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信念模式包括哪三个因素
健康信念模式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1. 知觉疾病易感性:这指的是个体对于自己可能受到疾病侵害的敏感度,以及对于患病可能性的认识。
2. 知觉疾病威胁:它涉及到个体对于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的预判。
3. 知觉益处:个体认识到采取行动能够带来的积极效果。
4. 知觉阻碍:个体意识到在采取行动时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5. 行动线索:这是指个体在认识到健康风险和益处后,如何采取实际步骤来改变行为的方法。
6. 自我效能: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多自信,决定了他们是否采纳建议、是否能够实施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
提供培训和指导可以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
在健康干预中应用健康信念模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健康构成的威胁,并感到警觉。
2. 使人们坚信,改变有害健康的行为,采取有益健康的行为将会带来积极的结果,并且要让他们明白在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3. 培养人们改变行为的信心。
什么叫健康信念
健康信念模式健康信念模式(the 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运用社会心理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人们要采取某种促进健康行为或戒除某种危害健康行为,必须具备以下3方面的认识:一、认识到某种疾病或危险因素的威胁及严重性。
1、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严重性的看法,包括人们对疾病引起的临床后果的判断,如死亡、伤残、疼痛等;对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判断,如工作烦恼、失业、家庭矛盾等。
2、对疾病易感性的认识:指个体对罹患某种疾病可能性的认识,包括对医师判断的接受程度和自身对疾病发生、复发可能性的判断等。
二、认识到采取某种行为或戒除某种行为的困难及益处。
1、对行为有效性的认识: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后,能否有效降低患病危险性或减轻疾病后果的判断,包括减缓病痛、减少疾病产生的社会影响等。
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有效时,人们才能自觉采取行为。
2、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障碍的认识:指人们对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所遇困难的认识,如费用的高低、痛苦的程度、方便与否等。
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困难具有足够认识,才能使行为维持和巩固。
三、对自身采取或放弃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 也称效能期待或自我效能。
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和判断,相信自己一定能通过努力,克服障碍,完成这种行动,到达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健康信念模式在采取促进健康行为、放弃危害健康行为的实践中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充分让人们对其危害健康行为感到害怕;然后,使他们坚信:一旦放弃这种危害健康行为、采取相应的促进健康行为会得到有价值的后果,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行为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最后,使他们充满改变行为的信心。
什么是健康信念?
人的健康信念通常会受一下认知程度的影响:
1、对疾病易感性的认知;
2、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知;
3、对采取健康行为获益的认知;
4、对采取健康行为障碍的认知。
当个体知觉到疾病的严重程度高、易患性大,采取健康行为的益处多、而改变行为的障碍少的时候健康行为最容易发生。
其影响及制约因素是指影响及制约个体采取预防性行为或健康行为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及社会心理学因素,如年龄、性别人种、文化程度、职业等。
扩展资料:
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包括2个交叉的维度:疾病引起的个人后果,包括疼痛的严重程度、造成技能障碍的可能性及死亡的机会等;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包括对目前家庭的影响、丢掉工作、整个家庭中的情感上的痛苦以及社会关系等。
由此产生的害怕情绪。
这种信念可能是使健康问题显得很重要的动机因素。
那些相信吸烟会导致肺癌而致死的人可能会有戒烟的动机。
不过,有时我们会发现,人们似乎并没有依据他们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识更加经常地从事预防行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