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疗效评价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疗效评价是评估一种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的过程。
以下是进行疗效评价时需要回答的一些关键问题:1、该治疗措施是否能够达到治疗的预期目标2、该治疗措施是否安全3、该治疗措施的副作用或不良反应有哪些严重程度如何4、该治疗措施是否值得使用治疗效果是否超过了其副作用和成本5、该治疗措施是否适合所有患者如果不是,那么哪些人群应该接受治疗,哪些人群应该避免6、治疗效果如何评估需要使用哪些评估工具和指标7、该治疗措施是否适用于所有疾病阶段还是仅适用于某些疾病阶段8、该治疗措施是否适用于特定人群比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
什么是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的核心在于区分项目投入所带来的影响与非项目因素导致的变化,从而准确识别干预措施的效果。
效果评估是一种科学手段,用以衡量规划、项目及服务机构实施后的成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例如,在一个旨在降低某种传染病发病率的项目中,评估的关键在于比较项目实施前后该病的发病率,以此来判断项目的实际效果。
为了确保效果评估的准确性,需要建立一套全面的评估体系。
具体而言,这套体系包括学生信息员制度、督导监控机制、教师互评、学生评价以及企业反馈五个方面。
首先,学生信息员制度在每个班级设立,负责监控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上报给系部或学院。
其次,学院和系部设立二级督导,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持续监控,并每月形成教学质量信息反馈表。
对于发现的问题,由系部负责督促整改,并将整改意见上网公示,以方便学生监督。
此外,每学期末,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互评,评估内容涉及专业能力、师德、教学效果等,考评结果将作为评优、职称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教务处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评教,评价结果也将与教师考核、评优及职称评定挂钩,以此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针对本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及毕业生质量,定期向企业征询反馈意见,并将反馈结果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依据。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为后续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健康教育有哪些行为干预措施?
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核心,评价健康教育项目和工作的效果,主要是要看其是否使人们的行为切实发生了改变。
人的行为是指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能动反应,是人的生物学因素(遗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行为的产生可将人的行为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两种,根据行为的可改变性可分为高可改变行为和低可改变行为两类,根据行为对健康的影响,又可把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
要想改变人们的行为,必须找出人们行为产生、维持、消除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条件反射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之所以产生、维持或消除是因为受到环境条件刺激的影响,环境条件的反复出现促成了某种行为的建立、维持或消除。
操作性条件反射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如果个体因为实施某种行为受到社会鼓励或支持(包括对行为结果的自我心理满足感和愉悦),这种行为就会维持,否则就会被逐渐消除。
格林模式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倾向因素(知识、态度、信念、价值观、现有技能等)、促成因素(环境支持、服务提供)和强化因素(来自周围的鼓励、肯定、批评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研究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还包括健康信念模式、阶段变化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
综合上述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应考虑以下行为干预措施: 政策干预:通过出台、改变影响人的行为改变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等措施,对人的行为产生强制性影响和干预的措施。
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立法强制用工单位为雇工购买健康保险、有毒有害工作场所强制实行防护措施、国家推行全民免疫规划等。
也包括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性措施,如当前我国政府为鼓励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进行财政补贴,美国政府为减少人们吸烟而采取的提高烟草税收,从而提高烟草价格的措施,澳大利亚政府为降低水果价格、鼓励人们的多吃水果而采取的对水果行业的财政补贴等。
环境干预:通过改变环境以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为人们开放体育运动的场所、改水、改厕、绿化等。
信息干预:通过教育、传播、咨询等措施为人们提供有益于行为改变或维持的知识、信息,以促使人们形成促使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态度、意识、价值观,掌握健康技能等,最终促使人们行为改变的措施。
人际干预:利用同伴压力、社会示范、从众等社会心理现象,对人的行为进行干预的过程。
组织干预:在组织机构内采取促使人们行为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组织集体活动、出台内部规章制度、改善人际关系、办公环境,包括奖惩制度等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
服务干预:通过服务的提供从而促成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或维持的措施,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人们提供就近的免费的血压测量服务、为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提供安全套等。
药物干预:采用服用药物,促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的措施,该措施一般应用于心理行为治疗方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