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高中物理课堂的信息技术应用在哪些方面
高中物理课堂的信息技术应用: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注重教、学双方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实施新课程理念、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必须。
1、多媒体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运用2、网络在物理课堂实验复习教学的运用。
3、数字化信息系统实验室(DISLab)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运用,实践中得出了信息技术发挥优势的有效途径、使用的一般原则及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进一步地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希望本研究的结果对促进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改革,提高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质量一定的促进作用。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设施设备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的设施设备介绍如下:1. 动物、微生物实验室 - 建立时间:2008年 - 设备价值:60万元 - 面积:60平方米 - 容纳人数:30名学生 - 主要仪器:生物显微镜、自动控制发酵罐、台式恒温振荡器、生化培养箱、蒸汽消毒器、干燥箱、超净工作台、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等 - 功能:承担部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支持学生第二课堂、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2. 物理数字化实验室 - 特色:以传感器为主要仪器,体现学校“有层次,无淘汰”教育理念 - 配备:威尼尔系列传感器,包括双范围力传感器、表面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相差电压传感器、光闸等 - 功能:帮助学生进行精密实验探究,打造精细物理课堂,支持学生物理学习与创新。
3. 生化测量实验室 - 设备:气相色谱分析仪、COD测定仪、BOD测定仪、水质分析仪、精密电子天平、数字式测温仪、数银轿字式pH计、导电仪、色差计、紫外光谱仪、浊度计等 - 功能:可进行分子质量测定、分子结构鉴定、卤素检测、醋酸含量测定等实验,扩展至水质、空气质量、食品安全检测创新研究。
4. 微生物实验室 - 设备:发酵罐、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CO2培养箱、厌氧培养箱、PCR仪、核酸/蛋白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数码显微镜、低温冰箱、全温振荡器、冷冻高速离心机、电泳仪等 - 功能:进行微生物培养、代谢产物生产与分离、微生物指标检测、动物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DNA提取鉴定、DNA分子杂交、疾病诊断、转基因食品检测等。
5. 数理实验室 - 结构:传感器 + 数据采集器 + 计算机 - 功能:实时采集多物理量数据,高精度分析,支持力、热、声、光、电等多学科实验,增强学生实践体验,拓展探究能力,激发探究欲望,提供科技创新实验平台。
通过这些实验室的现代化设备,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验学习环境,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效率和精确性,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字化实验是不是虚拟实验
数字化实验是虚拟实验。
数字化实验操作由实验器材、实验传感器、数字采集器、电脑、显示屏五个部分组成,其中,实验仪器是物理实验操作所必备的器械;传感器用来采集物理学的光、热、力等非电学信号;数据采集器是连接传感器和计算机设备的信号转换设备;计算机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设备。
数字化实验在应用计算机、传感器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升物理实验的精准性。
由于无需现实设备实验,故数字化实验又属于虚拟实验。
高中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对照:
1、信息的获取和变换功能。
数字化实验获得的信息密度大、速度快、灵敏度高、受外界环境干扰小、计量单位能够随意变换。
传统物理实验仪器获取信息的灵敏度和密度较低,且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大。
2、信息运算和保存功能。
数字化实验具备较强的信息运算和管理功能,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实时的保存连续信息。
传统物理实验仪器则是以人力计算为主要形式,且只能对简单的“点”信号进行记录和存储。
3、信息的显示和操作功能。
数字化实验系统信息显示具有表格、图像、数值等多种呈现形式,显示功能强大,记录便利、完整。
传统实验仪器则是一种模拟显示方式,操作动作较慢,在使用的时候具有滞后性和不完整的缺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