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位序-规模法则
与位序规模法则相近的是齐普夫定律,是城市地理中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研究中的理论基础。
简单来讲,就是城市体系中,城市的规模与位序满足一定的关系,特例是规模分布接近齐普夫的理想状态,这样一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的规模是最大城市一半,第三位城市是最大城市的1/3,以此类推。
优点在于通过计算齐普夫指数,可以宏观地分析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城市规模分布在某一个时间截面上是趋于集中(高位序的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还是趋于分散(与前者相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相关系数R= 0.91,相关性中等,说明该省城市体系相对而言总体符合位序――规模分布法则,人口分布和城市规模分配体系在总体上趋于均衡。
总体城市的线性回归拟直线与点的重合度表明,首位城市实际值略低于模拟值,高位序城市部分重合度良好,中型城市拟合度不强,小型城市拟合度较差,低位序处波动较大,反映出安徽省省会城市发展力度较弱,大型城市发展良好,部分小型城市发展程度过低的问题。
q=0.648与q=1的理想状态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无法单独形成理想的规模和体系。
而q<1说明安徽省城市人口比较分散,高位次城市规模十分不突出,反而是中型城市比较发育。
二八定律又叫什么效应
二八定律是指在许多领域中,20%的部分占据了80%的整体规模。
它也叫作帕累托定律,是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19世纪初期首次提出的。
二八定律又叫什么效应一、二八定律在商业中的应用商务领域中,二八定律经常被用于制定市场策略。
往往20%的顾客贡献了80%的收益。
因此,商家应该着重照顾这20%的高价值客户,以获取最大的利润。
在销售中,20%的销售人员通常会创造80%的收益。
这意味着公司可以专注于这些高绩效的销售人员,以提高销售额。
二、二八定律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在内容创作领域中,二八定律也出现了。
这使得创作者可以更加精细地制定他们的内容策略。
根据二八定律,只有20%的内容可以吸引80%的读者。
因此,如果一个博主或内容创作者可以专注于这20%关键内容,就可以更好地吸引大部分的读者。
此外,二八定律也适用于社交媒体平台。
对于一个有内容的网站来说,其中的20%的内容是最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而80%的内容则是相对不那么吸引人的。
因此,吸引与这20%客户互动和分享的方式才是最有利的。
三、二八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二八定律不仅适用于商业和内容创作领域,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20%的活动通常占据了80%的时间。
花时间去思考哪些活动是最有价值的,并尽力将更多时间投入到这些活动上,这有助于提高生活的质量。
识别那些给你带来最多快乐和满足感的20%的活动,并制定自己的日程表,把更多的时间花在那些活动上,这可以让你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甚至是更加幸福的。
四、结论就像许多经济学原理一样,二八定律不仅适用于商业和流量生成,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而且,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定律来帮助我们制定更加富有成效的计划,从而实现更好的生活。
规模经济以什么为前提
它们看重的是“西瓜”而不是“芝麻”。
而本期案例表明,外资企业也同样重视低成本战略。
在经济学中,规模经济可能是最为人熟知的一条规律。
但知道这一条规律的人多,而能够将之熟练地应用于管理实践的人却很少。
例如,规模经济可能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典型产业包括汽车产业、电脑产业等)。
于是,有些企业一开始就高起点,大规模,特别是一些后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
但是,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定律实际上有一个隐含的前提:这一规模是市场需要的,即:超出市场需求的大规模可能是不经济的。
这种大规模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例如采购批量上的折扣)也许无法弥补需求不足带来的损失。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企业事先不对市场进行预测吗?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
在研究国内民营企业时,会发现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失败是因为规模扩张,它们只知道扩张,而不知道适时收手,或者不知道适时收缩或退出,一旦需求不像它们预测的那样快速增长,庞大的规模就成为其发展的重大隐患。
也就是说,它们也进行市场预测,但通常预测结果十分乐观。
在部分民营企业中,负责市场预测的管理者通常看老板的眼色行事,如果老板看好某项目,其市场预测便要迎合老板的“需求”。
而广州本田的这个案例最成功的一点就是将市场需求与规模经济完美地结合了起来。
市场需求的增长曲线与生产规模的增长曲线基本重合,可能产能的增长还稍有滞后,这或许成就了广本的“饥饿营销”。
在本案例中,也能看到中国民营企业的身影。
中国民营企业最擅长的就是将国外机械化的制造环节改造为人工环节,从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广州本田在充分利用中国低成本的人力方面应该说下了一番工夫——“广州本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也要比很多同行少”。
实际上,现在外资企业也在向民营企业学习,比如:三大国际厂商纷纷推出低价手机并将其营销渠道伸向五六级市场。
但总体而言,外资企业在生产制造环节上向民营企业学习的还比较少。
从该案例还可以看出,广州本田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本控制的成绩,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成本控制的管理制度,例如:鼓励员工持续改进的制度安排等。
另外,我想特别强调一点的是,国内有些企业在成本控制上存在误区:认为成本越低越好,最后往往把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比如采购,谁的最便宜我就买谁的。
这里存在很大的风险。
比如,便宜的灯泡也许只能用三个月,而贵的灯泡能用三年(假定其价格只相差两倍)。
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购买贵的灯泡是最优选择。
但由于某些企业的制度要求或上级偏好,导致最优选择无法得到实现。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压制上游零配件商来降低成本,这也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其潜在风险极大。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副教授。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