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暗能量和显能量等价吗?那什么是暗能量?
暗能量是宇宙的主要组成部分大概是69.4%左右,宇宙的其余部分由普通物质和暗物质组成。
与两种形式的物质相比,暗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均匀,并且具有排斥力,对其所占据体积的内引力没有吸引力,暗能量的性质仍然没有被很好地理解。
暗能量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加速物质,它由非相对论粒子组成,负重力是其独特的性质之一。
负重力产生排斥力,但根据广义相对论的等效原理,重力和加速度无法区分,它们不是一种接触力。
暗能量是通过其对宇宙膨胀率的影响以及由引力不稳定性形成的大型结构,如星系和星系团的速率来检测的。
膨胀率的测量需要使用望远镜来测量宇宙历史上不同大小和比例或红移,看到的物体的距离或光传播时间,这些努力通常受到精确测量天文距离的困难的限制。
随着新型加速器,望远镜和地面实验的出现,宇宙社会将在未来15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雾状中子可以在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对撞机或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产生,或者银河系中存在的雾状中子和轴可能被它们的敏感探测器探测到。
新一代旨在观察极化的宇宙微波背景实验将能够,揭示浪涌中的第三个也是最决定性的信号。
例如,由时空尺度中的量子波动产生的引力波,并限制浪涌发生的时间,同时,暗能量太空望远镜也将解释为什么宇宙正在加速扩张并提供线索,因为暗能量与重力相反,更多的暗能量会加速宇宙的膨胀,阻碍大型结构的形成。
关于暗能量和显能量等价吗那什么是暗能量的问题,今天就解释到这里。
黑洞的能量有没有暗能量的威力大
暗能量占具宇宙最多部分 而我们所认识的全部(包括所有黑洞) 在暗能量面前微不足道 这种能量也只是个猜测 这个神秘力量推动整个宇宙 这个能量不能观测 摸不到 反吸收 不反射光 这个能量也可以说是宇宙最神秘的物质 而黑洞也只是附近周围 引力的确是宇宙数一数二 但与可以使宇宙整体变化的暗能量 估计差很多.. 这个能量也许比我们所认识的全部总合能量还要大 如果宇宙因暗能量所不断增大 有可能会把暗物质给吸收 暗能量越来越强 整个所有星系会被暗能量所分裂 恒星毁灭 行星爆炸 甚至连黑洞也会被暗能量撕碎 到时候留下的只是光子 但由于空间不断扩大 光子便会以绝对温度所冷却 而时间已经毫无意义 留下的只有无限的空间、黑暗与寂静...
暗能量是什么?暗能量有多大的毁灭性
暗能量它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与万有引力来推动的。
之所以暗能量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是因为它在宇宙的结构中约占73%,占绝对统治地位。
暗能量是宇宙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性的重大成果。
支持暗能量的主要证据有两个。
一是对遥远的超新星所进行的大量观测表明,宇宙在加速膨胀。
按照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加速膨胀的现象推论出宇宙中存在着压强为负的“暗能量”。
21世纪初科学最大的谜是暗物质和暗能量。
它们的存在,向全世界年轻的科学家提出了挑战。
暗物质存在于已知的物质之外,人们目前知道它的存在,但不知道它是什么,它的构成也和人类已知的物质不同。
在宇宙中,暗物质的能量是人类已知物质的能量的5倍以上。
暗能量更是奇怪,以人类已知的核反应为例,反应前后的物质有少量的质量差,这个差异转化成了巨大的能量。
暗能量却可以使物质的质量全部消失,完全转化为能量。
宇宙中的暗能量是已知物质能量的14倍以上。
围绕暗物质和暗能量,李政道阐述了他最近发表文章探讨的观点。
他提出“天外有天”,指出“因为暗能量,我们的宇宙之外可能有很多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在加速地膨胀”且“核能也许可以和宇宙中的暗能量相变相连”。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的负30次方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一些星体演化到一定阶段,温度降得很低,已经不能再输出任何可以观测的电磁信号,不可能被直接观测到,这样的星体就会表现为暗物质。
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还有另一类暗物质,它的构成成分是一些带中性的有静止质量的稳定粒子。
这类粒子组成的星体或星际物质,不会放出或吸收电磁信号。
这类暗物质可以称为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Abell 2390星系团(右上半图)和MS2137.3-2353星系团(右下半图),距离我们约有20亿光年远。
图右半方的影像,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所的假色照片,而相对应的左半方影像,是由钱卓拉X射线观测站所拍摄的X射线影像。
虽然哈勃望远镜的影像中,可以看到数量众多的星系,但在X射线影像里,这些星系的踪影却无处可寻,只见到一团温度有数百万度,而且会辐射出X射线的炽热星系团云气。
除了表面上的差异外,这些观测其实还含有更重大的谜团呢。
因为右方影像中星系的总质量加上左方云气的质量,它们所产生的重力,并不足以让这团炽热云气乖乖地留在星系团之内。
事实上再怎么细算,这些质量只有“必要质量”的百分之十三而已!在右方哈伯望远镜的深场影像里,重力透镜效应影像也指出造成这些幻像所需要的质量,大于哈勃望远镜和钱卓拉观测站所直接看到的。
学家认为,星系团内大部分的物质,是连这些灵敏的太空望远镜也看不到的“暗物质”。
1933年,瑞士天文学家兹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结果: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300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不过,兹威基的结果许多人并不相信。
直到1978年才出现第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据,这就是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
我们知道,根据人造卫星运行的速度和高度,就可以测出地球的总质量。
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和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就可以测出太阳的总质量。
同理,根据物体(星体或气团)围绕星系运行的速度和该物体距星系中心的距离,就可以估算出星系范围内的总质量。
这样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
结论似乎只能是:星系里必有看不见的暗物质。
那么,暗物质有多少呢?根据推算,暗物质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才合适。
天文学的观测表明,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质,特别是存在大量的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
据天文学观测估计,宇宙的总质量中,重子物质约占2%,也就是说,宇宙中可观测到的各种星际物质、星体、恒星、星团、星云、类星体、星系等的总和只占宇宙总质量的2%,98%的物质还没有被直接观测到。
在宇宙中非重子物质的暗物质当中,冷暗物质约占70%,热暗物质约占30%。
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能够稳定地独立存在的粒子只有12种,它们是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光子、3种中微子、3种反中微子和引力子。
这12种稳定粒子中,电子、正电子、质子、反质子是带电的,不能是暗物质粒子,光子和引力子的静止质量是零,也不能是暗物质粒子。
因此,在标准模型给出的62种粒子中,有可能是暗物质粒子的只有3种中微子和3种反中微子。
它是使宇宙加速膨胀最根本的动力力量之大无法想象 可以毁灭整个宇宙!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