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_和打滑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破坏和打滑。
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弹性变形和拉力差(有效拉力)所引起的滑动,是不可以避免的。
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利用调解中心距,增加张紧装置,减载的方式避免的。
打滑虽说可以让传动失效,倒也保护了带传动其它零部件不受损害~
传动带是弹性体,受拉后会产生弹性变形,由于紧边和松边拉力不同,因而弹性变形也不同。
如图 7-12 ,当紧边在 a 点绕上主动轮时,其所受的拉力为 F 1 ,此时带的线速度 v 和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v 1 相等。
在主动轮,带由 a 点向 b 运动过程中,带的拉力由 F 1 减小为 F 2 ,其弹性伸长量也由δ 1 减小为δ 2 ,这说明带在绕过带轮的过程中,
带相对于轮面向后收缩了( δ 1 - δ 2 ),带与带轮轮面间出现局部相对滑动,导致带的速度逐步小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
同样,在从动轮,当带由 c 点向 d 点运动过程时,拉力逐渐增加,带逐渐被拉长,沿轮面产生向前的相对滑动,使带的速度 v 逐渐大于从动轮的圆周速度 v 2 。
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主要有2种:1、打滑:一般当传递的力大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的总和的极限时,会发生过载打滑,传动失效。
2、疲劳破坏:传动带在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发生裂纹,脱层,松散,直至断裂。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主要是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包括打滑、疲劳破坏以及工作面磨损。
1. 打滑现象发生于工作外载荷超出带传动的最大有效拉力时,导致带与小带轮在整个工作面发生相对滑动,无法传递运动和拉力,从而引起传动打滑失效。
2. 疲劳破坏是在远低于材料强度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破坏的现象。
由于任何材料都可能遭受疲劳破坏,因此在设计零部件和工程结构时,必须考虑材料在遭受疲劳破坏前的时限,以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
3. 工作面磨损是由于带的弹性滑动和打滑,使得带与带轮之间存在相对滑动,从而导致带的工作面磨损。
带传动的优点和缺点如下:优点:1. 结构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2. 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起到过载保护作用,避免损坏其他零件;3. 运行平稳,噪音和振动小,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适用于大的轴间距和多轴间的动力传递。
缺点:1. 由于依赖摩擦力传动且存在弹性滑动,带与带轮之间无法保证准确的传动比;2. 传动过程中存在弹性滑动,导致部分功率损失,传动效率较低;3. 使用寿命相对较短;4. 与啮合传动相比,张紧力和轴上压力较大,容易导致轴受损;5. 不适宜于高温、易燃、易爆、油污等场所使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百科-带传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