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健康的重要性
身心健康是一个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
如果没有健康的生理,就不能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甚至还会为一些疾病困扰,根本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
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会经常处于焦虑、郁闷、孤僻、自卑、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
同样不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和发展。
所以,协调好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就是科学把握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观的基本前提。
长期上夜班的人,只要保持常年白天睡觉习惯,并且达到7小时睡眠要求,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正常生活规律。
并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有利于消化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新鲜水果,还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保障睡眠也很重要,在白天补觉的时候,尽量创造安静、黑暗的环境,如果有不适应或者失眠的情况,应该及早治疗。
同时,要保证定期到医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先导。
健康教育是能否实现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的关键,健康教育在实现所有健康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当今发达国家和中国的疾病谱、死亡谱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主要死因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冠心病、肿瘤、中风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主要死因。
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这些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这是医药所不能解决的,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方式有益于减低危险因素,预防各种“生活方式病”。
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大众传播和个体传播与群体传播。
大众传播应用视听教育手段,通过报刊,组织收听收看无线电、有线广播、电视台的卫生节目,或录像、电影等对群众中存在的影响人群健康问题,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是传播卫生知识的极好形式。
个体传播与群体传播对个体或特定人群,应用口头、文字、视听等方式,通过健康咨询、讲授示教、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有何重要意义:使患者与家属及社区居民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社会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患高血压的病人,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避免发生高血压病急性合并症(如高血压脑出血)。
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调整用药种类及药量。
高血压病人教育的对象有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主要对他们宣传当前高血压病惊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以及可防治性,突出宣传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等。
高危人群是重点: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很好地教育他们,充分掌握高血压病的防治常识,教会他们自己监测血压或一定要定期到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压。
饮食上注意少盐多醋,少糖多果,戒烟限酒,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饮食以高蛋白、低热量、多纤维为主。
加强有氧运动,每天最少做有氧运动两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很好地控制体重,减少心脑肾负担。
同时还应多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如洋葱、大蒜、木耳、芹菜、萝卜、海带等食品。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特征,伴有头晕头疼等症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功能。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模式的现代化,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不断加快和社会的老龄化等社会因素,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步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全球高血压病人已经超过6亿人。
是继肿瘤之后的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高血压病在所有国家中已经成为一个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公共性问题。
在我们服务的社区共有居民2515户,人口6557人,60岁以老年人1191人,高血压病人111人,患病率为7.87%,居疾病谱的首位。
因此,在我们工作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和实施高血压病防治计划,逐步做到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已经是社区卫生工作的首要问题。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一级预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治疗,预防其病情加重或发生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
早期正规治疗高血压,减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三级预防是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治疗。
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抢救,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预防服务的概述
(一)临床预防服务概念 1.临床预防服务(clinical preventive service)定义 是指由医务人员在临床场所(包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在家庭和社区场所)对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临床预防服务主要针对个体的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服务提供者是临床医生。
2.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定义 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健康管理既针对个体,也针对群体;服务提供者主要是健康管理师。
3.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1)求医者的健康咨询:通过收集求医者的健康危险因素,与求医者共同制订改变不健康行为的计划,督促求医者执行干预计划等,促使他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2)健康筛检:指运用快速、简、便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以及危险因素监测与评估等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未被识别的患者或有健康缺陷的人。
(3)免疫接种:是指将抗原或抗体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特异性抵抗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发生。
(4)化学预防:指对无症状者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某些疾病的发生。
4.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 临床医务人员占整个卫生队伍的多数,且大约78%的人每年至少要去看一次医务人员,平均一年三次。
医务人员以其特殊的方式与患者直接接触,通过实现个体健康危险性的量化评估,获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干预策略,能有效地调动个人改善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建议也有较大的依从性;医务人员可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行为改变的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保健的建议,有利于管理个人的健康状况,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5.实施临床预防服务的原则 ①重视危险因素的收集②医患双方共同决策。
③以健康咨询与教育为先导;④合理选择健康筛检的内容⑤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临床预防服务。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估 1.健康危险因素评估的概念 健康危险因素评估(health risk assessment)是指从个体或群体健康信息咨询或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健康危险因素收集 危险因素是指机体内外存在的使疾病发生和死亡增加的诱发因素。
如不良的行为(如吸烟)、疾病家族史、暴露于不良的环境以及有关的职业、血压、血清胆固醇浓度过高、超重、心电图异常、过去病史等。
健康危险因素收集就是收集这些危险因素的过程。
由于至少有几百种健康危险因素可以增加个体未来患病的危险性,因此,应根据下面的原则来确定收集危险因素的优先次序:①危险因素导致的特定疾病的严重性;②危险因素是否有普遍性;③危险因素的危险程度;④某危险因素能否被准确地检测;⑤有无证据表明采取于预措施后可促进健康;⑥上述诸方面与其它优先的健康问题相比如何。
3.危险度评估 是根据所收集到健康危险因素,对个人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和(或)死亡危险性可能性的量化估计。
危险因素评估是阐明一系列健康问题必不可少的起点。
在临床预防服务中,大多数被服务对象还没有发生特定的疾病。
要求医务人员具备将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未来可能发生的主要健康问题联系起来的思维模式。
(三)健康维护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1.健康维护计烟概念 健康维护计划(health maintenance schedule)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具体的危险因素等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做什么、间隔多久、何时做等。
2.健康维护计划制定的原则 ①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找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②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资源的可用性和实施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具体的干预措施;③计划的制定应与患者共同商量确定④制定行为改变的目标要切实可行,应该从小而简单开始;⑤确定筛检频率的二个因素是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疾病的进展,丽不是疾病发生的危险度。
3.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首先是建立健康维护流程表,在此基础上,为了有效地纠正某些高危人群的行为危险因素,还需与患者共同制定另外一份某项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行动计划。
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资料。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健康维护的随访,跟踪患者执行计划的情况以及感受和要求,以便及时发现曾被忽视的问题。
健康促进和促进健康的关系
健康促进和促进健康的关系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是健康促进要以健康教育为先导。
健康促进是指健康教育以及能促使行为与环境改变的政策、 法 规、组织的结合体,是影响、教育人们健康的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