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国家卫健委发布 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查询)

admin 2024-12-22 42 0
2024

本文目录导航: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打造一批健康促进医院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

行动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促进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更全面系统地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行动目标:

主要措施:

组织实施: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可行性原则的内涵是简便易行。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实施健康知识普及就是帮助大家认识自身健康责任,掌握保障自身健康技能的有力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清悄来,党中央始终将“预防为主”作为健春歼康工作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大力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倡导人民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个人健康素养,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自2019年启动,三年来,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高,群众健康观念得到显著转变,主动获取、理解、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显著增强。

推进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建设,发布了第一批成员名单共1000多人,印发专家库管理办法,加强管理和服务,所有省份均成立了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

充分发挥专家专业优势,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媒体采访、视频直播、编写图书等形式开展健康科普。

启动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建设,会商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由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具体承担资源库建设工作。

2021年1月,与中国计生协联合启动“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工作,以计生协会骨干会员为基础,以小程序为依托,打造家庭健康指导员,更好地将健康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截至2022年6月15日,福建、山西、贵州三个试点省份入库指导员超过28万人,服务居民人数超过2360万,参加活动超过86万人次。

健康普及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健康运动原则。

选择一项自己喜欢而又适合身体状况的运动,如有必要,先请教医生。

每星期最少运动三次,每次的时间至少30分钟。

如做较长时间的运动,要每20分钟补充扒正冲水分一次,切忌饮冰水,因会使心脏有坏的影响。

二、健康饮水原则。

每天最少沐浴一次,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表面的血液循环,预防疾病侵入。

流失的水分必须补充。

在天气炎热或运动之时,更要多喝水。

不要待口渴时才喝水,因为那是身体脱水的警号,应养成有规律饮水。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这是哪些措施巩固的成果?

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增加近1岁,这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巩固的成果:

一是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实施,共建共享水平逐渐提高。

国务院部署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着眼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防控重大疾病,实施15个专项行动,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明显提升,从2015年的10.25%提高到2019年19.17%,到今年年底我们的健康素养平均水平在“十三五”期间翻了一番。

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

强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

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全面推进以质量为核心、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

完善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的薪酬、职称等激励机制。

推进医联体建设和县域综合医改,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基本医保参保覆盖面稳定在95%以上。

基本药物数量由520种增加到685种。

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药品中选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打通降价药进医院“最后一公里”,将政策红利引导到临床端。

改革完善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健康产业和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健康需求。

三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可及性不断提高。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

从2015—2019年,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从1.38人增长到2.61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5.11张增长到6.3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从2.22人增长到2.77人,注册护士数从2.37人增长到3.18人。

近90%的家庭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医疗点。

四是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持续发力,健康扶贫成效显著。

确定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3个主攻方向,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县医院纳入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组织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贫困县县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和边远地区。

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30种,累计分类救治贫困患者1900多万人,近1000万因病致贫返贫户成功脱贫。

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015年的40元提高到今年的74元,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优化重大传染病防控策略,实施职业病、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人群,2019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六是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继续加强,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

有序调整完善生育政策,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占比为59.5%。

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

全面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开展五类残疾儿童筛查、诊断和康复试点工作。

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大力发展医养结合,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达到4万多家,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

七是完善激发和释放活力的政策机制,中医药守正创新迈出新步伐。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召开全国中医药大会,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质量提升等全面推进。

全国现有中医机构6.5万多个,年诊疗量约11.6亿人次,中西医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人民健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