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三元催化一打火就400多度
一般情况下三元催化器的起燃温度在250℃到350℃,正常工作时温度一般在400℃到800℃。
当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时内涂层的催化剂就会烧结和坏死,同时也容易发生车辆自燃事故。
三元催化清洗剂管用吗?
加油箱内添加汽车三元催化清洗剂是否有效?三元催化转化器上的清洁只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
在常温下,三元催化转化器无法催化反应,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具备氧化或还原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为250℃至350℃,正常工作温度为400℃至800℃。
因此,仅仅添加三元催化清洗剂是没有效果的。
对于三元催化转化器,必须经常进行清洗。
燃油中含有硫、磷等有害物质,燃烧后会在氧传感器表面和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形成化学络合物。
此外,由于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或者长期行驶在拥堵路面,发动机常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会在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转化器内部产生积炭。
三元催化清洗剂的作用是提高三元催化转化器的氧化还原效率,降低废气排放量,保持三元催化转化器的通畅,减少排气压力,提升发动机功率,降低燃油消耗,延长三元催化转化器的使用寿命。
每辆车都有三元催化器吗?
并非所有车辆都装配有三元催化器。
早期生产的达不到国二排放标准的车辆并不配备该装置。
三元催化器是一种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的机外净化设备,它能将汽车尾气中的CO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以下是三元催化器失效的原因: 1. 温度过高:三元催化转化器在常温下不具备催化能力,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表现出氧化或还原能力。
通常催化转化器的起燃温度在250—350摄氏度,正常工作温度一般在400—800摄氏度。
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温度越高,氧化效果越好。
当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时,催化剂会烧结坏死,同时极易引发车辆自燃事故。
因此,需要注意控制引起排气温度升高的各种因素,如点火时间过迟、点火顺序混乱或断火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未燃烧的混合气进入催化反应器,造成排气温度过高,影响催化转化器的效能。
2. 慢性中毒:催化剂对硫、铅、磷、锌等元素非常敏感。
硫和铅来自汽油,磷和锌来自润滑油。
这些元素在燃烧后会生成氧化物颗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导致催化剂无法与废气接触,失去催化作用,即中毒现象。
3. 表面积碳:当汽车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时,三元催化器无法启动。
发动机排放的炭烟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导致无法与CO和HC接触。
长期下来,炭烟会堵塞载体的孔隙,影响其转化效能。
4. 排气恶化:催化转化器对污染物的转化能力有一定限度。
如果排放的废气污染物浓度和总量过大,例如混合气偏浓,就会影响催化器的催化转化能力,降低其转化效率。
此外,废气中有大量HC和CO进入催化反应器后,会在其中产生过度的氧化反应,这会导致催化反应器温度过高,进而损坏催化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