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医学院 (呼吸科前沿研究热点)

admin 2024-12-25 47 0
学科前沿

本文目录导航: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医学院)学科前沿

呼吸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威胁,据WHO数据,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受慢性呼吸疾病困扰,每年死亡人数高达400万,预计未来1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30%。

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尤为普遍,其高发率和高致残、致死率令人担忧。

随着城市化进程,预计呼吸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持续上升,防治任务艰巨。

我国的COPD患者约3280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8.2%,哮喘患者约1500万,发病率1.2%。

根据2005年数据,农村地区的呼吸疾病死亡率居首位,城市则排在第四。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中国17%的死亡归因于慢性呼吸疾病,肺癌患者数量全球第一,发病率和死亡率皆居恶性肿瘤之首。

这类疾病不仅对公共卫生构成严重挑战,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SARS和禽流感等传染病的爆发,凸显了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紧迫性。

为了应对新发疾病威胁,迫切需要加强科学和医学的合作,包括研发高效诊断方法,研究传播模式,优化治疗策略,以及研发新型疫苗和药物。

鉴于此重要性,“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建立呼吸疾病等四个医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钟南山院士的领导下,成功创建了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于2007年4月获得科技部批准立项,经过专家论证和论证后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这是省市属科研机构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上的重要突破。

连花清瘟对新型冠状病毒是否有效?

连花清瘟胶囊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媒体说明会上,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河北省药学会联合发布了一系列研究结果。

然而,公众对“连花清瘟对奥密克戎有效”、“体外实验结果发布”、“对新冠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报道产生质疑,认为体外实验不能直接证明药物在人体内的疗效。

体外实验只能作为初步筛选,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三期临床试验来证明。

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发布的体外实验声称结果已发布,但并未找到相关公开研究论文或数据。

相比之下,钟南山院士团队过去的研究数据显示,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原毒株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11.2μg/ml,远高于其他潜在抗新冠病毒药物的浓度。

如果按照胶囊每粒0.35克计算,每天需要服用128粒至2185粒之间,而连花清瘟胶囊说明书建议每天3次,每次4粒,共计12粒,实际剂量要求远超推荐。

这表明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治疗价值有限。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袁雅冬教授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冠病毒肺炎密切接触者预防效果较好。

研究选取1976例与新冠肺炎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受试者,分为连花清瘟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治疗组核酸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然而,这一研究质量较低,未采用随机分组和双盲设计,可能受到主观偏倚和研究者干扰的影响。

河北省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队进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认为连花清瘟可有效治疗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改善发热、乏力、咳嗽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肺部CT好转比例、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症率。

然而,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在客观结果上,如核酸转阴率、转阴时间、转重症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这表明连花清瘟可能无法有效抗新冠病毒。

尽管改善症状的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可能有效,但这些结果存在主观研究结果与客观结果的差异,且未采用双盲设计,容易受到安慰剂效应和研究者主观偏好的影响。

因此,连花清瘟在抗新冠病毒方面的疗效仍需进一步验证。

连花清瘟在抗新冠病毒方面的宣传与研究结果不符,这表明需要更多像样的临床试验来证实其疗效。

未来的研究应避免出现高明研究反而证明连花清瘟没有抗新冠病毒作用的情况,从而为公众提供准确的医疗信息。

综上所述,连花清瘟胶囊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性存在争议,其有效性需通过更严格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公众应谨慎对待相关报道,并等待更多科学证据支持其疗效。

皇室仙草人参元素饮效果怎么样?

经常加班身体实在是熬不住,跟爸妈说了以后他们给我买了他们家的人参饮品,当时他们是看中了这个饮品是钟南山院士带领下的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研发的,比较靠谱,喝了以后也确实感觉到整个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头发也掉的少了,这个饮品对身体滋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