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Reality解读 微软Mixed

admin 2024-11-15 54 0

本文目录导航:

微软Mixed Reality解读(一)

这是第16次的白日梦 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时间原因所有内容会分成三篇展开(这是第一篇): 1 整个系统的理念解读 2 交互能力解读 3 非官方的设计实操 好了,开始正文░什么是MR ░ 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指的是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的结果。

虽然早在1994年,Paul Milgram 和 Fumio Kishino在论文中就提出了混合现实的概念,但直到最近,随着计算机视觉、图形处理能力、显示技术和输入系统的进步,MR才变为可能。

传感器通过将环境参数传输给电脑,而全息显示技术又可以将电脑的数字物体投射显示在现实世界中,这样,人、现实环境、数字世界三者就能融合并呈现在同一感知域,从而达到如下图这样虚拟物体与环境叠加的效果,这就是MR。

░ 混合现实的范围 ░ 在这一部分,微软主要讲了它的MR系统能够覆盖的混合现实的范围。

首先,微软提出了混合现实光谱(mixed reality spectrum)的概念,如下图: 光谱的两端分别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在光谱靠近物理世界的一小段对应的是增强现实(AR),而靠近数字世界的一小段是虚拟现实(VR),中间的大部分对应MR,而微软的Windows10系统布局的MR系统就是主要针这部分体验的。

下面我们来看下微软的具体做法。

░硬件布局 ░ 有两类主要设备来支撑Windows的混合现实: 1全息设备(Holographic devices)。

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将数字内容放置在真实场景中,就像它们真的在那一样。

2沉浸式虚拟现实设备(Immersive devices)。

他们的特点是创造一种“存在感”——隐藏物理世界并用数字体验代替它。

这两类设备在混合现实光谱上的对应的区域如下图所示:░当前MR设备体验的天花板 ░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微软虽然定义了混合现实的光谱,但在设计指导中也坦诚当前的设备还不能覆盖整个“光谱”区域,而只是覆盖了一小部分,如下图: 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开始构思我们的app时,并不是要将体验涵盖尽可能多的光谱范围,而是要聚焦在光谱上的一个点,考虑我们是要给用户更为真实的体验还是虚拟的体验,从而选取对应的硬件设备。

靠近光谱左边(物理世界):界面始终呈现在现实环境中,用户的感受应该是他们始终没有脱离现实世界。

如下图: 靠近光谱中间(混合现实):完美地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融合的体验,就像电影《勇敢者的游戏》中呈现的体验一样,既现实又科幻,而且整个体验都很真实。

靠近光谱右边(数字世界):用户体验一个完全数字化的世界,对周围的物理世界完全没有感知。

如下图,用户直接置身于火星表面,所有的体验被虚拟空间代替,无法感知身处的现实空间。

这样说可能会有点不直观,微软将自己目前实现的一些能力对应到了体验光谱上以便让我们更好的理解MR。

最右边的AR部分的代表为pokemon go,单纯将数字模型放置在环境视频上。

Skype on Microsoft HoloLens:这是一个可以通过hololens,在物理空间进行绘图的功能,由于绘制的数字图形仍然不受物理环境的影响,所以还是很靠近左端。

FragmentsandRoboRaid:通过这个功能,用户可以利用现实世界的一些平面,如墙、地板、家具等,将数字图形渲染到这些平面上。

虽然它对应的体验已经右移了许多,但用户还是能感受到真实世界的存在。

HoloTour on Microsoft HoloLens &on immersive devices:通过头显上inside-out的定位技术,用户可以在混合现实环境或虚拟环境中进行行走以增加沉浸感。

360° videos:(当前最多的虚拟现实资源,就不费口舌了)░微软拿这个系统要干啥 ░ 看了上面这么多能力展示,可能各位和我一样,最大的疑问是:我们要用他干什么?有什么样的场景可以最大呈现这套系统的价值?为此,微软做了一系列宣传片和展示应用来呈现他所描绘的使用场景,篇幅有限,我们拿一个相对完整的进行分析。

░1相比娱乐,更侧重效率工具场景 ░ 就像当年市面上所有pad都主打娱乐时,微软却推出了主打移动办公的surface一样,如今,后入场VR的微软也将宝押在了工具场景。

如果上面的短片还不能说明问题,看看微软官方给出的使用场景:工业设计师用hololens辅助建模、建筑设计师通过hololens观察建筑模型的不同立面、外科手术的MR辅助指导、各种基于MR的教学,当然还有上面视频中的多人远程协作设计。

教育 医疗 制造业 设计 虽然个人不是很看好这个切入方向,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微软的MR系统的首批用户中,垂直领域的专业用户占比一定会很高,所以想要在此跑马圈地的开发者,针对垂直领域的B端解决方案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2 联通不同硬件终端的使用者 ░ 下面是hololens之父Alex kipman在2017微软开发者大会上演讲中描述的场景。

A和B两人在同一现实空间中进行设计。

他们通过hololens联系到其他没有出席的设计同事。

同事C通过VR设备(目测是Xbox连接vive)接入。

同事D通过PC接入。

这样,通过不同的硬件设备,四个人可以在一个共同的虚拟空间进行远程协作。

我们可以看到,微软这是为了将他零散的硬件生态进行打通而下的一盘大棋。

不同价位的硬件设备都可以接入到同一系统,大大降低了用户接入门槛,也延伸出许多值得想象的场景。

比如说虚拟直播,主播可以通过PC创建房间,观众可以选择从智能手机到hololens不同级别的硬件接入,真正呈现观众和表演者共处一室的效果。

所以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不妨多考虑下不同硬件终端的使用场景,以及多种设备间联动所创造出的新的使用方式。

以上就是第一篇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什么是MR以及微软做MR系统的聚焦点两部分进行了展开。

在下一篇中,我将会详细介绍一下这套系统的交互能力及特点,敬请期待。

最后得瑟下新做的分割线,呼哈哈

一 Reality解读 微软Mixed

数字孪生是什么

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在虚拟空间中的精确数字化映射,它实现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紧密融合与交互。

数字孪生的核心在于其高度逼真的模拟与仿真能力。

通过收集物理实体的各类数据,如结构、性能、运行状况等,数字孪生能够在数字世界中构建一个与真实物体相对应的虚拟模型。

这个模型不仅精准反映实体的当前状态,还能预测其未来的变化。

例如,在制造业中,数字孪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模拟。

通过数字孪生,工程师可以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准确预测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性能,从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优化。

数字孪生的另一大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能力。

虚拟模型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洞察和决策依据。

例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模拟不同交通流量下的城市交通状况,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交通管理策略。

此外,在医疗领域,数字孪生也被用于构建患者的虚拟生理模型,以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数字孪生技术以其独特的模拟仿真与数据分析能力,正在推动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变革。

它不仅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帮助企业实现更加高效和精准的运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孪生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孪生技术有望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边界,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无论是在工业制造、城市管理,还是在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等领域,数字孪生都将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和社会价值。

什么是打通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连接的关键环节

而5G则是将这两个世界打通和连接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

周伯文从技术融合创新的角度阐述了5G与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关系以及带来的价值。

他表示,5G的本质就是打通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新基建中有关于城际高铁、充电桩等物理世界的投资,也有更多关于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设施。

其中,前者是在物理世界进行效率的进一步优化,后者是通过数字孪生世界智能化改造,而5G则是将这两个世界打通和连接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