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远程桌面协议概念
远程桌面协议(RDP),即Multiprotocol, 是一个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到运行微软终端服务的远程计算机的通信标准。
本地计算机(用户端)通常运行特定的软件,如Windows(包括Windows NT 4.0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Vista或Windows Server 2008)或其它操作系统如Linux、FreeBSD和MacOSX,来实现与服务端(远程计算机)的互动。
服务端通常监听TCP端口3389,以接收来自用户端的数据请求。
最初的版本,版本4.0,随着Windows NT 4.0 Server的终端服务一同推出。
而版本5.0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得到了增强,增加了打印功能和网络带宽管理等特性。
版本5.1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中引入了24位颜色显示和声音支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版本5.2,由Windows Server 2003提供,引入了consolemodeconnections、sessiondirectory等新功能,以及对用户端资源的引用。
对于移动设备,Windows CE 5.0和6.0也包含了相应的用户端组件,尽管它们不提供服务端功能。
最新的版本6.0,要求至少运行Windows Vista或Windows Server 2008,带来了显著的改进,如支持从远程执行单个应用程序而非整个桌面,以及32位颜色显示等高级特性,这极大地扩展了远程桌面的使用灵活性。
远程登录基于什么协议
远程登录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是Internet远程登陆服务的标准协议和主要方式。
它为用户提供了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远程主机工作的能力。
在终端使用者的电脑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连接到服务器。
终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输入命令,这些命令会在服务器上运行,就像直接在服务器的控制台上输入一样。
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服务器。
要开始一个telnet会话,必须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服务器。
Telnet是常用的远程控制Web服务器的方法。
远程桌面协议优点
远程桌面协议(RDP)具有显著的兼容性优势,支持广泛的平台。
无论是Windows、Mac还是许多Linux系统,如Ubuntu和CentOS,都内置或提供了RDP客户端,方便用户在不同操作系统上无缝访问远程桌面。
对于网络环境的要求,RDP表现出强大的适应性。
即使在网络条件有限,如56K拨号连接,用户依然能体验到相对流畅的体验。
它能够实现实时的视频流传输,即使在较低带宽下,也能稳定地提供每秒五到六个画面的更新,确保远程工作的效率和便利性。
这种协议的设计使得用户无需过于关注网络条件,无论身处何处,只要有可用的网络连接,就能方便快捷地操作远程计算机,提升了远程办公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