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暗物质是什么
暗物质是一种尚未被直接观测到的物质。
1. 暗物质的定义
暗物质是指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手段来直接探测到的物质。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暗物质,但通过它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影响,科学家们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
暗物质的质量巨大,被认为占据了宇宙总质量的绝大部分。
2. 暗物质的特点
暗物质不发射或极少发射电磁波,因此无法用常规的天文观测方法进行探测。
它们与正常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只能通过引力产生影响。
尽管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暗物质,但它们对宇宙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它们对宇宙的结构和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 暗物质的研究意义
研究暗物质有助于我们了解宇宙的起源、演化和结构。
暗物质可能是宇宙中最主要的物质成分,对宇宙的整体性质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研究暗物质还可能揭示出一些尚未知道的物理规律,推动科学的发展。
4. 暗物质的探索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实验和观测手段来寻找暗物质的线索,如观测星系旋转、引力透镜效应等。
尽管目前尚未直接探测到暗物质,但科学家们依然坚信暗物质的存在,并持续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或许有一天能够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
暗物质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暗物质是一种比电子和光子还要小的物质,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能够穿越电磁波和引力场,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暗物质作用是它能干扰星体发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显地感受到。
暗物质存在的最早证据来源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
现代天文学通过引力透镜、宇宙中大尺度结构形成、天文观测和膨胀宇宙论研究表明:宇宙的密度可能由约70%的暗能量,5%的发光和不发光物体,5%的热暗物质和20%的冷暗物质组成。
什么是暗物质
1. 暗物质是一种质量远大于可见物质的神秘物质,它不带电荷,与电子相互作用的概率极低,能够穿越电磁波而不受干扰,同时在引力场中也能自由移动。
2. 暗物质的密度虽然低,但其总体积巨大,因此具有巨大的总质量。
它构成了宇宙中约26%的物质,而我们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可见物质只占宇宙总物质量的大约5%左右(具体比例为4.9%)。
3. 暗物质本身无法直接观测,但它的存在可以通过其对星体发出的光波的引力透镜效应以及它对宇宙结构的塑造作用得到间接证明。
4. 暗物质的存在的最早证据来自于对球状星系旋转速度的观测,这些观测显示星系的旋转速度远超预期,这意味着存在一种看不见的“质量”来提供额外的引力。
5. 现代天文学通过多种观测手段,包括引力透镜效应、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宇宙背景微波辐射以及宇宙膨胀的观测等,都指向了宇宙中存在大约68.3%的暗能量、4.9%的重子物质和26.8%的暗物质。
6. 到了2017年11月30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悟空”卫星的初步研究成果。
该卫星在轨运行的前530天中,共采集了大约28亿颗高能宇宙射线数据,其中包含大约150万颗能量超过25GeV的电子宇宙射线。
这些数据为探索暗物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