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叠加态 何为纠缠态? (什么是叠加态)

admin 2024-11-30 40 0

本文目录导航:

何为叠加态,何为纠缠态?

深入理解量子世界的神秘奥秘:叠加态与纠缠态在探索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中,叠加态和纠缠态无疑是两个核心概念。

它们是量子系统中独特的现象,为我们揭示了超越经典物理的奇妙特性。

让我们通过实例来直观地解读这两个概念。

叠加态:微观世界的多彩拼图想象一个两能级系统,其量子态可以用一个态矢量来描述。

例如,precode|ψ= cos(θ/2)|0+ sin(θ/2)|1code/pre这个态矢量的特性在于,当我们对它进行能量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并非单一确定的值,而是能级0和1的概率分布,正如光电子能谱所展现的那样。

这种不确定性是叠加态的直观体现,它描绘了量子系统同时存在于多个可能性中的奇妙景象。

纠缠态:神秘的量子纠缠现象相比之下,纠缠态是多粒子系统中的独特现象,至少需要两个粒子或两个子系统共同构成。

以真空Rabi振动为例,虽然初始状态下是不纠缠的直积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经历量子纠缠的转变,呈现出动态的纠缠与非纠缠状态交替。

precode|ψ(t)= cos(Ωt)|0A|0B + sin(Ωt)|1A|1B/code/pre纠缠态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其纯度可以通过Schmidt正交化分解来衡量,即当系统态矢的分解中包含多个非零的系数,系统即被判定为纠缠态。

例如,非纠缠的纯态可以通过与另一个系统的叠加来“纯洁化”为纠缠态,显示了混合态与纠缠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纠缠熵:揭示混合态的纠缠程度纠缠熵是衡量纠缠态混合程度的重要工具。

对于特定系统,纠缠熵可以随着时间变化,从零(直积态)增长到最大值,这标志着系统纠缠程度的增强。

例如,真空Rabi振动的2-Renyi熵可以直观反映纠缠的大小,尽管它与纯洁度(即Renyi熵)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测量纠缠大小时是相关的。

总的来说,叠加态和纠缠态是量子世界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它们揭示了微观世界中超越直观的奇妙特性。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量子力学的奥秘,感受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微观世界。

何为叠加态 何为纠缠态? (什么是叠加态)

量子叠加态是什么意思

量子叠加态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量子态的组合。

这种状态是通过将不同的量子态以一定的系数进行线性组合形成的。

在量子叠加态中,这些量子态的比例可以是任意的,从而允许量子系统同时展现出多种可能的状态特征。

【科普】量子计算通识-4-量子位

经典比特位Classic bit,简称cbit。

经典位只有0或1两种状态。

无论我们使用什么含义,0或1,真或假,开或关,阴或阳...即使我们前几篇文章中使用的向量(1,0)(0,1),也都是经典位,因为它只有两种状态,没有半阴半阳状态。

量子位Quantum bit,简称qbit。 量子位只能用二元向量的形式表示,它的定义如下:

从这里可以看出,a和b都是0到1或0到-1之间的数字。下面是几个较为常见的量子位:

经典位是量子位的一种特殊情况 。

在我们熟悉的宏观现实中,只能把足球踢入一个球门,即使对面有两个球门,我们起脚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球只能飞往其中一个。

而在双缝实验中,我们向两条缝发出一个光子,但无法知道它将要飞往哪一条缝,实际上它会像水波一样同时穿过两条缝隙并产生自我干涉。

除非我们在缝隙处安装检测装置进行观测,但结果是在某条缝隙上要么观测到光子通过,要么观测不到,而不可能观测到半个光子通过。

我们的观测行为导致不确定性的光子变为确定性,把可能左可能右变为确定通过某一条特定缝隙。

如果我们把两条缝隙视为0或1,那么在测量之前就是不确定的,有50%可能穿过左边缝隙,也有50%可能穿过右边缝隙,这种状态我们就说它处于 叠加态Superposition 。

我们的测量导致叠加态的不确定性变为确定的现实,这个过程叫做 量子坍缩Collapse ,就是变为0或1的确定现实。

测量将导致量子坍塌,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 对于量子比特来说就是求每项的平方值:

这里的表示它有多大可能性(Probability)是0,或者说有多大可能穿过左边的缝隙;同样表示它有多大可能性是1,或者说有多大可能性穿过右边的缝隙。

一定是1,仍然遵循量子位qbit的定义,从概率上我们也能解释,那就是所有可能之和一定是100%,不管有多大概率穿过左边或者右边,概率之和一定是100%,不可能有其他情况。

简单记忆就是,上面一项的平方表示0的可能性,下面一项的平方表示1的可能性。因为(0,1)有即100%的可能性是1,0%的可能性是0,所以(0,1)是确定的1,而(1,0)是确定的0: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向量表示的经典比特也是一种特殊的量子比特。

在量子计算中,更多情况的量子比特测量之后并不能确定成为0或1,而是仍然处于概率性的纠缠状态,比如:

这表示仍然有50%的概率是0,50%的概率是1,仍然是不确定性的,对于一个均匀硬币来说,这里面没有包含有效的信息。但下面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它表明了这是一个作弊的硬币:

多比特的定义仍然遵循张量积Tensor Product算法: 注意,仍然满足各项平方和是1的规则,即:

这就好像我们向双缝发射了两个光子,那么它们穿过双缝就有四种可能情况,【左左,左右,右左,右右】,而最终这四种情况的可能性之和一定是100%。例如:

所以它有25%可能坍塌到|00>,也有25%可能坍塌到|01>,也有25%可能坍塌到|10>,也有25%可能坍塌到|11>。

在现实中,能否在不进行测量的前提下对量子进行操作?答案是肯定的。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一些透镜或者仪器对飞行中处于纠缠态的量子进行操作,而且操作之后量子仍然处于纠缠态。

这其实是量子计算机的科学实验基础。

在量子计算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矩阵数学算法对纠缠态的量子比特进行计算,比如前两篇文章介绍过的各项翻转或CNOT门操作。

这和现实中科学家所做的实验是一致的。

实际上有很多量子计算的重要操作都是在叠加态状态下进行的,我们只在最后一步的时候才会进行求平方的测量操作,以尝试获取坍塌后的确定值。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