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扶贫政策有哪些 (我国的扶贫政策包括)

admin 2024-12-24 37 0
我国的扶贫政策有哪些

本文目录导航:

我国的扶贫政策有哪些

1、产业发展脱贫,主要包括农林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科技扶贫等方面,提出了13项产业扶贫工程或具体措施;2、转移就业脱贫,主要从组织开展职业培训和促进转移就业等方面,提出了6项就业扶贫行动;3、易地搬迁脱贫,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4、教育扶贫,主要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降低贫困家庭就学负担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措施,不断提升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逐步消除因学致贫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5、健康扶贫,主要从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6、生态保护扶贫,主要从生态保护修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2个方面,提出了11项重大生态扶贫工程和4项生态保护补偿方式,使贫困群众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实现脱贫;7、兜底保障,主要从社会救助、基本养老保障、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保障兜底措施,通过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的脱贫问题;8、社会扶贫,主要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企业帮扶、军队帮扶、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帮扶,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和要求。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条社会救助制度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社会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社会救助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国务院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相应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

前两款所列行政部门统称社会救助管理部门。

第四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具体工作由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经办人员承担。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

广州志愿者补贴标准

法律分析:活动分“信用广州新亮点”、“志愿守信共激励”、“全民守信齐推动”三个环节进行。

访谈聚焦志愿者群体,围绕全国首个省级守信联合激励措施——省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团省委等53家省直和中央驻粤有关单位共同签署的《关于实施广东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加快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的行动计划》,探讨计划所提及的激励措施如何在教育、就业、住房、文化等领域落地,如何从激励青年志愿者群体向激励社会各个群体推广,如何从政策、制度层面引导社会全体成员树立诚信意识,推动全民守信。

法律依据:《广东省人才发展条例》 第六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人民团体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联系服务各类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的人才工作。

鼓励支持各类人才培训机构、中介机构以及从事国际人才交流的民间机构等社会组织,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什么是531行动计划

531行动计划是指通过实施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普及健康知识与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进健康自我管理,促进医患共同决策,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531主要内容如下:

1、开发一套家庭健康自测工具。

开发一个融健康自测量表和健康实用技能学习于一体的家庭健康APP,覆盖家庭全体成员、生命全周期,寓健康于娱乐,实现健康自测与早期发现相结合,建立家庭健康学习网络,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2、建立一个公共卫生科普中心。

结合苏州市健康教育园升级改造,利用VR、AR等新技术,打造融卫生与健康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践于一体的公共卫生科普中心。

每年开展多部门协作的健康科普宣传,大力推进青少年暑期实践教育活动。

3、开展一系列健康公益活动。

依托各级健康教育讲师团,开展健康公益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特殊人群等“五进”活动,开展需求服务调查,每年开展千场健康公益讲座,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

探索建立网络预约健康讲座系统,方便基层单位菜单式选学。

4、建设一批健康示范场所。

以制定实施健康策略、提供健康服务、营造健康环境为主要内容,开展健康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健康场所标准化建设,着重建立单位健康讲堂、建设健康小屋、开展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应用站立式办公系统和建成无烟环境。

5、建设一批运动健身指导站。

完善监测网络,探索建设一批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市民健康自测、体质测定服务,打造集健康自测、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等为一体的运动健身指导站,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大课堂”“三进工程”等健身指导服务。

6、播放一批健康宣传公益广告。

继续完善与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机制,在全市形成健康苏州建设的浓厚氛围。

加强公益宣传,与苏州广电合作,每月1个主题,在有线电视机顶盒开机画面播放一批健康宣传公益广告,提高市民对健康相关内容的知晓程度。

扩展资料

531行动实施方法:

1、加强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领导。

在健康城市531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健康素养提升工程实施小组,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确保经费落实。

各地要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卫计委颁布的《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建齐建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

2、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力度。

积极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主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自我管理、全民健身、控烟、全民健康教育资金设立等方面积极参与。

3、加强专业队伍能力建设。

通过培训、竞赛、评比等方式,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队伍、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组长队伍等能力建设。

联合体育部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探索建立健康生活指导员队伍,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参考资料:苏州市人民政府-“531”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