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健康教育相关理论指导社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应用健康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改掉拖延)

admin 2024-12-29 36 0
如何应用健康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自己改掉拖延

本文目录导航:

如何应用健康教育相关理论指导社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社区健康教育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之中,一般来讲,社区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环境支持改变人们的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影响,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它包括健康教育以及能够促使行为、环境改变的组织、政策、经济支持等各项策略。

一、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1、增强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实现健康的目的;2、提高和维护健康;3、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4、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5、增强健康理念,从而理解、支持和倡导健康政策、健康环境。

二、如何应用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体系,提高专业队伍素质。

紧紧围绕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社区为基础,以重大卫生问题、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为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

(一)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起以政府负责、部门合作、社会动员、群众参与、法律保障为特点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运行机制。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目标管理和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监督考核。

(三)加强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能力建设,2010年,旗县区健康教育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达3—5人,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设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率达100%。

(四)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至2010年,社区、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标人群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组织与网络。

(五)保证常规经费,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少于当地当年卫生事业经费的3--5%。

(六)广泛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

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为农民送医药、送知识。

加强农村流动人口和乡镇企业工人就业前健康教育培训。

结合农村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大力普及农村改水、改厕知识和技术,改善农村饮水和环境卫生状况。

至2010年试点地区农村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60%;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50%。

(七)深入开展城镇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积极推进“健康促进社区”建设,落实《城镇社区居民楼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导》。

针对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社区综合干预,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八)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及相关规定,城乡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

在各类学校中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

到2010年,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90%、80%;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城市、农村分别达到70%、60%。

卫生技术人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基本理论知识培训达90%以上,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活动。

(十)对工矿企业管理者和各种作业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与健康培训。

(十一)公共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监督和指导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培训、复训,考核合格上岗。

各类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科普宣传。

禁烟、安全标志明显,消防疏散通道通畅,应急措施健全,积极营造健康环境。

(十二)积极开展控烟教育。

加强普及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开展吸烟行为干预,降低吸烟率。

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

到2010年,70%的中小学校、80%的医院成为无烟场所,开展创建无烟草广告城市工作。

为什么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很好地体现了三级预防的思想

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基本上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①健康促进涉及整个人群的健康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些疾病或者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②健康促进主要是直接作用于影响健康的病因或危险因素的活动或行动;③健康促进不仅作用于卫生领域,还作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健康促进指导下的疾病控制已非单纯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应采取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广泛合作;④健康促进特别强调个体与组织的有效和积极的参与。

我们认为,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法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组成要素之一。

政策、法规、组织以及其它环境的支持都是健康促进的组成部分,但它需要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没有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徒有虚名的概念。

另一方面,如果健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环境(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支持,健康教育尽管能成功地帮助个体为改变某些行为作出努力,但明显是软弱无力的。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区别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内涵本质:教育→参与→行为改变 行为改变→可持续性环境支持主要方法: 传播结合教育,以教育为主多因素全方位整合性,强调组织行为和支持性环境的营造特点:以行为改变为核心,社会参与、多部门合作常局限疾病危险因素全对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立体干预效果: 可致kap的变化,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的可带来个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但难以持久提高效果的持久性

简述《渥太华宪章》的五条策略,并论述其在社区建康促进中的应用。

《渥太华宪章》提出了五条健康促进策略:1. 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健康促进不仅限于卫生部门,它要求所有决策层认识到其决策对健康的潜在影响,并承担起促进健康的责任。

健康促进政策应涵盖广泛的领域,包括政策法规、财政支持、税收政策以及组织变革等。

2. 创造支持性环境: 健康促进强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提倡社会-生态学方法。

它要求我们营造安全、舒适、满意和愉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及自然资源。

3. 强化社区行动: 健康促进涉及社区的积极参与,包括识别优先解决的 health issues,制定决策,设计并执行策略,以促进社区健康。

关键是赋予社区自主权,鼓励其积极参与并主导自己的健康事务。

4. 发展个人技能: 通过提供信息、健康教育和提升生活技能,健康促进支持个人和社会发展。

目的是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健康和改善生活环境,并做出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

5.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卫生服务应超越临床治疗,转向健康促进。

这要求卫生研究和服务提供方向、专业教育与培训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个体和社区的全面健康需求。

总结来说,健康促进是一个涵盖健康教育和其他生态学支持要素的全面概念。

它是公共卫生新方法的核心,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战略的关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