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中国2030的主要战略目标有哪些?
1. 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延长健康寿命。
2. 优化健康服务: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3. 完善健康保障: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减少因病致贫现象。
4. 建设健康环境:加强环境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空气质量达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 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健康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性,将人民健康提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并要求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健康中国的建设不仅具有政治意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具有经济和社会意义,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福祉。
健康中国2030纲要重点内容
健康2030计划的主要内容有总体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强化组织实施等。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
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
2016年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会议强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紧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抓紧补齐短板,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
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
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6.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8.1‰、10.7‰和20.1/10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
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基础,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构建强大保障。
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部署,制定本规划纲要。
本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全社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法律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定:第一篇总体战略;第二篇普及健康生活;第三篇优化健康服务;第四篇完善健康保障;第五篇建设健康环境;第六篇发展健康产业;第七篇健全支撑与保障;第八篇强化组织实施。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意义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健康领域的长期战略规划,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了人民健康,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2. 该纲要的制定是我国积极响应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表现,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积极参与,也展现了我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与责任。
3.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要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包括实施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鼓励自学。
此外,国家也鼓励社会各界依照法律规定兴办教育事业,推广普通话,这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