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促进的概念界定 (健康促进的概念)

admin 2025-01-01 30 0
健康促进的概念界定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促进的概念界定

早在1920年,文斯洛首次提出健康促进概念,强调健康教育与政策制定,旨在通过个人卫生教育和健全社会机构职责,应对危险因素,维持健康生活水准。

早期健康促进被视为治疗辅助,20世纪70年代研究发现,高达50%疾病或死亡与行为与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人们开始重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同等地位,强调健康人群采取积极健康行为,通过教育、政策、环境改善,获取更健康生活。

美国教育与福利部提出“正向积极的健康”概念,主张将健康教育与政治、经济干预结合,促使行为和环境变化,以改善和保护健康。

1986年,《美国健康促进》杂志正式将健康促进概念引入公众视野,阐释为帮助人们改变生活习惯,达到理想健康状态的科学与艺术,理想健康状态包括身体、情感、社会适应、精神和智力平衡。

进入21世纪,健康促进被总结为一种新的策略和工作方法,融合自然科学、健康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身体活动、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等,寻求环境和谐统一,提升生命质量的整体策略。

什么是健康促进

健康促进是1986年1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加拿大的渥太华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首先提出了这一词语,是指运用行政的或组织的手段,广泛协调社会各相关部门以及社区、家庭和个人,使其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共同维护和促进健康的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战略。

关于健康促进的确切定义,最受公认的是《渥太华宪章》:“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而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布伦特兰在2000年的第五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则作了更为清晰的解释:“健康促进就是要使人们尽一切可能让他们的精神和身体保持在最优状态,宗旨是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生活,并有能力做出健康的选择。

健康促进名词解释

1.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行政和组织手段,协调政府、医疗卫生机构、教育、经济和社会组织等多个部门,以及社区和家庭,共同承担健康责任,维护和提升公众健康的社会行动和战略。

2. 多部门合作是健康促进的核心,要求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例如,政府需制定健康法规和政策,医疗卫生机构要提供健康服务和教育,教育部门要加强健康教育,经济部门要创造健康经济环境,社会组织要推动健康社会建设。

3. 全员参与是健康促进的基本原则,要求每个人都应成为健康的主体,承担提升自身健康意识和行为的责任。

通过全员参与,可以提升公众对健康的认知和参与度。

4. 生态卫生是健康促进的重要方面,强调以人为本,追求生态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这包括创建健康城市、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健康食品等措施,以营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环境。

5. 多元化方法在健康促进中至关重要,需要采用多种宣传和教育方式,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可以是通过海报、电视广告、社交媒体、在线健康资讯等多种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健康促进。

6. 健康促进应基于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

运用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数据分析、行为探索,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健康政策和措施。

7. 健康促进是一个长期、综合和复杂的过程,要求全民参与,并依据科学实践。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采取生态卫生方法,多元化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行为,从而提升国家整体健康水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