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VIVO 良心产品:多平台文件免流量互传、多屏协助
电脑/手机多屏协助、文件互传功能目前可选择的软件也蛮多的了,例如之前推荐过的米卓、虫洞、联想ONE、Anlink 等等。
但是有些厂商的协同应用只限定自家的产品能用,例如小米、华为、LG。
但是由 VIVO 出品的「互传」并没有对任何机型限制,也就是所有安卓机可以用,并且还支持了 iOS / macOS 设备,可以说很良心了。
VIVO互传
VIVO 的「互传」主打功能是在局域网内无需流量进行不同设备的文件传送,以及手机一键换机、备份还原等,同时也支持手机投屏到电脑上
使用「互传」需要在手机和电脑上同时安装上客户端软件,然后可以通过数据线或者局域网无线WIFI的方式扫描链接,支持多屏互动和资料备份两种模式。
手机端的「互传」支持一键换机、资料备份、发送文件、接收文件、iPhone传文件等功能。
手机端开启多屏互动功能,需要开启相关的权限请求,会有相关的操作说明,大家根据提示来设置就行了。
之后就可以投屏到电脑上了。
正常连接上手机后,现在你可以在电脑上直接传送文件到手机上,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管理手机里面的文件内容。
例如你可以直接用拖拽的方式,把电脑上的文件拖到手机里面指定的文件分类,经过测试,文件传送还算稳定,不过传送大文件还是建议用数据线的方式。
也可以直接在电脑上备份手机里面的所有资料,刷机、换机还原数据啥的还是蛮方便。
手机投屏方面,在电脑上鼠标只能操作「互传」应用,其它的都操作不了,不知道是手机系统权限问题,还是软件本身的限制,大家可以试试看。
另外投屏功能也比较弱,不像其它同类软件,支持映射手游键位、手机息屏、屏幕清晰度等功能。
总结
体验下来,这款 VIVO 的「互传」应用主打的功能就是不同设备之间的文件传送,加上还有网页版支持,可以说是全平台了。
遗憾的是多屏协助功能目前比较弱,只能期待后续版本加强咯!总的来说,这个「互传」不限设备、免费纯净无广告,如果你只用来局域网传文件还是非常棒的。
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多屏协同方案大全,你喜欢哪一种?
在移动设备与电脑的融合大潮中,多屏协同方案正逐渐成为主流。
手机不再是单一的终端,而是有望成为数据中心,与电脑和平板实现无缝连接。
罗永浩的TNT概念虽暂时尚未实现,但华为的HUAWEI Share等多屏协同技术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可能性,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手机可以将内容无线投屏到电脑上,实现数据共享和实时编辑。
多屏协同的关键在于移动端软件的强大和云端数据的整合,手机作为管理核心,数据集中在云端,使得手机与电脑间的操作变得更加便捷。
各大品牌如华为、荣耀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如荣耀手机支持MateStation B515等华为电脑,通过自动连接、扫码或有线NFC等方式实现功能如APP多开、文件拖拽等。
三星、小米等也有自己的策略,如Samsung Flow与MIUI+,通过蓝牙或Wi-Fi连接,提供嵌入手机窗口、剪贴板共享等特性。
小米和Redmi的多屏协同进一步拓展,MIUI12.5开发版升级支持部分Redmi手机,与小米笔记本Pro等设备无缝协作,功能包括文件传输和大屏应用。
其他品牌如Dell和联想也有相应的支持,但体验可能会因设备兼容性而异。
值得一提的是,虫洞Wormhole作为收费软件,提供跨平台的高效连接,但需要注意兼容性和费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实现多屏协同,手机需特定系统版本,电脑则需蓝牙、Wi-Fi以及操作系统支持。
苹果设备虽然支持macOS和部分iOS版本,但与电脑的互动可能不如安卓手机那样灵活。
iPhone与Mac的投屏体验主要依赖网络连接,仍有提升空间。
总的来说,多屏协同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各家品牌都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一个更便捷的移动与桌面统一时代。
在选择方案时,最好以自家品牌的产品为优先,因为它们往往针对自家生态做了深度优化。
尽管iPhone的体验暂时稍逊一筹,但我们对移动时代的无缝连接充满期待。
虫洞和黑洞投屏的区别
虫洞和黑洞投屏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一样:虫洞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
黑洞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天体。
一个是隧道,一个是天体,是完全不一一的两个东西。
2、性质不一样:虫洞是相对论中描述的,用来作为宇宙中的高速火车。
虫洞的存在,依赖于一种奇异的性质和物质,而这种奇异的性质,就是负能量。
这是虫洞的两个性质。
黑洞却几乎不保持形成它的物质所具有的任何复杂性质。
它保持的只是质量、角动量、电荷,消繁归简或许是黑洞最基本的特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