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心血管健康饮食(三)
心血管健康饮食:PURE研究的启示(三)Pure 研究中关于摄入膳食脂肪的启示关于膳食脂肪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仍然处于探讨阶段。
由于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重视,目前指南关于健康饮食的建议集中在食物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建议饮食中总脂肪摄入低于每日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于每日总能量10%,但这一饮食建议没有考虑到低脂对其他血脂成分的影响,例如将食物中饱和脂肪替换为其他脂肪成分,对血脂成分有何影响尚缺乏研究。
目前指南中关于膳食脂肪的建议主要来自于欧美生活富裕国家,然而全球部分地区居民仍处于贫困线以下,对这些人群限制脂肪摄入是否使心血管获益尚不明确。
Pure研究纳入人群来自低、中、高收入国家,有机会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Pure研究观察了膳食总脂肪、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胆固醇对血脂成分的影响,同时探讨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影响。
该项研究共纳入观察对象例个体,随访平均7.3年。
Pure研究探讨了膳食脂肪对血脂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膳食总脂肪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apoB、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与甘油三酯、TC/HDL、TG/HDL、ApoB/ApoA1呈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膳食中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呈正相关,与甘油三酯、TC/HDL、TG/HDL、ApoB/ApoA1呈负相关;膳食蛋白质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ApoA1呈正相关;膳食胆固醇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和TC/HDL呈正相关,与ApoB/ApoA1呈负相关。
将3%的能量摄入由饱和脂肪转变为碳水化合物,血液中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apoB均下降,但甘油三酯、TC/HDL、TG/HDL均升高。
将膳食中饱和脂肪替换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血液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下降,血液中TG和TG/HDL水平升高;将膳食中饱和脂肪替换为单不饱和脂肪酸,血液中TC/HDL、apoA1、apoB和 ApoB/ApoA1均下降;相反,将膳食中饱和脂肪替换为多不饱和脂肪酸,血液中TC/HDL和apoB升高。
结果提示,就多种血脂成分的调节而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改变一种饮食成分可能对多种血脂成分有很大影响。
同时发现,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比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价值,大幅度改变膳食中饱和脂肪摄入量,血LDL-C水平仅有轻度下降,饱和脂肪与血液LDL-C水平相关,但也与HDL-C水平升高和甘油三酯、apoB/apoA水平降低相关,根据pure 研究结果不建议膳食中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于10%,尤其对于低收入国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60%以上的人群,应降低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不是降低脂肪的摄入。
进一步分析膳食脂肪对心血管预后和全因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每日总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比35.3%(中位数33.3%-38.3%)的人群和占比10.6%的人群相比,总死亡相对风险降低23%,卒中相对风险降低18%,非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降低30%,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无统计学相关性;每日膳食饱和脂肪占总能量比13.2%(中位数11.9%-15.1%)的人群与2.8%的人群比较,总死亡相对风险比为0.86,中风相对风险比为0.79,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对风险比为0.86,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无统计学相关性。
上述研究结果与既往护士健康研究、医疗保健人员随访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与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相一致,降低膳食中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并没有降低总死亡率。
分析多个观察性队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Pure研究中全人群平均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61.3%,脂肪占23.4%,蛋白占15.2%。
75%的人群饱和脂肪摄入量低于10%,而既往研究中50%以上的人群饱和脂肪摄入量大于10%。
目前指南建议将饱和脂肪替换为碳水化合物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依据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而这些国家人群总脂肪摄入量占每日总热量的40%以上,饱和脂肪占20%以上,与Pure研究人群的膳食脂肪每日摄入量完全不同。
因此pure研究的结果更能体现不同地区的差异化,结果更具有普遍适用价值。
Pure 研究的结果提示,从整体健康和卒中预防角度,膳食中饱和脂肪摄入不应低于10%,但不应高于15%,膳食总脂肪摄入不应高于40%。
但pure 研究中膳食脂肪每日摄入量与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无相关,因此本研究结论尚不能认为适用于心血管健康膳食。
Pure研究同时探讨了膳食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膳食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比12.5%的人群和3.4%的人群相比,全因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比分别为0.81和0.79,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占比8.5%与占比2.1%的人群比较,全因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相对风险比分别为0.80和0.75,但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均无统计学相关性。
上述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包括护士健康研究、医疗保健人员随访研究以及地中海饮食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提示每日摄入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然而Pure研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每日摄入量比不超过12.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每日摄入量比不超过8.5%,高于上述摄入量是否更好,尚没有研究结论。
心血管健康跟「血型」有关!研究发现:A型心脏病风险高一倍
你的血型是A型吗?A型血型的人,请多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因为国内外研究证实,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比其他血型的人还要高。
一方面是A型血脂肪天生比较高,另一方面,A型者胆固醇也比其他血型大约高4mg/dl。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今日做了一项针对40万人的研究,证明ABO血型确实与健康衰老和疾病发展的有关系,拥有A型血和B型血的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O型血人群。
这项研究于本(1)月发表在国际知名的血管生理学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O型是「心血管最健康」的血型
研究人员发现,ABO血型的差异,主要和心血管疾病相关。
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B型人的心脏病发作风险合计高8%,而心力衰竭的风险合计高10%。
在静脉血栓方面,与O型血的人相比,A型和B型人群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增加51%,而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增加47%。
不过,在高血压方面,拥有A型或B型血的人患病风险比O型血的人低3%。
国内研究进一步指出:A型心血管疾病风风险最大
国内更有研究,进一步分析出,A型和B型人群相比,A型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又更大些。
一方面是A型血脂肪天生比较高,另一方面,A型者胆固醇也比其他血型大约高4mg/dl。
长庚心脏内科研究团队的研究发现,在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及发生心肌梗塞的病患当中,O型血型占30.1%、A型占39.7%、B型占26.5%、AB型则占3.7%。
对照一般人口中,O型人占42.6%、A型占24%、B型占27.1%、AB型占6.2%,血型A型病患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及发生心肌梗塞的风险,明显是其他血型约两倍左右,也就是增加约一倍的风险。
先天不足,后天弥补!
尽管这项研究揭示了血型和一些疾病之间的关联,但是心血管疾病风向较高的人群,也不必为此而烦恼,因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治疗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能够有效预防这些疾病。
这些发现实际上也有助于非O型血人群对这些可能到来的疾病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举例来说,平时少吃油脂的食物、多吃蔬果、多运动、少抽菸,而A型的人若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抽菸等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高危险因子,更要积极戒菸及接受治疗。
若能做到以上行为,就不用过度担心先天的差异。
系统清血栓,高效疏通血管双重保障心脑血管健康
医学研究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个“中国现象”值得引起重视。
调查数据显示,由于亚洲人与欧美人的基因差异,中国脑中风患病率与冠心病比率为10:1,而美国仅为1:1。
在高血压控制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中国人群脑中风与心肌梗塞比例为6:1,而欧美人群为1:1。
也就是说,中国人比欧美人群更容易患上脑中风。
因此中国人应在日常中多注意预防脑中风。
说到预防脑中风,不得不提潜藏在血管里的“沉默杀手”血栓。
血栓是脑中风和心肌梗死、静脉血栓栓塞症等致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
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
99%的血栓没任何症状及感觉,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指标正常,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
身体有血栓, 这6个部位会“说话”! 虽然血栓的形成不易察觉,但若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就要小心了!
1、讲话不清楚
出现讲话不清楚、流口水、吃饭掉筷子等症状,可能是一种脑梗病变。
多发生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的中老年人群中。
2、腿或脚肿胀疼痛
如果一侧腿或脚突然肿胀,或者剧烈头痛,行走时加剧,或者站立时有局部沉重感,要考虑下肢静脉血栓的可能。
3、突然出现眩晕
忽然出现瞬间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常在几秒或几十秒恢复正常,通常是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
4、手脚发麻、乏力
忽然间感觉手脚乏力,走路时步态失稳或踏空跌倒;一侧上下肢发麻,甚至舌头、嘴唇感到麻木。
5、久坐后喘不上气
卧床或久坐后突发呼吸困难,静息后缓解,日常活动或轻微活动后明显加重,小心是肺栓塞的征兆。
6、胸闷胸痛
约有三四成的患者会在急性心梗发病前3-7天内有心慌憋闷、胸痛、乏力等先兆症状。
符合以上6大预警症状的人群,很有可能会患上血栓性疾病,建议及早预防。
赛立复纳曲金系统清血栓,高效疏通血管双重保障心脑血管健康
赛立复纳曲金,由专研优质配方精制而成,黄金成分协同增效,能高效清除已有血栓,轻松降解血栓中最顽固的纤维蛋白,让血液循环畅通;可恢复人体自身的溶栓能力,斩断造成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质纤维蛋白,促进脂肪消耗,改善末梢血流状况,防止二次血栓形成。(公益信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