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简述园所文化构建的具体内容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
三者协同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幼儿园文化的导向、规范、激励、凝聚作用,使幼儿园成为教职员工快乐进步的精神家园,成为幼儿和谐全面发展的乐园。
但是,到底该从何入手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别人的成功经验。
1.营造健康优美的物质文化校园环境是幼儿园的重要隐形教育者,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走进来的每一位幼儿。
我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
在校园环境的规划布局上,追求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努力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师幼身心得到愉悦,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园内拥有草坪200平方米,长青树20余种, 200余株,绿化率达70%。
雪松、桂花树、玉兰树、柏树、樟树、石榴树、棕榈树、铁树、月季花、菊花等各种花草树木有致分布园内,形成春开花、夏成荫、秋结果、冬有青的校园绿化景观。
活动场软质地800平方米、大型娱乐运动玩具、动植物园、迷你游戏屋、戏水池、沙池等设施完备;室内环境宽敞舒适,钢琴、彩电、影碟机、视频展示台、空调等教学、生活设备齐全,为幼儿提供了游戏、学习、锻炼、生活的良好场所。
在积极完善设施设备的同时,我们还利用每一个空间和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外墙的墙面上镶嵌着幼儿很熟悉的卡通图案,过道上、走廊里布置着孩子美术作品,尽最大可能让孩子参与到环境中来,给予他们小主人的感觉。
大幅的彩色图案:又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的空中城堡;有体现小朋友团结友爱、开动脑筋、热爱劳动的画面,还有爱祖国、爱科学、讲卫生等德育教育方面的图案。
教师和孩子们动手在墙面上创作设计,一幅幅画面栩栩如生。
活动室设置的阅读角、音乐角、科学角、气象角、体育角等,让幼儿的日常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游戏区内,许多废旧材料的运用更为幼儿提供了表现、创作、施展才华、模仿生活的机会。
在这些小空间中,孩子们无拘无束,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发现的乐趣,提高了观察力、想象力,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望,为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实现环境育人的价值功能,有助于推动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2.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逐步发达的今天,教师们更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幼儿园从以下几点入手,培养幼儿园团队精礻电完善教师师德行为,展示市幼儿园教职工整体精神风貌。
(1)以园为基,塑造良好形象。
幼儿园是教职工共同的家园,是教职工事业的根基,要树立“园荣成荣,园耻我耻”的思想,教育职工随时随地自觉维护幼儿园的声誉,积极为幼儿园园的发展出谋划策,劲往一处使,把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合二为一,精诚团结,谋求幼儿园的稳步快速发展。
(2)以德为先,严以律己强师德。
作为社会人,我们要讲社会公德;作为教师,我们要重师德。
我园不断强化教职工的角色意识:站在工作的岗位上,我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教师。
面对家长: 的合理要求,我们要满足;面对家长的疑惑,我们要耐心解答;面对家长的误会,我们要冷静解释、真诚的沟通。
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和幼儿,尊重互敬。
(3)以爱为本,以爱心换取放心。
面对幼儿园的强势竞争,人心的偏向,爱是最得力的砝码。
爱事业,爱孩子,把爱留在心底,付诸于行动,生活上细心照顾幼儿,学习上耐心引导,不得体罚幼儿,用我们的爱心换来家长的放心和幼儿的开心。
( 4 )教职工积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明确自身的责任,追求卓越,“知道自己每天要干什么,把它做出创意来”。
以向上的态度体验作为教师的乐趣,享受教育工作的快乐。
(5)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以真心赢得信赖。
我们尊重广大教职工,充分重视教职工在推进民主管理进程的重要作用同。
认: 真履行教代会制度,严格政务公开、园务公开,保障教职工主人翁地位。
开设专门的职工活动室,购买音响、彩电、跑步机、篮球、羽毛球等文体用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娱乐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3.营造严格规范的制度文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的制定对幼儿园完成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贯彻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外部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觉责任意识,并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开展、创新工作。
我园规章制度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规程》、《幼儿园工作条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国家法规而制定,包括全国性制度、部门性制度以及教职工岗位职责、教职工考核评价细则等。
我们在管理工作中逐步健全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依,确保有章必循。
通过严格规范的教职工考核评价细则,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和执行制度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评,优质优酬,与评先挂钩,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者共同构成园所文化,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作用,共同约束、规范、引导着幼儿园教职员工、幼儿的行为,影响着家长以及社会人士对幼儿园的认识与评价。
公司8s包括哪些内容
8S管理内容涵盖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和学习等方面。
1. 整理(Seiri):对工作区域进行彻底的清理,将不需要的物品去除,确保工作空间只保留必要的物品,实现设备、物资的有序摆放。
2. 整顿(Seiton):依据科学原则对物品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工作区域整洁有序,便于快速取用所需物品,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3. 清扫(Seiso):定期清理工作场所,清除废品和废物,保持环境整洁,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4. 清洁(Seiketsu):通过持续的清扫和整理,维持工作环境的清洁,确保工作场所无废弃物,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5. 素养(Shitsuke):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文明的工作习惯,将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营造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
6. 安全(Safety):严格执行安全规定,全面实施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7. 节约(Save):培养全员的成本意识,通过节约习惯的养成和成本管理知识的掌握,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8. 学习(Study):不断学习专业技能和职业知识,从实践和书本中汲取知识,并向同事和导师学习,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8S管理的意义体现在:1. 提升企业形象:通过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高素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顾客,并成为其他公司学习的榜样。
2.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有序的物品摆放,有助于员工集中精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 优化库存管理:整洁的存储环境,有效的物品保管和布局,实现最低库存量管理,确保在需要时能迅速取用物品,提高库存周转率。
4. 保障品质:通过定期的清扫和点检,维护工作环境的清洁,减少故障和品质问题,确保产品的高品质。
5. 确保安全生产:明确的储存规定,物品归位,宽敞明亮的工作场所,畅通的通道,减少意外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健康的四个基本内容
健康的四个基本内容如下:
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主要指人的组织结构功能要正常,同时组织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要正常,它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2、心理健康应具备对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及事件较强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调节能力,协调、康复、耐受能力。
3、道德健康是指在做人的道德和应有的品质上具有完满状态。
是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的,是生理、心理健康最完美的表现和统一。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
4、社会性的健康是指社会性角色(职业、婚姻、家庭角色)等,或工作、学习、娱乐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态的优良与完美,是健康的高层次要求。
社会适应良好者不仅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健康最高的要求。
心理健康包括的方面有: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智力是人的观察力、注意兆旁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的综合。
正常的智力是人一切活动的最根本的心理前提。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对自有适当的了解和恰当的评价,并且能够很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愿意扬长避短开发潜能,不苛求自己,自信乐观,而不是过于自卑或过于自族或橡负。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最能体现和反映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心理健康的人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满足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和正确处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能力。
活动目的: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稳定的情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校以心理健康周教育契机,以“沐浴心育阳光健康快乐成长”为主题。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并使之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周,让更多的同学进一步意识到在认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应积极地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