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旨在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升幸福指数。
首要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和情感认同,通过宣传教育,提升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与文明素养。
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倡导终身学习,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融入教育全过程。
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丰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文化事业,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多方面、多层次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神文明的广泛认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
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
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强化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国家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国家推进文明行为养成,倡导文明礼仪,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4.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在于:- 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旨在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国家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和文化保障。
通过弘扬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促进精神文明进步
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城市环境、_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争创工作贵在坚持,功在落实,关键在于建立长效的机制,巩固成果,创新载体,提高水平。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城市建设。
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文明城市(城区)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创建文明城市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应景之作,是一个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水平,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过程,是阶段性目标和长期性目标的统一,是涉及到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社会系统工程。
因此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个过程。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树立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着眼长远发展和增进社会福祉的观念;树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以思想文化教育的经常化,促进市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提高人的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既有城市道路、绿化等方面的“硬指标”,但更注重思想道德类的“软指标”,测评内容中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类的内容占69. 5%。
为此,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必须在建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三贴近”的创建理念,增强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凝聚力。
大力弘扬培育“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和“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金昌精神。
围绕增强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推进文明新风进机关;围绕树立诚信文明形象和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推进文明新风进企业;围绕增强市民的社会公德意识,推进文明新风进社区;围绕学生日常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推进文明新风进校园;以弘扬家庭美德为主题,推进文明新风进家庭。
要在加快文体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弘扬先进文化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金昌的灵魂,进一步增强公民的文化素养,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三、以政务行为的制度化,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
思想文化教育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影响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则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精神文明建设同法制建设紧密相连,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辅相成,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必须推进以法治市进程。
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组织建设,强化干部理想道德、从政道德教育,完善党政机关勤政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使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使群众安全感保持在85%以上。
四、以治理大气污染为重点,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市地处戈壁边缘,自然条件相对恶劣。
环境污染特别是大气污染是群众长期关心的问题之一。
依法加大治染力度,着力改善空气质量。
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断优化生活环境。
努力使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绿地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6M2以上;生活废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空气污染指数达到80%以上,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五、以经济的持续增长,保证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保证。
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着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保持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的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使贫困率降低在3%以下。
六、以管理的科学化,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进一步健全完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完善市、区、街、社区、单位五级创建工作网络。
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将精神文明建设及其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指标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创建文明城市的长期规划以确定年度工作重点,集中突破;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完善运用市场化运作经营管理城市的机制,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
进一步健全完善群众参与机制。
坚持创建为民的理念,创新活动载体,凝民心、聚民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