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社区工作者笔试试题
1、20分 小安,26,大三精神疾病,退学后,社会功能退化,同学朋友疏离,邻居议论,不愿意出门,社区没有康复机构……小安病情反复,后进入精神病院治疗,基本恢复准备出院,他想有社交,朋友,技能,工作……等需要。
父母压力大,焦虑,对照顾他没有信心和技能,想搬家到有社区康复的地方。
问题:1、从社会支持的来源看,小安的康复缺乏什么支持? 2、小安和父母各有什么需要? 3、医务社会工作者,做一份出院计划。
2、20分某社区,60岁以上老人20%,有知识,经济和健康良好……较少参与社区活动,少数楼长。
社区现在面临民工在社区里流动,……出现了3起盗窃事件,大家有意见。
有人提出锁大门等,引起很大反应。
就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动员老人参与,开展社区社会工作。
问题:1、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分别是什么? 2、组织老人志愿者团体开展社区工作的步骤 3、组织老人志愿者社区工作用哪些专业技巧? 3、20分 某假释人员,第一段家庭背景介绍,第二段,讲当前跟父亲住,关系不好,靠父亲退休金生活,姐姐关心他,但条件不好,他不想给姐姐负担。
第三段,讲他想找工作,但是没技巧,不好找,情绪不好,对社区矫正不配合,公益劳动迟到。
问题:1、该人员的需要和问题 2、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3、矫正社区工作的理念,(选择) 4、24分某农村妇女,家庭介绍,关系不好,支持不好,觉得无力等。
问:1、增能的理论说明,丽芬的无力感的原因 2、优势视角,说明她的资源 3、女性主义的原则 4、从个人、小组、社区说明策略 5、16分关于地质灾害,3学生死亡,其它学生恐慌◎ 问:1、危机介入的原则1、社会支持的来源看,小安康复的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包括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正式的包括社会工作者,医生等专业助人者,非正式的系统包括家庭、朋友、同事、邻居等。
案例上看,小安缺乏社会工作者和医生的专业支持,同时非正式系统同辈、邻居及社区的支持也不足。
(我答题时,好像在专业社工和医生的正式支持上没答) 2、小安的需要:(我是结合青年人和生命历程的需要角度)1)医疗康复的需要,2)教育需要3)就业需要4)家庭生活需要5)社会交往需要6)恋爱婚姻需要7)价值实现需要 小安家人:1)情绪疏导技巧指导,压力释放需要2)提供实用的医疗康复的知识、技能、资源的需要3)了解小安的精神物质需求的指导和沟通技巧的需要4)社区支持网络和资源的提供 3、出院计划:目的-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 具体包括-评估、给病人和家属情绪和教育性辅导、协调各项服务,包括居家照顾、营养服务、与病人的医疗保险公司打交道。
转介服务为病人出院后寻找社区资源提供辅导、日间治疗、照顾者的服务等有助于病人维持健康状况。
第二题,1、本案是关于社区治安问题和社区老人工作的,社区社会工作的任务目标,社区和居民包括老人的社会功能的发展,依靠居民的自己的力量实现社区的治安和居民出行的安全。
过程目标包括:1)改变认知,了解社区治安问题及原因,宣传相关知识 2)动员老人参与社区活动,参与社区治安维护工作3)老人志愿者小组对社区治安进行巡查,保证居民安全和出行。
2、组织老人志愿者团体实现以上的步骤:首先建立专业关系,然后共同商定小组活动方案,包括小组目标的确立:社区治安和居民出行安全的维护小组招募:社区健康有闲的老人 小组计划:志愿巡逻小组长的安排下,按时间和计划进行巡查 方案实行:志愿者老人按计划进行巡查 方案评估居民效果评估,计划执行过程和效果评估。
书上的内容:运用联合会谈方法调节纠纷-以小组工作的手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与安全意识-创伤辅导。
3、专业技巧:疏导情绪,倾听及引导倾听,同感及引导同感,接纳,调整非理性信念,行为改善等第三题 1、本案涉及矫正社会工作的问题,假释人员小刘的需要是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的需要3)再社会化的需要 问题是1)难得社会民众的同情2)功能的恢复与重建的难度3)身份导致社会资源网络边缘化 结合案例简单分析 2、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真诚、温暖和尊重、积极主动。
3、选择a/b/c/e第四题 1、增能理论的假设:1)个人的无力感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产生,根源于受压迫群体的自我负向评价和与外在的互动过程形成的负面经验,宏观环境的障碍使他们难以在社会中行动 2)社会环境存在直接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但这种障碍可以改变3)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4)服务对象都是有能力和价值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通过共同活动帮助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无力感,使其获得能力并正常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5)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是合作性伙伴关系。
因此,丽芬的无力感来源于家庭环境的排挤和压迫,在家庭结构和互动中的负面经验,另外丽芬的社会环境能提供的帮助和支持也有限。
2、优势视角包括个人的优势,比如她吃苦耐劳,勤劳,是家里的经济支柱,照顾婆婆和女儿,比较有能力 个人的缺失,情绪不良、悲观、认命等不良认知, 环境的优势,社工服务机构在其所在村服务 环境的缺失,家庭关系不良,同辈支持不足,村妇联和派出所认知不足,帮助有限等 3、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承认女性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生活经验 二,承认社会上的权力分配不均及资源不足的现象,使妇女处于不利地位 三,将妇女的困境提到社会改革的层面,使妇女问题为个人和社会运作失调的结构,而不应将问题个人化。
4、个人层面:情绪疏导,改变认知,优势视角重建自信,重新规划人生,技能培训,职业培训,家庭治疗 小组层面:妇女发展小组,支持小组,共同发展等 社区层面:建立社会支持网络,争取资源和政策第五题危机介入的原则: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 对学生的介入结合上面内容即可。
社工法规政策2008年考试真题回忆 题号 题目内容 1政治功能 参考答案: 矛盾 2政府财力 参考答案: 征税 3政策投入产出 参考答案: 收效 4数字资料 参考答案: 定量 5低保概念 参考答案: 共同生活 6有一子女,老人要申请五保 参考答案: 赡养 7住房轮候 参考答案: 实物配租 8法律援助申请 参考答案: 行政部门 9看守所 参考答案: 24小时
对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错误的观点是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学生读题要注意选“错误”的。
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做法。
因此ABC都正确。
D答案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地位说法不正确,参加志愿者活动并不能提升社会地位。
考点: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志愿者面试会问什么问题及答案?
志愿者面试题如下:
1,你有过参加志愿者服务的经历吗?
答:有。
从加入青协之后,参加了协会所有的公益活动,例如:在校外;去迎江寺扫塔,去敬老院看望老人。
2,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你怎么解决?
答:首先保持冷静,准确判断出事件是什么,找到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措施。
3,如果本次招募活动中你被录取了,可是过些时间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当志愿者时,你会怎么办?
答:首先我会问问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自己真的不喜欢也没激情的话,我会主动和上级领导沟通。
4,你对志愿者的理解是什么?
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马拉松就像人生的路一样充满坎坷充满艰辛,只有意志力强的人才会跑的更远更快,不会因为诱惑而停止前行的脚步。
5,你认为志愿者因该具有的品质。
答:乐于助人的精神,牺牲奉献的精神,热情友好的精神,勤恳耐心的素质,服从组织安排的态度,协作互助的精神,突发事件处理应变的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
6,在志愿者服务中,需要的是志愿者无私,不求回报。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是一种品质如果我们凡是都要求回报我们就不叫志愿者,我们虽然不求物质上的财富却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7,请问您参加本次志愿者招募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答:首先是出于本人对安庆的喜爱,对黄梅戏的喜爱,对文化艺术的敬仰,对自身也能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增加阅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服务意识。
8,你觉得在这么多的竞争对手中,你有何突出优势让我们留下你?
答:本人性格开朗,自信热情,做事稳重,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富于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善于沟通交流严格要求自己,做人心宽,做事细心。
9,你有什么业余爱好?(考虑志愿者的性格,观念,形象)。
答:吉他,摄影,读书,健身,唱歌,打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