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区别)

admin 2024-11-17 58 0

本文目录导航: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创新型中小企业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较强创新 能力和发展潜力,是优质中小企业的基础力量;专精特新中小 企业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 益好,是优质中小企业的中坚力量;创新型企业申报条件:一、公告条件评价得分达到60分以上(其中创新能力指标得分不低于20分、成长性指标及专业化指标得分均不低于15分),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一)近三年内获得过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

(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荣誉(均为有效期内)。

(三)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以上研发机构。

(四)近三年新增股权融资总额(合格机构投资者的实缴额)500 万元以上。

二、评价指标包括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六个指标,评价结果依分值计算,满分为 100 分。

(一)创新能力指标(满分 40 分) 专利1.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的有效知识产权数量(满分 20分)A.I类高价值知识产权 1 项以上(20 分)B.自主研发的I类知识产权 1 项以上(15 分)C.I类知识产权 1 项以上(10 分)类知识产权 1 项以上(5 分)E.无(0 分)2.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满分 20分)A.5%以上(20 分)B.3%-5%(15 分)C.2%-3%(10 分)D.1%-2%(5 分)E.1%以下(0 分)(二)成长性指标(满分 30 分)3.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满分 20 分)A.15%以上(20 分)B.10%-15%(15 分)C.5%-10%(10 分)D.0%-5%(5 分)E.0%以下(0 分)4.上年度资产负债率(满分 10 分)A.55%以下(10 分)B.55%-75%(5 分)C.75%以上(0 分)(三)专业化指标(满分 30 分)5.主导产品所属领域情况(满分 10 分)A.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10 分)B.属于其他领域(5 分)6.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满分20 分)A.70%以上(20 分)B.60%-70%(15 分)C.55%-60%(10 分)D.50%-55%(5 分)E.50%以下(0 分)

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有哪些 (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的区别)

2022年河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公布 43家河南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

已认定为河南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其他国家级或省级创新平台一年以上,且处于有效期内。

拥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数量不少于300人(如果被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认定为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则需不少于200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元,资产总额达到4000万元以上,并且每年都有新产品销售收入。

全面满足河南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方案》(豫科〔2021〕118号)中的“四有”标准,即有稳定的高素质研发团队(需要提供技术带头人及主要技术创新人员为申报单位人员的证明),有持续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高校、科研院所(包括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保持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共同实施的横向合作项目或共同参与的纵向项目。

企业的自评得分需在100分以上(扣除加分扣分项后,自评得分需达到80分以上)。

企业需按要求定期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快报。

技术创新中心认定条件

技术创新中心是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专业技术人才、实施技术扩散与服务,打造企业创新生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每年申报认定一次、每三年组织复核一次,有效期5年。

一、技术创新中心认定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或专有技术。

3、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

4、申报机构已经具备组织和承担科技创新项目的能力。

5、具有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经验。

6、可以提供必要的场地、人员、经费、仪器设备支持。

7、创新能力强的研发团队,固定人员不少于20人。

8、具有满足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发展需要的科研办公场所、科研仪器设备。

9、依托单位为企业的,应建有相对独立研发机构,上一年销售收入应在5000万元以上,且上年度科技经费投入不少于200万元。

10、依托单位是其他法人单位的,须与省内2家以上企业联合共建。

11、联合共建技术创新中心的,依托单位自身的科研条件、研发人员、科研项目、科技成果必须占到60%以上。

二、技术创新中心认定政策措施

1、择优支持其牵头组织承担省级科技任务,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2、优先支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场景等创新平台。

3、支持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转让方式吸纳科技成果,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补助。

4、对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申报院士工作站和院士合作重点单位的企业,予以优先立项支持。

5、对以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引进“高精尖缺”国际人才的“引才引智”和“海外工程师”专项,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支持。

6、在符合子基金投资要求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投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成果熟化转化项目。

总结

技术创新中心认定后绩效评估连续两次不合格的、严重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材料和不真实数据的、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境事故的、出现违法或科研失信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依托单位停产、破产,不能保障技术创新中心正常运行的会撤销技术创新中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