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教育资料主要内容健康教育资料介绍
1、健康教育的含义:
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健康教育的目的: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3、健康促进的含义: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4、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
(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健康促进的含义已超出卫生保健的范畴,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者都要把健康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健康促进必须为人们创造安全的、满意的和愉快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3)增强社区的能力:确定问题和需求是社区能力建设的起点。
(4)发展个人技能:通过提供健康信息,教育并帮助人们提高作出健康选择的功能,来支持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健康促进中的卫生服务责任由个人、社会团体、卫生专业人员、卫生部门、工商机构和政府等共同分担。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方向。
全球健康促进大会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健康促进领域最高级别的官方会议,旨在通过发展健康促进理论和实践,改善各国人民的健康和健康公平。
大会每隔4年召开一次。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9GCHP)将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联合主办。
目标:
重新确立健康促进在未来数十年中的重任;
明确并优化健康促进在改善健康及健康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及成就;
指导各成员国通过对健康促进的实际应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动员人民群众、政府及市民社会通过解决影响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途径,鼓励对人人为了健康这一理念作出政治承诺;
分享并交流各成员国在提高健康素养、加大部门间合作及社会动员力度以及创建健康城市、 健康社区和人居 环境方面的宝贵经验。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了这一词语,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健康管理师三级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 知识点汇总分享
第六章 健康教育学健康教育的概念:旨在通过传播知识和干预行为,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的概念:它是一个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所负的责任。
健康促进是一个由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包含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的改变。
健康促进活动领域:包括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创造健康支持环境,增强社区能力,发展个人技能,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等。
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的区别:两者都运用了管理过程,健康教育侧重于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而健康管理还重视从体格检查获得信息,强调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长期管理。
“知信行”模式: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以行为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的基础。
健康信念模式: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人们在决定是否采纳健康行为时,要对疾病的威胁、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自我效能以及提示因素进行判断。
自我效能概念:个体对自己执行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并成功采纳健康行为的自信心。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包括没有打算阶段、打算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对于成瘾行为还有终止阶段。
人际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信息沟通,可以分为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流。
大众传播: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广泛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传播材料制作程序:分析需求和确定信息、制定计划、形成初稿、传播材料预实验、材料生产发放与使用、监测与评价。
人际传播形式:讲课、同伴教育、展示与示范等。
针对个体的传播材料类型:传单、折页、小册子等。
针对群体的传播材料类型:宣传栏、招贴画、标语、DVD、报刊、广播、电视等。
针对大众的主要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
新型传播媒介:互联网、手机。
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内容:社会诊断、流行病学诊断、行为与环境诊断、教育与组织诊断、管理与政策诊断。
行为诊断程序:区分行为与非行为因素、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
影响健康行为的三大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
健康教育干预策略:教育策略、环境策略、政策策略。
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工作:制定时间表、质量控制、组织机构建设、人员培训、设备与材料。
健康教育计划评价内容与指标:过程评价、效应评价、结局评价。
理论模式:包括“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理论、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