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长城最新车型名称申报信息曝光,涵盖“猫狼虎豹炮舒服”等
【长城最新车型名称申报信息曝光】自从全新皮卡命名为炮之后,长城新车的命名开启了个性化之路,尤其是近日刚刚定名的全新SUV车型叫做“哈弗大狗”,更是很有争议性。
而这样具有有话题性的车型名字还会继续下去。
日前,我们从国家商标局官网获悉,长城汽车近期申请注册了多个全新的车型名称商标,除了已经正式定名的“哈弗大狗”,另外以动物名字申报的名称还有“欧拉猫”、“哈弗狼”、“哈弗豹”、“哈弗崎羚”、“哈弗越马”、“哈弗小虎”、“哈弗野狼”、“哈弗枭龙”等。
另外还有炮系列的延续,申请的名字有“闪电炮”、“雷电炮”、“长城二炮”、“长城四炮”、“长城九炮”、”长城十炮“等,听上去都是十分具有震撼力的。
不过,在这些最新申请的名字中,最具争议性的应该是“舒服”、“魏·舒服”和“WEY·舒服”这三个名字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继哈弗大狗后,白猫又来了,长城怎么了?
[汽车之家新能源]?超级播报,每周都有料。本周我们选出了两个热门话题来展开聊一下,第一个话题就是“新车的另类命名”,本周六欧拉R2正式公布了其新车命名——欧拉白猫,继长城炮、哈弗大狗后,长城汽车又诞生了第三个比较“另类”的车型命名,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第二个话题就是“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新势力车企”,本周拜腾宣布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这已是2020年第二家濒临谢幕的新势力车企了,2020年新势力车企开始“洗牌”了?
2020年7月4日,欧拉R2正式公布其命名为“欧拉白猫”。
此前我们在充电站拍摄到新车谍照,测试车悬挂了“欧拉白猫”的车型铭牌,当时此事就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讨论,这个不走寻常路的车型命名达到了吸引眼球的目的。
此外,我们已对新车进行了静态体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睹为快:《外观延续呆萌可爱实拍欧拉R2基本型》。
官方对欧拉白猫这个命名解释称,据权威统计,中国养猫人数高达7856万人,世界排行第二。
“猫文化”被认为是一种治愈系文化,更是一种积极温暖的生活方式,而猫更是成为年轻人生活的“最佳伴侣”。
可以看出,白猫这个命名不单单是吸睛,它还包含了对新车定位的诠释,以及对车主用车生活的美好期待。
相比于冷冰冰的“字母+数字”,这个有温度的命名、有寓意的解释确实很有意思。
对于白猫这个命名,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首先给不太了解新能源车企的朋友普及一下,欧拉是长城汽车旗下的一个独立新能源品牌,目前欧拉已有欧拉iQ、欧拉R1、欧拉白猫三款量产车型。除了欧拉白猫以外,我想你们一定还没忘记此前的“长城炮”、“哈弗大狗”,长城汽车这是要干嘛?有网友调侃道:“这是要组建个炮兵团,顺便开个动物园”?
了解过市场营销的朋友可能知道,新产品命名是市场营销的重要部分,长城汽车这三款另类的车型命名无疑也是为了市场营销。
目前国内外车企都有着自家的“家族式命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奥迪、宝马利用数字来表达车型系列、级别,A1是入门级车型,A8是旗舰级车型,1系和7系同理;再比如哈弗H1、哈弗H2、哈弗H9。
欧拉白猫此前的命名为欧拉R2,如果单单是R2的话,它并不能从命名来获得一波额外的市场传播加成,但白猫就达到了自带热点的传播目的。
欧拉白猫目前还未上市,我们先以已上市的长城炮举例。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长城炮本身拥有足够的产品实力,商用版、乘用版、越野版丰富的车型系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出色的越野表现、颇具档次感的内饰、不错的公路性能都使其足够硬气。
不过最初炮为何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引得一波又一波汽车媒体去试驾体验呢?答案就是独特的命名为其争得了第一波热度,热度高也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目光聚集在这辆车上,这最终带来的好处可能就是皮卡潜在消费者转化成了炮的车主。
同理可以预想到,哈弗大狗上市后应该也会再次收割一大波热度,继而网络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报道、新车得到越来越多的曝光、越来越多消费者会关注到哈弗大狗。
对于欧拉白猫而言,它似乎比炮、大狗更需要热度,更需要一炮而红。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热度远不及燃油车市场,前者的销量表现与后者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但通过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的表现来看,微型纯电动车占整体新能源车市场的比例不算小,但能不能吃到蛋糕就看你有多大本事了。
你可能没听说过比亚迪e1、长安新能源奔奔E-Star、零跑T03等等车型,但如果你是微型纯电动车的潜在用户,想必你已经听说过欧拉白猫了,这就是“欧拉白猫”这个命名为该车带来最大的好处。我们可能会对白猫这个名字展开各种讨论,但开玩笑归开玩笑,你已经注意到这个车了,不是吗?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的商标查询截图』
说完正经的,最后我们再来说点有意思的事。
长城炮、哈弗大狗、欧拉白猫,你以为长城汽车在“不走寻常路”方面就这点能耐了吗?上面这几张图已经“亮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哈弗狼、哈弗豹、长城·舒坦、魏·舒服、闪电炮、雷电炮、铜炮、钢炮、老炮、炮爷?这些都是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注册的商标名称!当然,这些命名肯定不能全部“奔现”,但以长城汽车最近几款新产品的命名风格来看,再出现几款另类命名我们也不会觉得奇怪。
热度归热度,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消费者的真金白银一定还需要过硬的产品实力来进行交换,对于成本受限的微型纯电动车而言也要如此。
根据目前的消息来看,欧拉白猫将于2020年7月内正式上市,它能否为大家带来诚意十足的售价,它是否拥有出色的静态、动态表现还将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对于欧拉白猫,我们满怀期待。
超级播报点评:
燃油车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市场更是如此,长城炮、哈弗大狗、欧拉白猫,看来长城汽车又找到了打造“网红车型”的新路子。
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各大车企拿出更多别出心裁的新鲜玩意,但说到底,产品还要用实力说话,期待欧拉白猫能有优秀的市场表现。
说完了“另类命名”这个轻松的话题,下面我们就要说说另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了,拜腾已暂停中国内地业务的运营。
前两年新势力车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时候,很多人就预言:“新势力造车早晚会洗牌,最后可能只有屈指可数的企业能够存活”。
确实,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规模还远远不足以养活几十家新能源车企,实力不够、运气不够的车企终会提前谢幕。
而2020年对于本不景气的新能源市场而言也是“不利之年”,这或许将加速“新势力车企淘汰赛”的进程。
对于拜腾的现状,很多人为之可惜,毕竟拜腾的背景已经足够强大,该公司创始合伙人一个是前宝马集团副总裁毕福康,一个是前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华晨宝马营销高级副总裁戴雷,管理团队还有奔驰、特斯拉等公司的前高管。
拜腾品牌早在2017年就已发布,在这之前该公司已获得天使轮、A轮两轮融资共计2.7亿美元左右,2018年1月份,拜腾在美国发布了该品牌首款概念车。
即便拜腾M-Byte试制车已经下线,且新车上市计划被提上了日程,但拜腾CEO戴雷还是在6月底临时召开了中国区全体员工电话沟通会。
公司决定自7月1日起,暂停中国内地业务运营,中国区留岗人数将不到100人;此外,拜腾在美国和德国的办公室将启动破产程序,以上两个地区将仅保留十余个工作岗位。
距新车量产、上市只有一步之遥的拜腾前途未卜,这不免让人感到遗憾,或许因为经济压力,拜腾可能将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亦或事情还有回转余地,拜腾也许能拓宽融资渠道,拜腾也许会以另一种形式重生;这一切都是未知。
总之,我们希望好产品能有好结果,但市场必定有淘汰,期待拜腾能有重生的机会。
2020年艰难度日的新势力车企不止拜腾一家,比如博郡汽车也在6月份发布了经营困难的声明。
在2019年11月,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的合资公司已落地,注册资本约为25.4亿元,这本是双赢、皆大欢喜的一次合作,因为博郡能通过合资获得生产资质,而不断亏损的一汽夏利能通过合资获得新鲜血液,盘活自身资产,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20.34亿元,对于博郡汽车来说应该是个大数字,虽然该公司曾表示其一直在与国内外投资者保持密切沟通且进展良好,但早在2019年5月、7月,博郡汽车就被曝出欠薪、拖欠供应商应收账款。
当然,至于与一汽夏利的合资,博郡汽车也并未完成注资。
博郡汽车创始人、总经理黄希鸣在经营困难声明中提到,博郡汽车将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这或许代表着博郡将放弃造车。
至于博郡汽车何去何从,现在也是不得而知,原定于2020年交付的博郡iV6也将无限期延迟新车上市、量产、交付时间。
除了拜腾、博郡汽车这两家新势力造车企业,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以下这些新势力造车的“元老”:游侠汽车、昶洧、清源汽车、奇点汽车等。
其中游侠汽车曾被曝工厂停摆、研发不实、拖欠工资、大幅裁员等信息,虽然官方出面否定了研发不实的说法,但裁员、量产车迟迟未发布、新车上市遥遥无期等情况的确属实。
至于其它几家新势力车企,可以用“杳无音讯”来形容,现状如何、未来如何,都是未知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恐怕它们也过得并不好。
新势力车企艰难度日也并非是每家企业都必须承受的,目前中国就有几家过得还不错的新势力车企;至少它们交付了自己的量产车并获得了相对不错的销量成绩,在资金方面,它们也有着自己的融资渠道,比如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
首先理想汽车刚刚在2020年6月份获得了5.5亿美元的D轮融资,其中美团领投5亿美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跟投3000万美元。
此外在市场发展方面,该品牌还计划在2020年增设60家门店,数量是原计划的3倍。
更有传言称,理想汽车将于2021年7-8月份左右赴美IPO(首次公开募股)。
融资顺利、加速扩张、具备一定的IPO条件,滋润的新势力车企不过如此了吧。
作为率先实现量产交付的一颗新星,蔚来更是在2018年9月份就实现了纽交所IPO,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家赴美IPO的新势力车企。
在产品交付量上,蔚来在2020年6月份交付了3740辆车,实现逆势同比增长179%,且蔚来也在2020年第二季度首次实现了单季交付量破万的里程碑。
在资金方面,虽然蔚来也一直处于现金流紧张的境况,但在2020年6月份,蔚来安徽已按计划完成了来自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投资者和蔚来的共计73.56亿融资。
在理想汽车、蔚来、小鹏汽车三家新势力车企中,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是唯一没有任何汽车背景的车企掌门人。
不过目前小鹏汽车已跻身新势力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列,该公司的自建工厂也已步入正轨。
此前更是有相关消息称,小鹏汽车已向美股市场秘密提交IPO文件,计划融资5亿美元,整体上市计划或在2020年7月到9月。
如果你了解过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其实不难看出,这三家“过得不错”的新势力车企在某些方面有着共通之处。
它们都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比如理想汽车的增程式解决方案,蔚来的补能网络,小鹏汽车的自研驾驶辅助系统。
当然,这三个品牌也都拥有能在市场站住脚的优秀产品,有了产品才有市场,有了市场才有未来。
超级播报点评:
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2020年低迷的汽车市场或将加速“淘汰赛”的节奏,大楼一旦坍塌,想恢复往日辉煌还得从头再来,但这一定需要雄厚资本作为地基。
虽然优胜劣汰是不可撼动的自然法则,但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中国新势力车企能够在“战场上”存活,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秀的产品。
(文/汽车之家尤冬青)
李瑞峰亲自挂帅WEY,长城为何还要再造一个高端品牌?
继WEY和光束汽车之后,长城欲再造一个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
近日,长城全新电动车高端品牌——代号“SL”项目浮出水面。
包括工商注册信息在内的种种迹象,无不剑指,长城正在围绕这一全新高端电动车项目积极布局,品牌发布箭在弦上。
素有“长城新闻发言人”之称的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在回应媒体及外界关切时的一句,“大潮将至,我辈当躬身入局”,更是极大程度上印证了该消息的准确性。
乐逗汽车梳理后发现,长城高端SL项目或将以新成立的?“沙龙智行”公司为载体,车型品牌名或为“灵魂”。
目前上海沙龙智行实业有限公司已经注册成立,仙豆智能创始人、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为沙龙智行法人代表。
与此同时,长城汽车近期在国家商标局集中注册了“灵魂”、“长城灵魂”,“移动的灵魂”等商标。
进一步资料显示,沙龙智行公司的经营范围,不仅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等,还涉及换电设施、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充电桩销售等。
可见,长城“SL”项目的核心是深入布局智能化、电动化,其触角或将延申到动力电池回收及储能等连带市场。
作为沙龙智行公司的法人代表,李鹏从外资一线Tier1到人工智能企业,在汽车+科技行业深耕多年,并于2019年创立了出行科技公司“仙豆智能”。
今年5月李鹏被长城汽车聘为数字化执行官,主导发布了长城汽车整车智能化品牌“咖啡智能”。
长城汽车数字化执行官李鹏讲解“咖啡智能”
据悉沙龙智行运作模式将不同于以往的车企附属品牌,会以独立的公司和品牌进行运作,品牌及产品定位对标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头部电动车造车新势力。
产品形态或将涵盖SUV、轿车,纯电动、增程式电动均有可能涉足。
尽管当前围绕“SL”项目及沙龙智行公司更多的信息,还有待进一步释放和观察,但一个已经非常清晰的信号是:
新一轮“智能电动车”群雄混战一触即发,继东风、上汽、长安等传统主机厂之后,SUV领导者长城也在摩拳擦掌,官宣正式“入场”只是时间点的问题了。
值此之际,外界的一个普遍疑惑在于:2016年为了冲击高端化,长城汽车已经在哈弗品牌之外,单独打造了一个“中式豪华品牌”WEY,为啥现在又要搞一个定位高端的全新品牌?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自2016年底大张旗鼓发布了WEY品牌之后,其后短短两三年时间里,长城又陆续发布了欧拉电动车专属品牌,以及长城“炮”中高端皮卡品牌。
并且在2018年的时候,还同德国豪华品牌BMW宝马签约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为中高端电动车而来的“光束汽车”项目,也已经于江苏张家港开工在建。
光束项目预计2022年竣工投产,包括电动国产版MINI、及长城宝马合资电动车品牌车型,会陆续推向市场。
既然在新能源电动化方面,长城汽车这几年已经多有布局,且新创公司和品牌不止一两个,产品覆盖中低端代步到中高端出行,wey何在这个时候还要酝酿并再打造一个全新品牌?
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在于,从今年年中开始,原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长城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李瑞峰,职务和头衔有了一个“悄然”的变动:
核心头衔变为了——WEY品牌首席营销官。
长城高级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WEY首席营销官李瑞峰
关注长城的人都知道,李瑞峰是长城汽车里面少有的“内生型”帅才。
从2003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长城公司销售口线不同岗位历练,2014年正式官升为长城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全面掌舵长城汽车旗下品牌的营销工作。
如果你问李瑞峰在长城汽车核心高管人才里面,究竟占据了怎样的分量,一个小细节之处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在2018年前后,长城汽车开始大肆扩张集中创立新品牌、拓展各板块业务的时候,曾一口气将刘智丰、柳燕、宁述勇、文飞等,多名彼时在业界已经较有名气的“营销大咖”,招揽过来共襄盛举、开创长城多品牌运营的历史先河。
宁述勇、柳燕、刘智丰在2019年初长城公司总结及表彰大会上分别做报告
长城一时风光无量、声名大噪。
而这些营销大咖当时的职务,普遍是专项副总裁兼各个具体品牌的营销总经理,他们直接的上级领导和汇报对象,正是长城汽车营销口线总舵主李瑞峰。
无须讳言,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亲自挂帅掌管WEY品牌一段时间之后,长城决定将WEY品牌的营销重任托付给李瑞峰,足见魏老板对继续大力发展WEY品牌的决心,以及对长城自己培养出来的帅才李瑞峰的信赖与重视。
别忘了,WEY是什么品牌?WEY是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以自己的“姓氏”之名,用长城汽车发源地大保定的标志性建筑——保定总督府大旗杆为型,创建的一个全新中高端子品牌。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
甭管何年何月,只要魏建军还在位,在长城汽车的版图中,WEY品牌的分量的意义,无人能及。
没有哪一个新旧品牌,是可以替代得了的。
经过上面一份梳理和分析,关系以及很清晰,但疑惑仍待解答。
为什么长城要在这个时候,在WEY品牌之外再重新开创一个全新的中高端子品牌?
在乐逗汽车看来,不外乎以下几点:
1、一如傅小康所言,“大潮将至,我辈当躬身入局”。
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
几年来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汽车“新四化”产业变革浩浩荡荡,各路造车新势力粉墨登场,为新能源智能电动车而生的各种新品牌新企业,生生不息。
事实上,上面谈到的东风岚图、上汽智己、长安CHN等,都是在今年以来相继发布/爆出的新品牌,且都是传统主机厂发力高端新能源电动车的产物。
东风上汽长安可以,长城有何不能?
2、WEY品牌发展遇到瓶颈,与宝马合资项目光束汽车也并不顺畅。
按理说,WEY品牌的创立本来就是为高端而生,并且是以魏建军的姓氏之名建立的一个新品牌,意义重大。
WEY一旦发展好了,完全可以承载长城继续向新能源高端化突破的重任。
但几年时间的实践证明,一开始平台和产品就是“脱胎”于哈弗SUV的WEY,高开低走瓶颈已经越来越明显。
接下来意欲以坦克300这样的豪华硬派越野车,剑走偏锋从“小众”市场寻求机遇。
WEY很重要,但高端新能源电动车的大旗,WEY目前来看有些抗不起来。
长城与宝马的合资合作项目——光束汽车,就更无需多言了。
一开始就是因势抱团、各取所需,从2018年德国签约至今,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合作双方之间各种磨合、甚至磕磕碰碰并不少见,期间一度还传出过“光束”流产的“流言蜚语”。
一言以蔽之,长城和宝马的合资项目光束汽车,纵使2022年顺利竣工投产,具体落地车型产品、尤其双方合力开发的全新电动车平台下的新车型,依旧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
大潮浩浩荡荡奔涌而来,吾辈当自强、国产当自强。
纵使有万般艰辛与不易,即便道长且阻和存在不确定性,但没有谁甘愿不思进取、坐以待毙。
燃油车领域SUV领导者、自诩“命悬一线”的长城,要变革图新、躬身入局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