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朱梅年个人简历
朱梅年,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化学系,同年11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地质研究所实习,1966年11月调至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实验室主任,“地质、地球化学”杂志副主编等职务。
1978年,与同事合作完成的7项科研成果在国家科技大会上荣获国家优秀成果奖。
1982年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贵州常务理事,出版“微量元素与健康”系列书籍3册,发表科普文章100余篇并多次获奖。
1984年,当选为中国微量元素研究会副理事长,贵州微量元素研究会理事长,同年受聘江西大学任客座教授和微量元素科学顾问。
1985年5月调入微量元素研究所,历任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及“微量元素与健康”杂志主编,“全国中医药微量元素研究会”理事长等职务,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1986年受聘四川华西医科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兼任教授、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导师。
1989年受聘国家卫生部兼任咨询委员会专家。
1994年创办并出任“中华微量元素科学”文集主编。
1995年西安医科大学授予其名誉教授荣誉称号。
1997年受聘北京元素医学研究所任所长。
退休后,继续在医药和农业领域从事微量元素的应用研究与推广,并从事文学创作。
2006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往日情思”,获得好评。
评审专家认为,该书文笔朴质流畅,故事情节细腻动人,对年轻学子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书的封面、装帧、字体设计等都很疏朗大方。
退休后,朱梅年还继承和发展了祖传的收藏爱好,成为收藏家协会理事和鉴定专家委员会成员。
赵春杰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赵春杰,男,现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的副院长。
他在医学-药学类专业有着深厚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主要负责中药材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净化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微量元素研究等多个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赵春杰的学术生涯始于1979年,他在沈阳药学院药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在药物分析教研室逐步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最终成为教授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的研究论文涵盖了广泛领域,如抗肿瘤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头孢唑啉的药效研究、微量元素测定方法等,已发表65篇研究论文,其中包括在《J Biomed Chromatography》、《中国药学杂志》等知名期刊上发表的作品。
在教学方面,赵春杰负责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药物分析课程,年均完成370学时的教学任务。
他不仅在实验室指导实验,还教授理论知识,对药物分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科研方面,赵春杰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课题,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药典委员会等多个项目。
他的研究课题不仅关注药品质量标准,还包括药物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赵春杰在学术界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部分研究成果荣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还拥有两项中国专利。
他不仅是《药学服务与研究》和《世界元素医学》的编委,还担任了辽宁省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会和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的重要职务。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属于什么级别的期刊
属于省级的刊物吧,贵州中医学院主办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