监测到村医为脱贫所作贡献的定量化数据。 肯定 「 ”这个项目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祝文魁在总结会上说。 在2018黑龙江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举行期间发布「 ”2018十大暖心乡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院长”时,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等500多位嘉宾和志愿者出席了发布仪式,当时企业家们被感动了,现场有30余家民营企业加入了乡村医生守护联盟。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扶贫办副主任诸宏明,代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 ”复星乡村医疗项目”表达了充分肯定和感谢。 「 ”一晃一年过去了,”诸宏明副司长回忆起2018年6月,复星国际董事长、乡村医生项目发起人郭广昌到陕西省清涧和子洲县走访乡村医生项目,当时诸司长任榆林市 *** 副市长、清涧县委副书记(挂职两年),曾陪同和郭广昌考察并对话,首次对这个项目有了了解。 诸司长说,「 ”一年多来,我很高兴看到项目拓展到了49个县,‘五个一’工程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绩,复星驻点队员们和各县卫健局融为一体,对问题的思考越来越深入。去年改组成立卫健委以来,‘强基层’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在组建以‘县、乡’两级为主的基层医共体的同时,如何将乡村医生纳入,乡村医生项目是很好的补充,复星基金会的经验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前路依然漫长,基层卫生的美好未来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 *** 、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一起努力。” 在6月4日至6月6日,诸宏明、祝文魁一行还走访了正安县、习水县的多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深入调研了遵义市基层医疗的情况、了解了当地医共体推进情况、基层医疗人才情况,并实地看望了当地的因病致贫村民。 本文首发:医学界 责任编辑:田栋梁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乡村风流男医生(乡村医生的故事丨吴玉贤)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又华

[名片]

吴玉贤,男,1972年1月出生,娄底冷水江市渣渡镇新利村人,1992担任乡村医生至今。

2020年8月被为湖南省“最美乡村医生”。

10月22日,吴玉贤(左一)在为村民看病。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杨又华 摄

[故事]

10月22日午后,明亮的秋阳把冷水江市渣渡镇新利村晒得暖洋洋的。

在村卫生室诊断室,3位老人戴着口罩正围着村医吴玉贤量血压、测血糖。

诊断室外,还有五六位老人坐在椅子上安静地候着。

这个设在村部办公楼一楼的标准化卫生室两个月前才开张,此前,村卫生室就设在吴玉贤的家里。

“玉医生人好,平时每个月两三次上门给我看病。

”73岁的吴继桃老人,一条腿截了肢,患有高血压。

他笑着对记者说。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了,剩下113个老人在家留守,他们大部分有高血压,有些还有糖尿病,还有11个重性精神病患者。

他们的健康守护全交给吴玉贤了。

”渣渡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谭华说。

经常有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打电话给吴玉贤,询问父母情况,末了总会说:“有你照看,我们在外就安心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为“照看”好村里的老人,吴玉贤付出了多少艰辛!

3年前冬天的一个清早,吴玉贤接到电话,住在离吴玉贤家10多公里外的老人谢银娥突发心衰,请他赶紧去看看。

此时,大雪封山,路上结了厚厚的冰,摩托开不了,皮鞋也没法穿。

吴玉贤来不及吃早饭,穿双布鞋、背上药箱就出了门。

在路上,他连攀带爬走了三四个小时才赶到病人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处理,老人度过了危险。

而吴玉贤回到家时,已是夜色如墨,脚上的布鞋里外全湿透了。

这样的事例,在吴玉贤28年的乡村医生生涯中,不知发生过多少,而最紧张最艰难的要数今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了。

春节期间的新利村,笼罩在一片紧张不安的氛围中。

全村有30多个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者,有10多个从武汉回乡的人,还有近40名坐密闭交通工具回乡的重点监控对象。

吴玉贤做通父母的工作,勇敢挑起了重担。

对80多个重点对象,他每天早晚上门测两次体温并上报,同时挨家挨户发放防控宣传资料,告知村民疫情防控知识。

“那些日子,我感觉睡觉都得想办法挤时间。

”吴玉贤说。

最难挨的还有孤独。

村民看到这个上下裹得严严实实的白色影子,离得远远的。

为了家人安全,吴玉贤与他们分开吃住,根本说不上话。

等到疫情警报解除,脱下一身“武装”回到家里,父母望着瘦了一圈的儿子,心疼得老泪双流:“儿啊,你这是受了多大的苦哇!”

“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对乡亲们充满了感情。

”镇卫生院副院长谭红介绍说,吴玉贤的工作历年考核都在全镇名列前茅,2017年—2019年连续3年排名第一。

他爱学习,好钻研。

面对公卫3.0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健康扶贫系统及各种新开发的APP,很多乡村医生茫然无措。

吴玉贤利用晚上的时间自己研究琢磨,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应用。

然后热情地把它们传授给同事。

现在他成了全镇乡村医生的“大哥”,还有外县市的同事在网上向他请教,喊他“师傅”。

采访快结束时,记者特地去看了曾在20多年时间里用作乡村卫生室的吴玉贤的住所,那是一栋半红砖半土砖的老房子,在到处是崭新洋楼的村里,显得有些寒酸。

吴玉贤的妻子在冷水江城里打工,70多岁的父母在地里劳作。

吴玉贤本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有一家长沙的民营医院曾经提出月薪8000元聘他,但被他谢绝了。他说,我走了,村里的老人们怎么办?

说起过往的经历,这位1米8的汉子眼镜片后面泪光闪烁。

泪水中有他的艰辛和委屈,更有他对乡亲们的温情。

吴玉贤和许许多多质朴优秀的乡村医生一样,很平凡,也很伟大。

[责编:姚帅]

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内容

法律分析:健康扶贫政策:1.知晓政府资助参保费用政策。

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政府给资助,不参加政府不资助。

2.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

签约家庭医生,健康有人管、看病有人帮。

3.知晓门诊慢特病管理政策。

办理慢病手续,吃药能报销。

(慢特病门诊费用也能报销,符合条件抓紧把证办,以后门诊看病吃药负担轻。

)4.知晓分级诊疗政策。

有病先去找村医,住院先到卫生院;转院要办转诊单,不然医保报不了。

5.知晓“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政策。

住院不用交押金,定点医院一站报;自己只掏少量钱,这项政策真是好。

(2018年6月1日起,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省内定点医院住院不设起付线不要押金,先看病后结算,出院就报销,个人只支付自负费用。

)6.知晓住院报销政策。

扶贫政策好,报销比例高;最多掏三千,其余政府包。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治疗,个人只掏合规费用的15%,一年累计最多只掏3000元。

)7.知晓脱贫不脱政策。

扶贫真光荣,政策照样享。

(脱贫不脱政策,原来享受的看病政策继续能享受。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二条 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