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研究生的心理)

admin 2024-12-25 41 0
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本文目录导航:

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论文关键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近年来,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导致每年毕业研究生的人数也持续增长。

2002年研究生全国招生16.2万人,而到2007年研究生招生42.4万人,比2002年总数翻了一倍还要多。

至2010年,在校研究生数将突破100万大关。

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由于研究生个体价值取向呈多元化态势,研究生各种压力的增加给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出现了许多以前不会出现的问题。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都只是针对中小学生和本科生的,研究生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较高,自我调解和约束能力较强,而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事实上,这种认为是不准确的。

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引发的事件持续增加,新闻曝光率较高,比如北师大研究生自杀事件、中科大研究生自杀事件、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自杀事件等,于是开始有人关注起来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如重视成都不够、医学化以及缺少制度化,其中,最突出表现的就是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当中,严重的缺乏切实的关怀,存在着严重的重诊治、轻教育的现象,而且,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体系上也严重缺乏创新性,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具体的表现为:第一,当前阶段,我国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虽然近年以来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尚处于摸索与初创阶段,无论是教育规模和教育力度都不能够让人满意,同时也难以满足我国日益扩大的研究生教育的实际需求。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既缓慢而且还面临着严重的失衡的难题,目前在相关的学术界和高等教育界尚未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能够落实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一个统一的研究范式和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1]。

第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化管理。

目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仍存在普遍借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现象,主要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问题的症结在于高校尚未构建出有效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没有形成相关的.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评估、应急政策,导致诸多消极现象出现。

第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缓慢、滞后。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教育队伍。

客观上,高校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育人才时,偏重于其教学科研业绩,忽视其实际技能;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进修不够重视,而且培训和进修工作比较混乱,培训机构鱼目混珠,没有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培训时间长短不一,缺乏实习和督导,有的常用单纯地外出调研和学习来代替培训和进修。

主观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只要自己有心理学基础,就能够胜任心理咨询工作。

但事实证明,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技术和方法,因而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第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欠科学,工作方式欠创新,工作思路欠开阔。

高校普遍存在着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下的旧观念,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仍存有单一、保守、滞后的倾向。

加之研究生没有较为丰富多样的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和活动, 更谈不上职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技巧的培训,而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技能却是研究生日后发展所必须的一项内容。

二、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大多都是处于青春发育后期,又面临对未来职业生涯的选择。

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直观的就是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对于帮助研究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加速人格成熟等方面都有非常好的效果[2]。

再就是研究生群体的年龄比较大,对于家庭、社会、人生等有着较为深入的考虑,这在日趋完善自己的人生阅历的同时,也可能伴生出一些负面的情绪效应;还有就是研究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但也普遍反映学习紧张,生活节奏快,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

因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的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极少数研究生由于信仰不明确、自我意识过强或自信心不足、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和精神负担过重等所造成的心理素质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思维方式。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属宏观方面的调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使研究生们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属于微观方面的调节。

就两者的原则方法而言,可以说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的一种重要的润滑剂。

参考文献[1]刁承湘.研究生德育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丛龙其.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4). 相关论文查阅:大学生论文、工商财务论文、经济论文、教育论文热门毕业论文;

如何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形式与内容

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形式与内容如下:

为提高师生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营造校园心理教育氛围,加强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决定开展以“心成长共前行”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创造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新载体,运用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手段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提高学生、家长、教师的心理素质,充分其心理潜能。

二、活动主题:心成长,共前行。

三、活动项目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

(1)周一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

(2)校领导宣布活动月安排。

2、各班围绕主题,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的黑板报。

3、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心理专题广播、橱窗等宣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

4、举办一次学生心理健康讲座。

5、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任课老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6、举办一次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懂得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7、以“心成长共前行”为主题召开主题班队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活动。

围绕主题题目自拟。

8、举办一次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9、加强体育锻炼,充分利用晨跑、早操、课间操、体育课等运动进行锻炼,调节好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精力充沛,心情舒畅。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1、调整认知:应对自身抱有正确、客观的认知,对于非理性、不合理的观念,应予以纠正。

2、情绪管理:应保持情绪稳定,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心情愉快对健康有一定好处。

同时应及时消除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避免不良情绪对自身造成长期影响。

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社交需求属于人的心理需求之一,应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可以经常吃饭、外出旅游。

与同事、同学间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获得安全感,并消除孤独感。

4、自我奖励:平时应养成自我称赞、自我奖励的习惯,可以在成功完成一件小事后,给予自己正面反馈。

可以奖励自己买一件衣服,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以及心理健康的维护。

健康科普宣传标语大全

1. 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 参与科普活动,共同孕育新的希望。

3. 科学无处不在,普及从我做起。

4. 科普活动深受喜爱,和谐生活更加精彩。

5. 走进科学的世界,成为生活的专家。

6. 重视科普就是重视人才,重视人才就是重视发展。

7. 拓宽科技视野,放飞未来梦想。

8. 携手科学,共创精彩中国。

9. 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普及知识惠及你我他。

10. 关注科普,增长见识,家事国事天下事。

11. 科普,百闻不如一见。

12. 科学,推动社会和文明的进步。

13. 崇尚科学文明,抵制愚昧迷信。

1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15. 普及科学知识,构建和谐社会。

16. 科学的生活,健康的身体,幸福的人生。

17. 普及科学,振兴中华。

18. 科学发展,保护环境,共创和谐。

19. 致力于文明兴盛古国,普及科技面向东方。

20. 科学松鼠会,大众科学传播的使者。

21. 让科学的甘泉,滋润人们的心田。

22. 生活充满科学,科普带来乐趣。

23. 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2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25. 给我一分科学知识,还你一份生活精彩。

26. 发扬东方母爱文化传统,促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27. 创新促进发展,科普惠及民生。

28. 科技人人出力,国家无限动力。

29. 人人是科普的受惠者,人人是科普的参与者。

30. 科普一枝花,香飘千万家。

31. 普及科学,惠及全民。

32. 探索奥秘,科普无限。

33. 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

34. 宣传科普,消除愚昧,社会和谐,国家昌盛。

35. 科技造福人类,创新引领未来。

36. 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素质。

37. 科普活动,全民行动。

38. 崇尚文明,告别陋习。

39. 科普世界,你我同在。

40. 科普,惠及大众;科普,传播知识。

41. 科技在心,万事无忧。

42. 普及科学九州昌盛,和谐社会百业兴隆。

43. 普及知识,提高素质,利国利民。

44. 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

45. 高楼平地起,科普是基础。

46. 和谐社会和谐家,科普推广靠大家。

47. 科普进万家,幸福遍中华。

48. 科技连着你我他,共建和谐兴中华。

49.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50. 科普——因你而精彩。

51. 科普——邀你同行。

52. 提高全民科普意识,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53. 科普引导现代生活方式。

54. 参加科普,永不落伍。

55. 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56. 崇尚科学,普及真理。

57. 与科学同行,世界更精彩。

58. 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9. 要想过得好,科技不可少。

60. 科学在于创新,提高在于普及。

61. 科学普及,利国利民。

62.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

63. 科技创造生活,科普成就未来。

64.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65.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66. 置身科学天地间,邀游文明长河中。

67. 科技之火,可以燎原。

68. 生活处处有科学,用心处处皆可学。

69. 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70. 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71. 哪里有科学,哪里就有创造和欢乐。

72. 掌握科技,开创未来。

73. 科学与时代俱进,科学与民众共生。

74. 科技恩惠大家,和谐发展小康。

75. 让科学造福人类,让人类拥抱科学。

76.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77.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78. 文明源于科普,科普提升文明。

79. 科普教育,强国富民。

80. 科学是生产力,科普是生命力。

81. 发展创新文化,营造创新环境。

82. 走进科学,认识世界。

83. 崇尚文明,传播科技。

84. 构筑大众科学时代,共创中国美好未来。

85. 科学发展,携手创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86. 用科学开拓创新,让社会和谐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