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哪个更好考些?
1. 选择院所时,应主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而不仅仅是考试难度。
2. 即使外界认为某个院所容易考取,也不能保证个人一定能够成功考上,因为录取还取决于多种因素。
3. 院所的招生名额存在,说明即使难度较大,仍然有学生能够成功录取。
4. 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的考试难度相差不大,类似于浙江大学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之间的难度差异。
5. 这两所研究院都是相当优秀的研究机构,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声誉。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历史沿革
2003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合作三方投入总计3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研究院的启动阶段建设,包括基础设施、设备购置、科研课题和日常运营。
出席签字仪式的领导阵容强大,包括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他们发表了讲话并正式签字确认了协议。
两周后的7月25日,研究院理事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
共建方委派的理事如陈竺副院长、广东省科技厅厅长谢明权等参加了会议。
理事会正式成立,陈竺当选为理事长,谢明权和林元和副市长担任副理事长。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确定了研究院章程,并部署了后续人员招聘、设施装修及专家委员会组建等工作,标志着研究院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12月27日,研究院举行挂牌仪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广州市委书记林树森等出席并揭牌。
陈凌博士被任命为首任院长。
活动还包括生物医药论坛,多位知名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
此后,科学院对研究院的编制、定位和结构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调整。
2006年,研究院在机构编制、组织机构代码、用地规划等方面取得关键进展,2007年和2008年,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成立,工会组织也正式建立,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宣布。
这一系列事件见证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从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学研究机构。
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研究院事业编制200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历史沿革
2003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研究开发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签字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
合作三方将各出资1亿元,总共3亿元主要用于研究院启动阶段(2003-2005年)的基本建设、仪器设备、课题研究及日常运转等。
2003年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理事会成立暨第一次理事会议在广州召开。
2003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挂牌仪式在广州举行。
2006年3月1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同意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2006年4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下发《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通知》。
广州医药院的定位为:成为以国家健康和生物医药需求为主导,以国际前沿的致病机理研究、高水平核心技术创新与集成为核心,致力于构筑我国医药、疫苗及诊断的创新研究实体,成为国家健康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7月11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完成注册登记。
2006年7月17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2006年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取得广州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关于科研园区项目用地的规划蓝线图。
200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属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所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1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工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
2008年8月14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宣布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