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简述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
【答案】:(1)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体现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人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
该原则认为人类各代都处在同一生存空间,他们对这一生存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拥有同等享用权。
因此,可持续发展把消除贫困作为重要问题提了出来,要对其予以优先解决,要给各国、各地区的人以及世代人以平等的发展权。
(2)持续性原则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
主要限制因素包括人口数量、环境、自然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
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
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3)共同性原则各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虽然不同,但应遵循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相同的,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决定各国必须联合起来认知我们的家园。
可持续发展所讨论的问题是关乎全人类的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
虽然国情不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也不是唯一的,但是各国应遵循的共同性原则、持续性原则是相同的,各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适当调整其国内和国际政策。
只有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从而将人类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资源利用由“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的线性模式向“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转变。
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主要理念是:
1、资源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鼓励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回收/再利用和再生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2、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循环经济倡导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考虑其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分发/使用和废弃的各个环节。
通过促进可再制造/维修和回收等实践,延长产品寿命和价值。
3、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
循环经济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技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通过减少废物和排放物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4、支持创新和循环产业:
循环经济鼓励创新技术和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这包括开发新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建立循环供应链,培养循环经济相关的企业和就业机会等。
可持续发展的五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包括五个关键方面:1. 经济可持续发展,旨在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破坏,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 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构建一个公平、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文明健康的生活。
3. 环境可持续发展,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维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4. 文化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创造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
5. 制度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政策和法律体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这五个方面相互关联,需要在实践中综合考虑,以推动社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