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电动汽车的行业前景好吗
首先是政策上,我国始终坚持的是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的调节作用和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政府更多的是采取政策扶持和资金补贴,以此来辅助国产电动汽车的开发和销售,从而实现电动汽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阶段。
其次是企业方面,对于电动汽车的研制和开发,是传统企业的一次重型改革,也是新兴汽车产业诞生的机遇,因此对于电动汽车的生产无论在资金、人才还是技术上的布局相较于传统汽车的生产都是非常重的。
另外,我国一些企业在电池、电机及电控等领域的技术积累,也使得在发展电动汽车方面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再次是市场和消费者方面,我国一直以来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而电动汽车无疑也将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电动汽车产品不断推出和政策扶持不断鼓励的情况下,我国消费者也开始不断将消费目光从传统汽车向电动汽车转移。
总之,电动汽车行业要加快技术革新,解决电动汽车续航和动力补充这两大问题,为消费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电动汽车行业的繁荣只是时间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带来哪些商机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环保,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尽可能贴近政策,不断推出环保车,导致很多人购买新能源车。
同时,新能源汽车也有一定的豁免和补贴。
比如大城市的汽车牌照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新能源汽车不一样,非常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然后,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什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今天让我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新能源汽车是指电动汽车,但实际上这个概念不够准确。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非常规车用燃料为动力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和新型车载动力单元)的技术原理先进、技术新、结构新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以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如超级电容、飞轮等高效储能装置)。
那么,新能源汽车将首先减少空气体污染。
同时,新能源汽车虽然购买成本较高,但其后续发展和经济性是燃油车无法比拟的。
因此,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必然是未来道路上常见的车辆,也将形成新的普及浪潮。
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做新能源汽车?
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做新能源汽车?
现在的汽车市场,如果不讨论点新能源汽车信息,感觉就像是落伍一样。
社会关注度更是聚焦在新能源汽车上,车企推出的新款燃油车几乎都被新能源汽车信息覆盖。
为什么有那么多企业争先挤着去做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真的是汽车市场的未来吗?
企业经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利润,新能源汽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面世,其实和新能源汽车的钱好挣、新能源汽车好造有关。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很多国家都明确公布具体的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车企也陆续发布停止研发燃油车转型新能源车的消息。
时代进步就是这样,一旦趋势形成,就得紧跟步伐,不然很快就会被淘汰。
与此同时,国家的各项正向政策也刺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新能源汽车造就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且目前的竞争相对少,谁都想在未来的汽车市场获取红利,更想尽早占得先机领跑市场。
于是乎近几年嗅到巨大商机的企业家纷纷入局,甚至抢先于传统燃油汽车车企,结果是到目前小鹏、蔚来、特斯拉等新生代占得头筹。
之后小米、网络、 华为、美的、恒大等公司或参与或直接加入新能源造车行列。
新能源汽车比较燃油车售价普遍偏高,甚至有一些老年代步车或者老年代步车类型的电动车转型新能源汽车后,原本售价几万元直接提升大几万到十几万元,成本几乎相同,获利几倍提升。
对比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技术含量较高的部件,一般入局汽车制造行业非常困难。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其实不高,电池供电给电机驱动车辆前进,原理对比燃油车简单透明,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天差地别。
国家的激励政策,也极大鼓舞非汽车行业的人涌向新能源汽车,但运营方式和传统车企有明显的区别:好的一方面如建立直营店统一管控、车企高层直面客户提升服务等,但不好的地方也有很多,甚至还有不少车企卖车亏钱、转卖积分挣钱的情况发生。
国家的几次骗补处罚也能反映出车企除了挣消费者的钱,更把矛头瞄向政策补贴资金。
在经济环境整体不向好的情况下,大批资本手中的钱放不出去,新能源汽车正好给了他们投资发展的机会,于是就看到很多车企单靠一张PPT,就能很快地融资。
实际情况是,不少车企看中的是投资机构的钱,投资机构看中的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提升溢价的机会,两者相矛盾,最终造成大片新能源汽车品牌急速消亡。
在车企、对于投资机构眼中,不管钱是谁出,新能源汽车的钱就是好挣。
再说新能源汽车好造。
回顾很多新能源汽车车企的发展,不难发现与其说是汽车生产厂家,不如叫做组装厂。
车企有任何规划,对应的供应链都能快速提供出来。
只要有资金、只有有工厂,很快就能诞生一个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前面提到过资金问题,有大批的投资机构投入资金做局。
工厂的问题就更不是问题了,尤其在国内更容易解决,因为中国就是“世界工厂”。
大家熟悉的小鹏汽车,由海马汽车工厂代工;首创换电模式的蔚来汽车,由江淮汽车代工;定位高端的极狐,直接选取供应链麦格纳做代工,并且在车尾大气地打上“麦格纳”标识做宣传,不但解决了自身生产线问题,也解决了代工厂生产线闲置的难题。
工厂有了,配件也不是问题。
没有电池?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一批电池企业提供;没有电机?不用去找就有很多供应商主动投标;没有电控系统?北京、上海、深圳的科技公司早就准备好不同版本的系统供选择。
新能源汽车最具代表性的几大件:大屏幕、电动座椅、全景天窗和芯片,都可以根据需求,供应商定向匹配提供方案。
就连底盘这种需要技术和经验的集成品,都有专门的公司负责完成。
制造新能源汽车远比制造燃油车容易。
面对一片蓝海市场,投资机构意愿强,销售价格有保障,获利渠道多样化,生产要求也比燃油车低。
复杂程度极其高的汽车生产,在电动化转变过程中大大降低门槛。
一不小心出了爆款,更是千百倍地提升了原始股。
于是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欣欣向荣”,非常多的企业争先挤着去做新能源汽车。
汽车的生产是一件严谨的事,汽车的发展也需要产业链的完备和市场的有序扩张,两个条件必备,汽车市场才能走向成熟。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野蛮发展阶段,明年国补退坡,或许就是一次洗牌,这对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极其有利,国家“看的见的手”逐渐摆正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轨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