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宇宙常数是什么?
宇宙常数 宇宙中某一点的引力场强与斥力场强的合场强,定义为宇宙场强(9)其中L是宇宙常数。
根据定义,在球体的内部有所以(10)在球外(11)当宇宙半径为a0时,有L=0,当a >> a0时,则 L=L0 。
由于退行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我们就看不见它了,所以我们观测不到与 L0 相对应的膨胀。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场方程,对宇宙整体进行了考察。
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 表示。
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
只在宇宙尺度下,∧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
1929年,哈勃发现星系红移的哈勃定律,确定静态宇宙模型与实际不符。
但有些学者,如爱丁顿、德西特、泽尔多维奇则认为宇宙常数可能有新的物理意义,不宜轻易抛弃。
目前,学者们对宇宙常数的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是正值;有的认为是负值;有的认为是常数;有的则认为它随时间而变化。
但多数倾向于取正值,其物理意义可能代表宇宙真空场的能量-动量张量与可能存在于物质之间的斥力。
估计宇宙常数的上限为10厘米。
(爱因斯坦首次用引力场方程来研究宇宙的整体,开创了理论宇宙学的新学科。
在他提出“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时,已经感觉到了“宇宙有引力收缩的趋势[1]”,为了不让这个不情愿的趋势破坏了美好的静态,他特别引入了一个反引力的“宇宙常数”以抵消这种引力收缩的趋势,从而人类失去了一项重大的科学预言的机遇。
1929年哈勃观察到星系光谱红移和距离的线性关系,即所谓哈勃定律。
人们把红移归结于宇宙的膨胀,并推论宇宙是由于一百多亿年前的一次 大爆炸产生的,产生了标准的大爆炸宇宙学理论。
当爱因斯坦得知了哈勃发现的“宇宙普遍在膨胀”的事实后,爱因斯坦承认自己引出的宇宙常数犯了一个关键性的最大错误。
事实上,爱因斯坦在黑洞问题上最初也由反对意见。
1916年,史瓦西从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得出了引力坍缩的解,即描述黑洞的解。
可是爱因斯坦当时却认为物质不可能如此紧致,并著文认为这是荒谬的。
后来的历史证明,黑洞是天体物理中最重要的物体,近年来的天文观测,使人们普遍认为在众多星系的中心都存在着巨大质量的黑洞。
)Einstein当初根据他的场方程解出的宇宙是膨胀的,他认为宇宙应该是平直的,所以他人为的加入了一项宇宙学常数项,使得给出的结果是平直的宇宙。
但随着Hubble发现了Hubble定律,证实了宇宙的膨胀,Einstein去掉了这个常数项,并宣称这是他“一生犯的最大的错误”
宇宙常数新观点
在宇宙演化的奥秘探索中,暗能量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根据现有理论,暗能量是因宇宙加速度膨胀而引发的一种力。
然而,2006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天文学家沙佛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指出暗能量施加的力可能随时间变化。
这一观点质疑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宇宙常数”的正确性,它是描述暗能量如何随时间变化的第一个研究成果。
沙佛基于对128亿光年远距离伽马射线大爆发的分析提出了这一发现,指出如果宇宙以不变速度加速,那么这些爆发似乎应该比实际观测到的更明亮。
在追溯历史时,暗能量的压力在某个点变为零,对宇宙没有施加力量,这是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
沙佛的发现与观测不同超新星爆炸积累的证据不一致,后者支持宇宙膨胀正在按爱因斯坦的“宇宙常数”加速的理论。
加州理工学院超新星宇宙学家埃里斯对采用伽马射线爆发作为“距离显示器”的创意表示激动,并指出方法的正确性还需验证。
1999年,科学家提出了暗能量理论来解释宇宙膨胀加速的事实,认为暗能量构成了70%的宇宙,但其本质仍然是未知的。
为了观测伽马射线爆发,美国宇航局于2000年发射了HETE-2卫星,2004年发射了雨燕号伽马射线探测器。
这些卫星是目前观测伽马射线爆发的最佳工具。
沙佛分析了52次爆发,发现最遥远的爆发比用宇宙常数预测的要明亮,这表明宇宙膨胀曾以比现有速度慢的速度加速。
1917年﹐爱因斯坦利用他的引力场方程﹐ 对宇宙整体进行了考察。
为了解释物质密度不为零的静态宇宙的存在﹐他在场方程中引进一个与度规张量成比例的项﹐用符号Λ 表示。
该比例常数很小﹐在银河系尺度范围可忽略不计。
只在宇宙尺度下﹐Λ 才可能有意义﹐所以叫作宇宙常数。
宇宙常数是什么
宇宙常数宇宙场强宇宙中某一点的引力场强与斥力场强的合场强,定义为宇宙场强宇宙常数C=LMr L0Mr-GMr/a^3=LMr 其中L是宇宙常数。
根据定义,在球体的内部有 所以L0-G/a^3=L 在球外 L0-G/r^3=L宇宙半径当宇宙半径为a0时,有L=0,当a >> a0时,则 L=L0 。
由于退行物体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我们就看不见它了,所以我们观测不到与 L0 相对应的膨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