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等级规模是什么意思
是1913年由费尔巴哈提出的一种人口规模规律。
1913年由费尔巴哈提出,地域城市人口规模组合呈一定规则。
通常来讲,人口规模居第二位的城市其人口为居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2,第三位城市为第一位城市人口的1/3,以此类推。
这种人口规模规律,成为等级规模法则。
小数字,大管理!管理中30个神奇的数字法则,世界500强都在用
1:二八定律——抓住关键的少数。
二八定律又名80/20法则,如,公司80%利润来源20%的重点客户;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等。
管理中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重点关注影响80%效率/问题的占20% 的少数项目。
2:150法则—效率最高的团队规模。
即著名的“邓巴数字”:组织最佳规模在150人左右,如果多于这个人数,应将大组织简化成150左右的小团队。
3:4+2法则——基业长青的秘密。
企业只要抓住战略、文化、执行力、组织架构这4个首要管理要素,并做好人才、领导力、创新、兼并与合作这4个次要管理要素的任意2个,便能成功在握。
4:250定律—成功销售的密匙。
乔·吉拉德所创。
每一位顾客身后,大约有250名亲朋好友。
赢得了一位顾客好感,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得罪一名顾客,意味着得罪了250名潜在顾客。
5:1:29:300法则——小问题酿大事故。
又叫“海因里希安全法则”。
当一个企业有300起隐患或违章,非常可能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另外还有一起重伤、死亡事故。
6:931法则——网撒得越大,鱼捞得越多。
向9位顾客推销,就会有3名客户产生兴趣,最终有一人会购买产品。
要想成交,必须广泛撒网,重点捞鱼。
7:6+1缔结法则——想办法让客户说“是”。
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就要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对方说“不”。
6个“是”之后可以成交。
8:1+1≠2法则——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
即皮尔•卡丹定理。
企业必须要考虑合理的人才组合,使各成员之间互相补充协作,各取所长,实现团队的有效合作。
9:5why分析法——高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称“5问法”,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10:7S定律——卓越企业的秘诀。
企业发展必须全面考虑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 员工(Staff)、技能(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Values)。
11:1分钟管理法则——使你的管理更有效。
学会制定一分钟目标,明确员工的职责;善于一分钟赞美,让员工更加努力;及时一分钟惩罚,使做错事的人乐意接受批评, 12:15分钟效率法则——提高工作效率。
15分钟效率法则是一套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即强迫自己专注工作15分钟,以克服拖延工作和无法专注工作的习惯。
13:1=100效应——重视每一个顾客。
意思是,即使有100个顾客对一个企业满意,但只要有1个顾客对其持否定态度,企业的美誉就立即归零。
14:4象限法则——高效时间管理。
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有利于对时间进行深刻的认识及有效的管理。
15:70%解决方案法则——聚焦核心业务。
也叫管理黄金法则。
70%的时间用于核心业务,20%的时间用于与核心相关的业务,10%的时间用于与核心业务不相干的新业务领域。
16:三分之一效应——决策中的心理偏差。
多选一的决策中,选择对象的增多,选择余地增大,选择难度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也在增多和加大,最后使当事者陷入迷茫。
17:学习五角星法则——打造学习力。
公司可以从以下领域:顾客、供货商、员工、顾问以及标杆瞄准中获得知识。
这五个学习的来源被称为“学习五角星”。
18:1:8:25法则——顾客传播效应。
影响1名顾客,可以间接影响8名顾客,并使25名顾客产生购买意向。
以此类推,反之亦然。
19:21天效应——培养好习惯的法宝。
在行为心理学中,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
在企业培训上应用广泛。
20:7秒钟定律——产品外观设计很重要。
即消费者会在7秒内决定是否有购买商品的意愿。
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
21:360度考核法——让绩效更有效。
也称为全方位考核。
由与被评价者有密切关系的上级、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分别匿名对评价者提供反馈,以提高评价效果。
22:三强鼎立法则——商业竞争规律。
每一个行业发展到最后都会形成由三个大公司所霸占的局面,也就是“三强鼎立法则”(Rule of Three)。
23:6σ管理法——追求管理卓越性的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
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防范产品责任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24:101℃法则——胜负就在关键1℃。
达到一般的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达到更高的101℃才能使企业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5:7±2 法则——让产品设计更人性化。
一般人短时间的记忆容量约为7加减2个,5--9之间。
这个法则是产品设计重要的指导原则,设计上要考虑到方便用户记忆。
26:5S法则——现场管理的利器。
5S现场管理法,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通过规范现场、现物,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
27:米格-25效应——整体能力大于个体能力之和。
也许个体不全是最好的,但是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整体却是最强的。
这强调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28:421法则——无序市场中隐藏有序的规律。
在市场占有率上,第一被想到的品牌占40%左右,其他名次有成倍递减特点,也就是说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占20%和10%左右。
29:271法则——评估和淘汰。
这是企业的一种绩效考核评估制度,所谓的271法则就是:20%超出期望(创造财富),70%符合期望(维持努力),10%低于期望(淘汰)。
30小时定律。
——人才需要沉淀。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小时,按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编辑于 2018-11-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终身要学习的观点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比较有趣的话题:“规模效应”,什么是规模效应?先别急,接下来我将结合杰弗里·韦斯特的新书《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来为大家分享书中几个比较有趣的观点:1、为什么动物体重越大,越长寿?2、为什么大部分公司都会在10年内倒闭?3、为什么城市越大越好?4、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但在这个复杂世界的背后,有没有一些内在的、简单的运行规律?达尔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规律;牛顿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发现了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一个是生命体,一个是非生命体,那有没有一种跨越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更普遍法则呢?从细菌到大象、从城市到国家、从个人到公司,它们的生长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今天的内容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启发。
有人说,如果你喜欢读纳西姆·塔勒布的《黑天鹅》、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就一定不能错过杰弗里·韦斯特的这本《规模》。
得到“精英日课”的主理人,著名的物理学家万维钢老师说:《规模》可以让你见识到世界的底层逻辑,了解物理学的套路,又能治愈某些流行的妄想。
这是数年难以一遇的重要思想书籍。
1、复杂生命背后的简单规律地球上有超过800万个物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习性更是千差万别。
但它们都无一例外地遵循着“适者生存”这个简单而而普遍的规律。
而且还有一些更加神奇的规律,比如所有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次数大约都只有15亿次;所有的哺乳动物的血压都几乎是一样的;所有动物都遵循着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无一例外。
即便是人类这样自认为高等级的物种,也无法避免这样的自然规律。
虽然所有动物都难免一死,但是它们的寿命却是不一样的,老鼠的寿命只有短短的2-3年,狗的寿命有10-20年,大象的寿命可以达到75年,而更大型的鲸鱼的寿命可以超过100年。
是的,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动物它们的寿命越长,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隐藏在新陈代谢率的亚线性变化规律里。
你可能觉得这个很抽象,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什么是“亚线性变化”?从生物学上讲,我们的生命都是由新陈代谢控制和维持的,虽然每个动物都有新陈代谢,但每个动物的新陈代谢率其实是不一样的,也就是单位时间内动物所消耗的能量并不一样。
1932年著名生物学家马克斯·克莱伯发表了一篇论文,分析了大量动物的代谢率和体重的关系。
发现动物代谢率的增加是体重增加的3/4倍,而且这个规律所有动物都惊人地相似。
让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一只猫的体重是一只仓鼠的100倍,你可能认为猫所消耗的能量是仓鼠的100倍,但实际上只有32倍,原因很简单,因为体重每增加一倍,实际上动物所消耗的能量只增加了0.75倍,并不是一倍,而这种体重和消耗能量不是等比例变化的情况,我们就称之为“亚线性变化”。
3、体重越大的动物,越长寿这其实也意味着,体重越大的动物新陈代谢越慢,而新陈代谢的快慢会直接影响它们的寿命。
因为新陈代谢为我们身体提供了能量的同时,这个过程会对体内毛细血管和细胞造成永久性的损伤。
就像汽车轮胎在公路上行驶,会对地面造成损伤一样。
而且新陈代谢越快,损伤就越大。
老鼠比大象的新陈代谢快很多,老鼠每分钟的心跳次数接近1000次,而大象只有35次左右。
而新陈代谢越快,也意味着,老鼠体内的毛细血管损失速度越快,也就意味着老鼠的寿命更短。
一般它们的寿命只有短短的两三年,而大象的寿命可以达到75年。
当然,人类因为得益于卫生条件和医疗技术的改善,我们的人均寿命可以和大象差不多。
但细胞的损伤导致的身体各种组织的衰老和坏死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按照人类的新陈代谢对细胞的损伤速度,科学家们估算出人类寿命的极限大概就只有125岁左右,这是一个物理极限。
4、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会在10年内倒闭说到这来,你可能会问,到底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在这本书中,除了发现体重和新陈代谢率的亚线性关系外,还观察到了自然界中非常多的亚线性变现关系。
而作者将这种随着规模放大,或者缩小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称之为“规模法则”,或者说“规模效应”。
不仅仅生命体具有这样的规模法则,对于国家、城市、组织或公司这样的非生命体,它们也遵循着这种规模法则。
比如城市人口增加一倍,城市的道路、管道和基础设施的数量并不是增加一倍,而是小于一倍。
这就意味着,城市越大越好,而且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也证明了,人类城市可以跨越数千年而不衰落。
但相反,公司的人数增加一倍,公司的利润、营业额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倍,而是小于一倍。
作者分析了美国近3万家上市公司的净收入、利润和销售额,与雇员人数规模之间的关系。
发现它们也存在规模法则。
比如公司人数增加一倍,其利润只会增加大约92%;而净收入只增加了79%。
所以公司人数越多,每个人的生产率其实在降低。
因此大部分上市公司随着人员扩张,它们其实就离倒闭越来越近了。
而历史也证明了,绝大部分公司的寿命都不会超过100年,甚至大部分都不会超过10年。
比如美国上市公司中,10年内倒闭的就超过50%。
5、你为什么应该终身学习?如果你觉得城市发展,公司生产力这些还是离我们太远,让我们来看看身边的例子。
比如在投资中,为什么会有“复利增长”的奇迹,为什么你会觉得有钱人赚钱更容易,也就是常说的“钱生钱更容易”。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非线性变化规律的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随着你资本的增加,你每一块钱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超线性增长”的。
再比如读书和学习,为什么现在都崇尚终身学习?因为对知识的积累,以及知识所带来的收益,也不是线性增长的。
随着你读书时间增加,读书效率会“超线性增长”。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觉得读书,越读越容易的原因。
当然,我们身边的“非线性变化”规律还有很多很多,等待着你去发现和体会。
总之,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在看似复杂的现象背后,总有一些简单而普遍的法则,而今天我们讲的非线性规模法则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习惯于线性思维,做简单的等比缩放,但其实很多事物的发展变化,并非线性缩放的,这些非线性的变化法则,会带来一些物理规律,比如生物的寿命、体重都有自己的物理极限;人类社会组织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甚至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有自己的非线性规律。
这些底层规律就像“适者生存”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影响和左右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