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比亚迪、上汽齐推电动车新政 行业一潭死水局面或破
推电动车金融计划,上汽首款电动车型亮相,电池一致性仍是难题,前路坎坷一石激起千层浪。
来自麦肯锡的一份数据显示,在2009年1月到2012年6月的42个月期间,中国共销售汽车4800万辆,而电动车仅售出7834台。
面对一潭死水的电动车市场,先行者比亚迪决定”投石问路”。
比亚迪用的”石头”是金融。
其于11月4日公布的电动车商业化运营计划中,首次引进了国开行的支持,推广零元购车、零成本、零排放”的电动车金融方案。
而上汽则用首款车型来交卷,瞄准了城市内对整体交通里程要求不高的都市男女。
目前在国内电动汽车领域,纯电动车型的推广依旧以政府主导。
虽然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目录的企业不在少数,但市场却对其反应平平。
这其中既有基础配套薄弱的原因,却也证明了依靠财政的模式并不可持续,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已成为中国电动车产业化破题的关键所在。
模式创新对于这两年的汽车行业来说,电动汽车可谓十足热点,不仅政策层面刺激政策频出,众车企也投入了动辄上亿元的资金进行开发和生产,不过,现实却并不乐观。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接受作者采访时直言,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车企并没有搞清楚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车企没有搞清楚电动车是卖给谁的,好多都是根据国家项目来决定产品,难有市场。
”为此,通讯行业的”零元购机”的理念便成为了比亚迪的灵感来源之一。
据比亚迪官方介绍,在国开行的支持下,未来比亚迪将通过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和买方信贷的方式来推广比亚迪旗下的纯电动车,使客户可以不用一次性承担购车资金压力,而是采用”零首付+分期付款的模式购车,并将前期用户锁定为出租车公司及公交集团。
而上汽则把自己的电动车市场定义在了中国私车市场在内的巨大消费群体。
据上海汽车副总经理蒋峻介绍,目前荣威E50的定位是家庭的第二辆车,匀速测试工况下续航里程能达到180km,这是因为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整个乘用车使用地点70%在城市,城市里面70%的乘用车每天都是在城市工况下运作,有85%的轿车使用里程在50公里以下,过分要求很长的续驶里程没有意义。
前路荆棘蒋峻表示,未来上汽会考虑在条件成熟时将荣威E50纳入到上汽乘用车的销售网络中,与传统燃油车共同销售。
这个模式能成功么?电动车行业专家谢子聪表示,中国电动车商业化模式需要完成三个步骤:确定商业模式、制定技术路线和标准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试运行。
而这其中可操作性的主要特征便是参与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都是可以赚到钱的。
以比亚迪的”零元购车”方案为例,分期月供的方式虽然免去了出租车运营公司的一次性巨额支出,但实际上享受到电动车节省油费利益的却是出租车司机,而无论开什么车,出租车司机上交给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也都是一致的。
对于出租车公司来说,电动出租车带给其的金钱利益有限,只有出租车司机才是电动车真正的受益者。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电动车采购主体的出租车公司在本质上并没有购买比亚迪电动车的强烈动力。
这也就给比亚迪”零元购车”的金融方案增加了实施难度。
此外,谢子聪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电动车商业模式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参与这个商业活动的所有技术、设备、产品一定是可用的、可靠的、安全的”。
而这一点也是业界对电动车争议较大的问题。
”主要是电池一致性是否得到了解决。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称,”目前,所有的电动车都还没有完全实现量产,所以电池的安全性还不能说完全得到了验证。
”
为梦想窒息:资本为何青睐造车新势力?
“9万9!”
“9万9!”
12月28日,小米汽车正式发布。
小米汽车的发布再次引起了大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关注。
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的香饽饽。
这种香饽饽的热度,不仅体现在“蔚小理”这类新能源乘用车上,也延伸到了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比如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前晨汽车、金琥新能源汽车、德力新能源,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等。
前晨汽车成立仅3年多时间,已获得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认可与支持。
历史股东包括一众头部美元基金及双币基金,包括:光速光合,创世伙伴CCV,蔚来资本,Axiom启元资本,Washington University 大学基金,及产业投资者货拉拉等。
德力新能源在2023年10月完成7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背后的资本有桉树资本、国轩高科、汇通达网络、典实资本、宏景智驾等。
2023年7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旗下品牌远程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6亿美元。
2023年6月,金琥汽车完成1.7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策源资本领投,壁虎科技跟投。
2023年3月,智能新能源卡车造车新势力公司DeepWay宣布完成7.7亿A+轮股权融资,彼时该公司已累积融资超过12亿元。
在造车领域,几个亿的资金可能并不算多,但对于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而言,这一笔笔的资金入场,也意味着众多资本开始入局,资本看好这一市场。资本为何布局商用车市场或者说新能源商用车新势力企业?是他们的产品足够出色?还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的故事讲的足够好听?所谓的PPT造车确有其事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市场前景
在了解为何投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造车新势力前,不如让我们先看看新能源商用车的前景。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本身还处于旭日初升的状态,市场占有率并不算高,有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商用车的市场保有量达4860万辆,而新能源商用车的保有量仅为127.7万辆,占商用车总量的2.6%,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商用车市场的新能源化是大势所趋。
因此,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前景巨大。
另一方面,相较诸神云集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成熟度并不算高,更像是未被开发的福泽之地。
在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绝大部分的参与者都是传统燃油车企出身,若是从新能源正向开发的角度来看,现有的部分产品其设计理念都未真正去除一些油车思维,因此从产品角度,新能源正向开发的商用车还有很大的变革空间,这给部分想要以创新为突破口的新势力创造了机会。
同时,从商业模式来说,新能源商用车相较于传统燃油商用车也有了变化,变革酝酿机遇,对于资本来说,这同样是他们看重的一个点。
新车企创新变革为优
基于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前景,话题回到新能源商用车造车新势力,新势力车企之所以值得投,首要点题的,必然是“新”。
一是产品设计理念新。
以轻卡举例,现有的新能源轻卡产品相当一部分还是油改电的产品,从内到外都透着一股子传统的气息。
虽说是电车,但在车身架构上其本质还是油车的底盘、油车的结构,只是将动力系统换成了电池电机电控,驾驶室同样延续了油车的风格,并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然,在商用车行业并非都是油车产品,还有不少正向开发的轻卡产品。
现列举油改电产品旨在说明,在轻卡产品中还有不少值得改进和开发的新设计。
新势力的进入就给轻卡带来了一些新的理念。
前晨汽车在最早的一代轻卡EC1上就使用了当时较为少见的电驱桥,在轻量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上都有了提升,这种设计也让这款车在2021年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新能源物流车挑战赛中拿下了轻卡组全能金奖,续航和节电能力也是轻卡组的第一。
在第二代产品上,前晨汽车从“智能化”入手,旗下产品前晨iC1实现了APP远程控制、动态载重估算等在商用车领域比较新鲜的技术,在数据管理系统上也搭建了全新的平台,用户能通过动态评分、车主日记、车辆定位、行驶记录等,对车辆进行智能化平台管理。
除了“智能化”上的创新,在细节部分,前晨iC1也做了别样的设计,例如一步上车和可站立行走的驾驶室等。
这类产品的创新不仅在前晨身上有所体现,在其他新势力车企中同样有体现,例如金琥汽车旗下金琥EV48便是国内新能源VAN系产品中,首款采用怀挡和无B柱设计的中面车型。
另外则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前景。
在新能源时代,商用车特别是物流车的商业逻辑出现了新的变化。
厂家、经销商、客户之间关系的被打破、重构,传统销售模式已难以适用于客户新需求。
在商业模式重构的行业背景下,新势力车企有更多机会开辟新的商业模式,最终确立新的行业格局。
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只要能跑出一个,就能撑起估值。
所以回到资本视角,青睐能为行业带来创新变革的企业,也实属正常。
传统车企船大难掉头
不过,如果说起新势力值得投资仅仅是因为他的创新优势,那未免太站不住脚:传统车企(现有车企)就没有创新优势了吗?
有。
老车企的优势何止是创新,他们还有着成熟的体系、完整的供应链、完善的经营模式,和能承担创新风险的能力等等,无论是哪个优势都是新车企值得学习和需要时间去沉淀的。
但也正因为这些优势太大,才是老车企难以把控的重要原因。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秘书长、电车资源总编范永军先生将这个难的部分列举为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老车企根下的“不良资产”难处理。
这类不良资产包括现有库存、淘汰产品、大型设备等等。
如果资本准备投资,那对于资本来说如何处理这部分不良资产便会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老车企根下的“固化体系”难插旗。
例如目前业内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在体系上显然已经非常成熟,对于这类企业是否还需要注资先不说,就算需要注资,在股权划分或利益分配时,也未必能占据主导权。
所以从利益划分角度而言,造车新势力更好把控。
一腔孤勇无退路
除了老牌车企的“船大难掉头”外,新势力车企的热血姿态也是范永军提出的重要观点之一。
他认为:“新势力车企相较老车企,更无退路。”
新势力车企一般来说都是民营企业,以个人或团队出来创业为主,对于打造企业这件事,他们要么成,要么败,没有退路可言。
好似金琥汽车团队在金琥EV48上市发布会当天所说,此次创业或许是他们拼尽全力的最后一次创业。
反观树大根深的老牌车企,底气更足的他们,有不少成功的项目托底,在有退路的情况下,拼尽最后一份力气去做一个新产品或许没那么容易。
这类情况好似你是愿意投给一个有潜力好把控的新人,还是更愿意与有结果的人同行,不同性质的投资机构,会给出他们不同的答案。
总结
有潜力、有热血、好把控,如果你是资本,你也会来看看新势力车企这个好项目吗?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利润简介
一、项目介绍: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项目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商业模式。
它不需要您具备深厚的技术知识。
二、启动资金:最低投入不到2万元即可。
总部会提供场地供您选择。
三、盈利潜力:纯利润取决于充电的人数,人数越多,收益越高。
四、适合人群:适合上班族、小老板或寻求副业的人士。
特点包括无需人员看店,24小时营业,省心省力,可以在家中进行。
五、盈利模式:假设每台设备两天吸引一个顾客,每个顾客充电50度电。
充电价格包括基础电费和0.6元/度的服务费。
每人为公司提供30元纯利润。
六、月度纯利润:如果每天都能吸引顾客充电,那么每月的纯利润可以超过2000元。
充电的人数越多,收益潜力越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