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航:
量子力学是谁发明
量子力学创始人为:海森堡,狄拉克,薛定谔等。
19世纪末,人们发现旧有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系统,于是经由物理学家的努力,在20世纪初创立量子力学,解释了这些现象。
量子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
除了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物质的理论,与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许多物理学理论和科学如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以及其它相关的学科都是以量子力学为基础所进行的。
量子力学是描写原子和亚原子尺度的物理学理论。
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初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物质组成成分的认识 。
根据量子理论,粒子的行为常常像波,用于描述粒子行为的“波函数”预测一个粒子可能的特性,诸如它的位置和速度,而非确定的特性 。
谁给一下爱因斯坦的简介啊?
爱因斯坦-简介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
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
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和核弹政治的瓜葛是众所周知的:他签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说服美国认真考虑他的想法,并且他在战后从事阻止核战争的各项努力。
但是,这些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动。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爱因斯坦最早从事政治活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在柏林当教授。
由于目睹草菅人命而不胜厌恶,他卷入了反战示威。
他拥护国内反抗以及公开鼓励人民拒绝征兵,因而不讨他的同事们喜欢。
后来,在战时他又致力于调解和改善国际关系。
这也不得人心,而且他的政治态度很快使他难以访问美国,甚至连讲学都有困难。
爱因斯坦第二个伟大的事业是犹太复国主义。
虽然他在血统上是犹太人,但他拒绝《圣经》上关于上帝的说法。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他越发看清反犹主义,这导致他逐渐和犹太团体相认同,而后成为一个直言不讳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拥护者。
再度不受欢迎也未能阻止他发表自己的主张。
他的理论一发表就受到攻击,甚至成立了一个反爱因斯坦的组织。
有一个人被定罪为教唆他人去谋杀爱因斯坦(只罚了6美金)。
但爱因斯坦是冷静的:当一本书以题为《100个反爱因斯坦的作家》出版时,他反驳道: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爱因斯坦正在美国,他宣布不再回德国。
后来纳粹义勇军抄查了他的房子,并没收了他的银行账号。
一家柏林报纸的头条写道:来自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
面对着纳粹的威胁,爱因斯坦放弃了和平主义,终于忧虑到德国科学家会制造核弹,因而建议美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核弹。
但是,即使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前,他就曾经公开警告过核战争的危险,并提议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
贯穿爱因斯坦一生,他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只说服了很少的朋友。
然而,他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口头支持在1952年被及时承认,其时他被推荐为以色列的总统。
但他谢绝了。
他说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
可是,也许其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评论内容: 【打印】【大 中 小】【上一条】【下一条】【关闭】 【FET】范围看法呢外】好长啊! 【匿名】好长啊【thfghtht】fhgfhbczdfjhgtdgsfdhtyhgfbbb./?><<<<<<<<<<<<<<<< 【jkjjknmk】hkukjhl,hgjhkhujhgkhkjhjhkukuk? 【美丽心情】太感动了,我爱你。
着下作业有交!!【小爱】太好了!!!真棒!!!【sadfg】sdfgsdfg 【j】营业员眼【科学作业】谢谢【2232】cxvxcvzxv 【匿名】HGHGH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HG 【往往往往】你有问题啊 【www】靠 【电功率扩大风格那里棵】告诉飞过海昆仑山反对【匿名】根据地反光镜蓝点颏人;六十九客观立刻;个;国家;浪费井冈山地方经过; 【匿名】一点都不好【jj】太烂【lyx】 没什么我要找的~真没意思【dgj】thank you 【匿名】此行采访和【雅美】内容太少了,连爱因斯坦的出生年都没有. 【abc】你们好无聊★!【yyy】没有英文版的【student】谢谢啊!这些帮了我很大的忙。
敬礼!【martin】1900~1904年,爱因斯坦每年都写出一篇论文,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
头两篇是关于液体表面和电解的热力学,企图给化学以力学的基础,以后发现此路不通,转而研究热力学的力学基础。
1901年提出统计力学的一些基本理论,1902~1904年间的三篇论文都属于这一领域。
1904年的论文认真探讨了统计力学所预测的涨落现象,发现能量涨落取决于玻而兹曼常数。
它不仅把这一结果用于力学体系和热现象,而且大胆地用于辐射现象,得出辐射能涨落的公式,从而导出维恩位移定律。
涨落现象的研究,使他于1905年在辐射理论和分子运动论两个方面同时做出重大突破。
1905年的奇迹1905年,爱因斯坦在科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奇迹。
这一年他写了六篇论文,在三月到九月这半年中,利用在专利局每天八小时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在三个领域做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发表了关于光量子说、分子大小测定法、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这四篇重要论文。
1905年3月,爱因斯坦将自己认为正确无误的论文送给了德国《物理年报》编辑部。
他腼腆的对编辑说:“如果您能在你们的年报中找到篇幅为我刊出这篇论文,我将感到很愉快。
”这篇“被不好意思”送出的论文名叫《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观点》。
这篇论文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推广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情况,提出光量子假说。
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光则表现为粒子性。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
在这文章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的解释了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密立根给予实验证实。
1921年,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这一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才仅仅是开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光、热、电物理学的三个领域中齐头并进,一发不可收拾。
1905年4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5月完成了《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
这是两篇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的论文。
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
三年后,法国物理学家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
从而无可非议的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客观存在,这使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人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经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完成了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运体的电动力学》,完整的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这是爱因斯坦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是近代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狭义相对论不但可以解释经典物理学所能解释的全部现象,还可以解释一些经典物理学所不能解释的物理现象,并且预言了不少新的效应。
狭义相对论最重要的结论是质量守恒原理失去了独立性,他和能量守恒定律融合在一起,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其他还有比较常讲到的钟慢尺缩、光速不变、光子的静止质量是零等等。
而古典力学就成为了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时的一种极限情况。
这样,力学和电磁学也就在运动学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1905年9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短文《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质能相当性是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也为20世纪40年代实现的核能的释放和利用开辟了道路。
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突破性成就,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前无古人”。
即使他就此放弃物理学研究,即使他只完成了上述三方面成就的任何一方面,爱因斯坦都会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笔。
爱因斯坦拨散了笼罩在“物理学晴空上的乌云”,迎来了物理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纪元。
广义相对论的探索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
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
在这一年,他的大学老师、著名几何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可惜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等效原理的发现,爱因斯坦认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却十分艰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弯路。
1911年,他分析了刚性转动圆盘,意识到引力场中欧氏几何并不严格有效。
同时还发现洛伦茨变化不是普适的,等效原理只对无限小区域有效……。
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但他还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母校工作。
在他的同班同学、母校任数学教授的格罗斯曼帮助下,他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
经过一年的奋力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
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规结合起来,使黎曼几何获得实在的物理意义。
不过他们当时得到的引力场方程只对线性变换是协变的,还不具有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标变换下的协变性。
这是由于爱因斯坦当时不熟悉张量运算,错误的认为,只要坚持守恒定律,就必须限制坐标系的选择,为了维护因果性,不得不放弃普遍协变的要求。
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在1915年到1917年的3年中,是爱因斯坦科学成就的第二个高峰,类似于1905年,他也在三个不同领域中分别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
除了1915年最后建成了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的广义相对论以外,1916年在辐射量子方面提出引力波理论,1917年又开创了现代宇宙学。
1915年7月以后,爱因斯坦在走了两年多弯路后,又回到普遍协变的要求。
1915年10月到11月,他集中精力探索新的引力场方程,于11月4日、11日、18日和25日一连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了四篇论文。
在第一篇论文中他得到了满足守恒定律的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但加了一个不必要的限制。
第三篇论文中,根据新的引力场方程,推算出光线经过太阳表面所发生的偏转是1.7弧秒,同时还推算出水星近日点每100年的进动是43秒,完满解决了60多年来天文学的一大难题。
1915年11月25日的论文《引力的场方程》中,他放弃了对变换群的不必要限制,建立了真正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宣告广义相对论作为一种逻辑结构终于完成了。
1916春天,爱因斯坦写了一篇总结性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同年底,又写了一本普及性的小册子《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1916年6月,爱因斯坦在研究引力场方程的近似积分时,发现一个力学体系变化时必然发射出以光速传播的引力波,从而提出引力波理论。
1979年,在爱因斯坦逝世24年后,间接证明了引力波存在。
1917年,爱因斯坦用广义相对论的结果来研究宇宙的时空结构,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做的考察》。
论文分析了“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这一传统观念,指出它同牛顿引力理论和广义相对论都是不协调的。
他认为,可能的出路是把宇宙看作是一个具有有限空间体积的自身闭合的连续区,以科学论据推论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无边的,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大胆的创举,使宇宙学摆脱了纯粹猜想的思辨,进入现代科学领域。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
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1925年以后,爱因斯坦全力以赴去探索统一场论。
开头几年他非常乐观,以为胜利在望;后来发现困难重重,他认为现有的数学工具不够用;1928年以后转入纯数学的探索。
他尝试着用各种方法,但都没有取得具有真正物理意义的结果。
1925年~1955年这30年中,除了关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引力波以及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以外,爱因斯坦几乎把他全部的科学创造精力都用于统一场论的探索。
1937年,在两个助手合作下,他从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推导出运动方程,进一步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的统一性,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发展,也是爱因斯坦在科学创造活动中所取得的最后一个重大成果。
在同一场理论方面,他始终没有成功,他从不气馁,每次都满怀信心底从头开始。
由于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独自去进攻当时没有条件解决的难题,因此,同20年代的处境相反,他晚年在物理学界非常孤立。
可是他依然无所畏惧,毫不动摇地走他自己所认定的道路,直到临终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准备继续他的统一场理论的数学计算。
最伟大的科学家的风格爱因斯坦因为在科学上的成就,获得了许多奖状以及名誉博士的授予证书。
如果一般人就会把这些东西高高挂起。
可是爱因斯坦把以上的东西,包括诺贝尔奖奖状一起乱七八糟地放在一个箱子里,看也不看一眼。
英费尔德说他有时觉得爱因斯坦可能连诺贝尔奖是什么意义都不知道。
据说他在得奖的那一天,脸上和平日一样平静,没有显出特别高兴或兴奋。
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在瑞士生活时,过的是穷学生的生活,他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有一碟意大利面条加上一点酱他就感到很满意。
成名后,成为教授以及后来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移民美国,他是有条件过很好的物质享受的,但是他仍保留像穷学生那样简朴无华的生活。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衣着也是不注意的,长年披着一件黑色皮上衣,不穿袜子,不结领带,裤子有时既没有绑皮带也没有吊带,他和人在黑板前讨论问题时,一面写黑板,一面要把那像要滑下的裤子用手拉住,这种情形是有些滑稽,而他的头发却留得长长的,不加修饰。
这对当年“贵族学府”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来说是惊异的事,难怪他们要希望上帝叫他把头发剪掉。
爱因斯坦是很节俭的人,他在计算的纸上是两面都写,而且他把许多寄给他的信的信封裁开,当作计算的草稿纸,不让它们在进了纸篓之前失掉可以再利用的价值。
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1909年7月,爱因斯坦应邀到日内瓦,参加隆重的日内瓦大学三百五十周年校庆和纪念建校人加尔文的庆祝活动,并接受日内瓦大学颁发给他的荣誉博士学位。
在庆祝活动的游行中,学校里的显要人物和政府中的大人物,都身穿燕尾服、头戴高礼帽,或者身穿中世纪式的锈金长袍,头戴平顶丝帽,而爱因斯坦却穿着一套平时上街穿的衣服,戴着一顶草帽。
对这次庆祝活动所举办的盛大宴会,爱因斯坦很不以为然,他对坐在旁边的人说,“如果加尔文还活着,他会堆起一大堆柴禾,因为搞这样的铺张浪费的盛宴而把我们全都烧死。
”爱因斯坦自己曾说过:“安逸和幸福,对我来说从来不是目的。
我称这些伦理基础为猪倌的理想……”。
他甚至拒绝自己被安排在上流社会中,而居于与众不同的地位,对社会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感到愤怒。
爱因斯坦是很珍惜时间的人,他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与宴会,他曾讽刺地说:“这是把时间喂给动物园。
”他集中精神专心的钻研,他不希望宝贵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社交谈话上。
他也不想听那些奉承和赞扬的话。
他认为:“一个以伟大的创造性观念造福于全世界的人,不需要后人来赞扬。
他的成就本身就已经给了他一个更高的报答。
”1929年3月,为了躲避五十寿辰的庆祝活动,他在生日前几天,就秘密跑到柏林近郊的一个花匠的农舍里隐居起来。
作为物理学革命中的伟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从来没有自认为是一个超人。
他认识到,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前人走过的道路的延伸,科学的新时代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因此他总是抱着感激和敬仰的心情赞赏前人的贡献。
在谈到相对论的创立时,他说:“相对论实在可以说是对麦克思韦和洛伦兹的伟大构思画了最后一笔,因为它力图把场物理学扩充到包括引力在内的一切现象。
”爱因斯坦曾几次在信中对赞扬他的成就的朋友写道:“我完全知道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兴趣、专一、顽强工作,以及自我批评使我达到我想要达到的理想境界【lu】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的乌尔姆,父母都是犹太人。
他12岁时,阅读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原本》,被深深地吸引。
16岁时写出第一题为《关于磁场中的以太的研究现状》的论文。
1896年夏,考入瑞士苏黎士工业专科学校,1900年毕业。
1902年进入伯尔尼瑞士联邦专利局,负责对专利的技术审查,一直任职到1909年。
他在那些年是最富有科学创造性的。
1905年3月到6月他接连发表四篇重要论文,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辐射量子论、分子运动论、布朗运动理论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引起物理学理论基础的重大变革。
1909年经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推荐,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
1913年回到德国,在柏林大学任教,并成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
1933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而迁居美国,定居在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应聘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40年加入美国籍,以后一直在普林斯顿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直至逝世。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
其中最重要的是创立了相对论和对发展量子论的贡献。
1905年6月完成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一文中,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承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是恒定的(即不随发光物体的运动状态而改变),而且在一切惯性参考系中自然定律都是相同的,那么就可以确定,时间和运动对于观察者说来都是相对的。
相对论的建立,使人类对于空间、时间和物质运动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916年,他发表了《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的论文,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论述电磁现象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广义相对论则主要研究引力理论。
这个理论的中心思想是引力的实质是由于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一空连续场的弯曲。
他根据广义相对论,作出了光在引力场作用下会发生弯曲、水星近日点发生进动和引力场中的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的三大预言,以后都被实验观测所证实。
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曾激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1905年3月,他发表《论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的观点》。
在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下,提出了光量子学说,并用量子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辐射过程和固体的比热等等,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
同年9月,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有的能量有关吗?》的论文,提 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阐明质量是m的物体蕴藏着mc2的能量,为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1922年11月,他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授奖理由主要提到他在光量子论方面的贡献,因为当时对相对论是有争议的。
1929年2月,爱因斯坦发表了《统一场论》的论文。
从此,他几乎把后半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一研究中去,试图把电磁场和引力场统一起来。
虽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他没有取得成果,但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在1931年说过:“在我们这一代的物理学史中,爱因斯坦的地位将在最前列。
他现在是,并且将来还是人类宇宙中有头等光辉的一颗巨星”。
爱因斯坦对事物不满足于现在的结论,不墨守陈规。
他曾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穷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我不过是保持了自然界表示“诧异”(或译)‘惊奇’的能力。
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着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进时,我却试图走另外的路。
”这正是使他成为自然科学伟大革新家的最可贵的品质。
爱因斯坦病危之际,留下遗嘱:死后不举行公开葬礼、不建墓、不立纪念碑。
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向大地。
1955年4月18日,他在普林斯顿逝世,终年76岁。
【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a 【鱼鱼】爱因斯坦是四岁学会说话的!【fd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
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
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和核弹政治的瓜葛是众所周知的:他签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说服美国认真考虑他的想法,并且他在战后从事阻止核战争的各项努力。
但是,这些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动。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爱因斯坦最早从事政治活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在柏林当教授。
由于目睹草菅人命而不胜厌恶,他卷入了反战示威。
他拥护国内反抗以及公开鼓励人民拒绝征兵,因而不讨他的同事们喜欢。
后来,在战时他又致力于调解和改善国际关系。
这也不得人心,而且他的政治态度很快使他难以访问美国,甚至连讲学都有困难。
爱因斯坦第二个伟大的事业是犹太复国主义。
虽然他在血统上是犹太人,但他拒绝《圣经》上关于上帝的说法。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他越发看清反犹主义,这导致他逐渐和犹太团体相认同,而后成为一个直言不讳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拥护者。
再度不受欢迎也未能阻止他发表自己的主张。
他的理论一发表就受到攻击,甚至成立了一个反爱因斯坦的组织。
有一个人被定罪为教唆他人去谋杀爱因斯坦(只罚了6美金)。
但爱因斯坦是冷静的:当一本书以题为《100个反爱因斯坦的作家》出版时,他反驳道: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爱因斯坦正在美国,他宣布不再回德国。
后来纳粹义勇军抄查了他的房子,并没收了他的银行账号。
一家柏林报纸的头条写道:来自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
面对着纳粹的威胁,爱因斯坦放弃了和平主义,终于忧虑到德国科学家会制造核弹,因而建议美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核弹。
但是,即使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前,他就曾经公开警告过核战争的危险,并提议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
贯穿爱因斯坦一生,他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只说服了很少的朋友。
然而,他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口头支持在1952年被及时承认,其时他被推荐为以色列的总统。
但他谢绝了。
他说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
可是,也许其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
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生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了卓绝贡献。
其最卓绝的成就是他突破牛顿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创立了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和核弹政治的瓜葛是众所周知的:他签署了那封著名的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信,说服美国认真考虑他的想法,并且他在战后从事阻止核战争的各项努力。
但是,这些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家被拖入政界的孤立行动。
事实上,爱因斯坦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爱因斯坦最早从事政治活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在柏林当教授。
由于目睹草菅人命而不胜厌恶,他卷入了反战示威。
他拥护国内反抗以及公开鼓励人民拒绝征兵,因而不讨他的同事们喜欢。
后来,在战时他又致力于调解和改善国际关系。
这也不得人心,而且他的政治态度很快使他难以访问美国,甚至连讲学都有困难。
爱因斯坦第二个伟大的事业是犹太复国主义。
虽然他在血统上是犹太人,但他拒绝《圣经》上关于上帝的说法。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和期间,他越发看清反犹主义,这导致他逐渐和犹太团体相认同,而后成为一个直言不讳的犹太复国主义的拥护者。
再度不受欢迎也未能阻止他发表自己的主张。
他的理论一发表就受到攻击,甚至成立了一个反爱因斯坦的组织。
有一个人被定罪为教唆他人去谋杀爱因斯坦(只罚了6美金)。
但爱因斯坦是冷静的:当一本书以题为《100个反爱因斯坦的作家》出版时,他反驳道:如果真是我错了的话,那么一个人反对我就足够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了,爱因斯坦正在美国,他宣布不再回德国。
后来纳粹义勇军抄查了他的房子,并没收了他的银行账号。
一家柏林报纸的头条写道:来自爱因斯坦的好消息--他不回来了。
面对着纳粹的威胁,爱因斯坦放弃了和平主义,终于忧虑到德国科学家会制造核弹,因而建议美国应该发展自己的核弹。
但是,即使在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之前,他就曾经公开警告过核战争的危险,并提议对核武器进行国际控制。
贯穿爱因斯坦一生,他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可能成效甚微--肯定只说服了很少的朋友。
然而,他对犹太复国主义事业的口头支持在1952年被及时承认,其时他被推荐为以色列的总统。
但他谢绝了。
他说他认为自己在政治上太天真。
可是,也许其真正的原因却并非如此,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而言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一个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在德国。
他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卓著的是他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
爱因斯坦发现了啥
爱因斯坦全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他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的主要成就有相对论,光电效应,能量守恒(E=mc^2)和宇宙常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