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科学入门科普书单 (复杂性科学入门知识)

admin 2024-11-13 60 0

本文目录导航:

复杂性科学入门科普书单——十本书带你进入复杂性研究领域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已身处一个复杂交织的网络,呼唤着全新的科学理论来解读。

复杂性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领域,致力于理解各类复杂系统,如互联网、社会经济等。

面对复杂性的迷雾,你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但不必担心,因为这里有份特别的指南。

集智俱乐部精心挑选了十本复杂性科学入门书籍,它们犹如一座桥梁,带你探索这个领域的奥秘。

以下是书单:1. 《复杂: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揭示了复杂性科学的起源和精神。

2. 《复杂》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复杂性科学的诞生故事。

3. 《规模: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通过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的研究,揭示了复杂系统的规模法则。

4. 《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通过遗传算法之父约翰·霍兰的视角,探讨了适应性在复杂性中的角色。

5. 《链接:商业、科学与生活的新思维》则从商业和社会的角度,展示了复杂系统的新思维。

6. 《宇宙为家》从生物学视角探讨复杂性科学的内涵。

7. 《从存在到演化》讨论了复杂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8.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揭示了社会群体行为背后的规律。

9. 《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站在旁观者角度剖析复杂性科学对未来的预测。

10.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则以高深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复杂性科学的哲学深度。

每一本书都提供了一扇窗口,带你进入复杂性科学的广阔世界,揭示隐藏在看似混乱现象背后的秩序和规律。

通过这些书籍,你将开启一段探索复杂性的旅程,发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扫描二维码,加入集智俱乐部的课程,踏上这场知识的探索之旅。

复杂性科学入门科普书单 (复杂性科学入门知识)

什么是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一, 生物信息学发展简介生物信息学是建立在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的,因此,要了解生物信息学,就必须先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有一个简单的了解.研究生物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很早就已经开始,1866年孟德尔从实验上提出了假设:基因是以生物成分存在[1],1871年Miescher从死的白细胞核中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DNA),在Avery和McCarty于1944年证明了DNA是生命器官的遗传物质以前,人们仍然认为染色体蛋白质携带基因,而DNA是一个次要的角色.1944年Chargaff发现了著名的Chargaff规律,即DNA中鸟嘌呤的量与胞嘧定的量总是相等,腺嘌呤与胸腺嘧啶的量相等.与此同时,Wilkins与Franklin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了DNA纤维的结构.1953年James Watson 和FrancisCrick在Nature杂志上推测出DNA的三维结构(双螺旋)以磷酸糖链形成发双股螺旋,脱氧核糖上的碱基按Chargaff规律构成双股磷酸糖链之间的碱基对.这个模型表明DNA具有自身互补的结构,根据碱基对原则,DNA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地进行复制.他们的理论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双螺旋模型已经预示出了DNA复制的规则,Kornberg于1956年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能使4种dNTP连接成的复制需要一个DNA作为模板与Stahl(1958)用实验方法证明了DNA复制是一种半保留复制于1954年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DNA是合成RNA的模板,RNA又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称之为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这一中心法则对以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经过Nirenberg和Matthai(1963)的努力研究,编码20氨基酸的遗传密码得到了破译.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重组DNA的克隆(clone)奠定了基因工程的技术基础.正是由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生物信息学的出现也就成了一种必然.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工程测序的完成,使生物信息学走向了一个高潮.由于DNA自动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DNA数据库中的核酸序列公共数据量以每天106bp速度增长,生物信息迅速地膨胀成数据的海洋.毫无疑问,我们正从一个积累数据向解释数据的时代转变,数据量的巨大积累往往蕴含着潜在突破性发现的可能,生物信息学正是从这一前提产生的交叉学科.粗略地说,该领域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如何通过对DNA序列的统计计算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DNA序列,结构,演化及其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其研究课题涉及到分子生物学,分子演化及结构生物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等许多领域.生物信息学是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其核心是基因组信息学,包括基因组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配和解释.基因组信息学的关键是读懂基因组的核苷酸顺序,即全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确切位置以及各DNA片段的功能;同时在发现了新基因信息之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然后依据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药物设计[2].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理也是生物信息学的重要内容,根据生物分子在基因调控中的作用,描述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内在规律.它的研究目标是揭示基因组信息结构的复杂性及遗传语言的根本规律,解释生命的遗传语言.生物信息学已成为整个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二,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方向生物信息学在短短十几年间,已经形成了多个研究方向,以下简要介绍一些主要的研究重点.1,序列比对(Sequence Alignment)序列比对的基本问题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号序列的相似性或不相似性.从生物学的初衷来看,这一问题包含了以下几个意义[3]:从相互重叠的序列片断中重构DNA的完整序列.在各种试验条件下从探测数据(probe target=_blank>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

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利用计算机技术研究生物系统之规律的学科。

目前的生物信息学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结合体。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材料和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数据,其研究工具是计算机,研究方法包括对生物学数据的搜索(收集和筛选)、处理(编辑、整理、管理和显示)及利用(计算、模拟)。

1990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展开和分子结构测定技术的突破和Internet的普及,数以百计的生物学数据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和成长。

对生物信息学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数以亿计的ACGT序列中包涵着什么信息?基因组中的这些信息怎样控制有机体的发育?基因组本身又是怎样进化的?生物信息学的另一个挑战是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预测蛋白质结构。

这个难题已困扰理论生物学家达半个多世纪,如今找到问题答案要求正变得日益迫切。

诺贝尔奖获得者W. Gilbert在1991年曾经指出:“传统生物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实验的。

现在,基于全部基因都将知晓,并以电子可操作的方式驻留在数据库中,新的生物学研究模式的出发点应是理论的。

一个科学家将从理论推测出发,然后再回到实验中去,追踪或验证这些理论假设”。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方向: 基因组学 - 蛋白质组学 - 系统生物学 - 比较基因组学

《认知红利》谢春霖

一、重新理解财富

世界上只卖一种商品

世界第八大奇迹,知者赚不知者被赚

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

复利:当你做了事情A,就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如此不断循环,循环次数越多,A就越强大。

设计复利效应的具体步骤:(还需要研究)

(1)找到因果关系:设计复利效应的第一步,找到一个“支点”。

(2)设计增强循环:

(3)重复与耐心

二、重新理解自己

别人认识的是你还是你扮演的角色?

人为什么会被角色化:便于管理和协助

角色化带来了规则和效率,另外一面却带来了边界和束缚。

为什么要学习角色化:因为只有脱掉了角色化的外衣,你才能真正的自己来到人生舞台的中央。

你才是你。

如何去角色化?

被动的人生是从外往内探寻的,很多人被困在角色层,在角色下生活,一生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

主动的人生是从内往外拓展的,是去角色化的,医生都在自我成长,没有边界的限制纵情向前。

你是第几流的人才?

NLP理解层次:把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分成了六个不同的层次,而这些层次是有高低之分的

第五流人才(怨妇型):理解层次的最低层“环境”:因为环境不好而产生的问题:

第四流人才(行动派):理解层次:行动。

典型的思考模式:我还不够努力。

问题的解决,时代的进步,并不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一定有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进入下一灵界层次。

第三流人才(战术家):理解层次:能力。

思考模式:方法总比问题多。

能力就是你能用更简单,更有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有选择便是有能力。

能力这个理解层次,是我们的“意识”能想到的最高层次了。

第二流人才(战略家):理解层次:BVR(信念/价值观/规条)。思考模式:什么才是更重要的?

第一流人才(觉醒者):身份。典型的思考模式:因为我是XXX,所以我会XXX

顶级人才(领袖/伟人):理解的层次:精神/使命。典型思考模式: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你思考过你的思考吗?

元认知是你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元认知的作用:(1)控制输入:控制注意力就是控制你大脑的“输入设备”。

(2)控制大脑:对无用的信息丢弃;对有益的信息存储;对问题或任务处理。

(3)输出控制。

如何提高元认知?

(1)刻意练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练习的是套路:提高你思维能力的工具:金字塔原理、MECE法则、5W2H、SCQA、二维四象限等等。

提高决策能力的工具:KT法、概率决策树、麦穗理论等等。

(3)练习冥想:长期冥想所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感受上,还体现在某些大脑区域的实际体机的变化上。(如何冥想)

价值多少钱?

什么决定了石头的价格?(1)得有人想买(2)场景决定需求(3)供给决定价值的高低

价值由什么决定?(1)需求:需求决定有没有价值,场景决定是什么需求?(2)供给:供给量决定价值的多少,越稀缺的东西越有价值。

你值多少钱是由什么决定的呢?(1)你有没有价值?你的能力是否是其他人需要的(2)更关键的是,你值多少钱是由你的能力是否稀缺决定的。

打造稀缺性的方法:(1)成为第一(2)成为唯一

让自己稀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拥有多维度能力

多维能力发挥价值,两个重要的前提:(1)每个能力至少是有价值的(2)每个能力之间要有关联

如何把能力联结起来:多个能力必须是为同一个目标服务

打造多维能力的步骤:(1)先把一个能力打造成自己的长板(2)让自己兴趣广泛,培养多种能力(3)确定一个目标。

并把多种能力组合成多维能力。

因为多维产生稀缺,稀缺性决定价值的高低。

三、重新理解世界

未来世界给你的信号

影响你人生走势的更大变量,是来自你所处这个“环境”对你的影响!

产生趋势的原因是什么?(1)外力(2)势能差(重要)

四类势能差(1)效率势能(优打劣、快打慢、廉打贵);(2)规模势能(3)认知势能(4)引力势能

两个新的方式应对“创新者的窘境”:(1)要么从内部独立一个团队,脱离原公司,在创业环境下单独搞心业务(2)要么看好的公司直接买买买。

如何站在这些势能高地?“点、线、面、体”。

点:可以指个人或者某个单一产品;

线:一个小公司、也可以指大公司里的一条业务线;

面:指平台型公司或者生态型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

体:指时代、行业、新的经济体。

站在势能高点的具体办法:

方法一:让自己成为高势能的一部分

方法二:找到高势能的“线、面、体”来帮助自己提高势能,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赋能”。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我有一个改变世界的想法,可行吗

为“想法”估值的四个维度

(1)客户终生价值=(客单价-边际成本)*购买次数

(2)获客成本:你获得一个付费客户所需花费的成本

烧钱的逻辑:客户终生价值-获客成本>0

(3)用户规模:你这个项目最多可以获得多少用户。

面临两个问题:市场总容量、市场竞争

(4)风险成本:你的项目如果失败了,一分钱没赚到,最多会损失多少?

项目估值=(客户终生价值-获客成本)*用户规模-风险成本

你这么努力,最后还是输了所有?

四域空间的生存法则:

(1)掌控域:积极努力、刻意练习、提高技能水平

(2)盲域: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开始学习与探索

初心是指一颗“初学者的心”。

它是指对所有事情你都要保持初学者的心态,要充满好奇,要戒掉自己以为已经全知道的瘾,要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样你才能每天都在学习,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随着市场一起演化,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再这个充满未知的未来,“方得始终”。

(3)概率域:不赌单次,赌整体,善用数据决策。

(4)风险域:(1)避免进入(2)增加冗余备份(多维能力)(3)买彩票(以小博大)

守株待兔:守住那些不变的东西,等待不确定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的诱饵:(1)发现有效的人脉:人脉不是能帮到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到他的人(2)学习跨界知识(3)投资成长性资产

你的运气为什么一直不好

催化剂一:人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

(1)才华出众:你本身能力很强,知识目前可能被市场嘀咕,或者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2)低调、谦逊、知恩图报:人们喜欢帮助弱者,其实是源于一种存在感的满足。

就是看到对方,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变得更好,内心会有一种开心的满足感。

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自己的这个行为是有意义的。

(3)广结善缘、吃亏是福:看到身边的人有困难,要不图回报的伸出援手,要多去帮助他人。

催化剂二:事

如何让事变成你的催化剂?要让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产生“积累”的效果,前一件事是后一件事的预动作,过去的经验是今天的铺路石,让时间成为你的朋友,产生复利效益。

催化剂三:物

如何用“物”这个催化剂带来好运?顺势而为

四、解开大脑的封印

大脑的两道封印:

解开封印的具体办法:

NLP的12条前提假设

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你们在不同的环境里长大,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系统,因此对待同一个问题,你们会有不同的看法,你要学会接受和欣赏。

你只有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你独特的地方。

2、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只对自己有效,不应该强加给另外一个人。

役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影响别人。

我们能推动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当你想改变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你的悲惨命运就此开始。

3、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有道理没有效果都是在胡扯。

听上去再有道理的道理,如果实际应用的时候没效果,那就是没道理。

有时候我们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而忘记了目标是什么。

小孩才分对错,成人只讲利弊,只要行为和方法,而不伤害其他人的基础上,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就是好方法。

4、只有由感官经验塑造出来的世界,没有绝对的真实世界。

你脑海中的这个世界不是绝对真实客观的,而是主观的。

你遇到的所有事情,本身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意义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信念系统,人为加上去的。

5、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每个人大脑里的世界由于都是主观的,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会按自己的理解重新编码,所以,你说的一句话,在对方听起来也许就是另外一个意思。

因此,在和对方沟通的时候,你不应该只关注自己说了什么,而是关注对方听到了什么,理解的程度到哪里。

对方的回应,才是你这次沟通的效果。

6、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

你如果想要得到从未得到过的东西,就要去做从未做过的事情。

7、凡事必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当你感到无计可施的时候,只能说你已知的办法都行不通而已,并不能说问题无法解决。

因此,你只要相信一定还有未知的、更好的方法存在,那么总有一天,问题会被你解决。

8、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每个人都想要有更好的明天,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他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恰当选择。

因此,每个人行为背后,一定有他的正面动机。

如果你了解和接受了他的正面动机,他就会觉得你接受他这个人,你就更容易引导他做出有效的改善。

9、每个人都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你遇到的每一件事里,正面和负面的意义都是同时存在的,至于你想看到事物的哪一面,赋予他什么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信念,来改变对它的理解,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记住,你本人已具备让自己成功快乐的所有能力,无须外求。

10、在任何一个系统里,最灵活的部分便是最能影响大局的部分。

能有一个以上的选择,便是灵活;能容忍别人不同的意见,便是灵活;灵活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寻求双赢、多赢的可能性;灵活也代表你足够地自信,自信度越低,越容易在某个角落认死理,态度强硬;而强硬的态度会让周围的人感到紧张,灵活却能让人放松。

11、没有失败,只有反馈

失败只有在事情画上句号的时候才能使用,只要事情还将继续,只要你不想放弃,就不能用失败来形容。

失败只是一种反馈信号,告诉我们之前的尝试没有用而已。

它是在提醒你,你需要改变了,你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继续。

12、动机和情绪总不会错,只是行为没有效果而已

我们情绪的背后藏着动机,动机总是正面的,因为潜意识从来不会伤害自己,只是误以为某些行为可以满足自己的这份动机。

(1)自觉(2)理解(3)转换

人工智能在疯狂的学习,你却在刷朋友圈

我们该如何学习?

1、打开大脑2、放入知识3、提取使用

给大脑安装三个过滤器:

(1)区分“信息”与“知识”

所谓知识,就是指那些被验证过、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规律、方法论。

(2)区分“经验”和“规律”

(3)区分“优质”和“劣质”

如果你想学习某个领域里的内容,那就先去找这个领域里最出名的经典书去阅读,可以从各类图书的畅销榜里去挑选,也可以看看业内牛人们的推荐,这样找到的书你会发现来来回回说的那几本,这些就是好书。

把知识结构化:

方式一:根据MECE法则自己拆解、组装

方式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建立知识之间的链接

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1)增加背景知识量

(2)提高链接强度

(3)增强知识的结构性

(4)提高对背景知识的梳理能力

不会专注,你的忙碌只是在演戏

想要提高工作效率,你就必须避免这些没有效率的来回切换,避免进行多任务同时处理,这是所有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把时间切成一段一段,每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学会专注!

获得专注的具体方法:

(1)破除内部干扰:选择能专注的事情

五、思维力提升

一秒钟看透问题的本质

问题是期望与现状的落差部分

如何描述一个问题:(1)明确期望值(B)(2)精确定位现状(B‘)(3)用B‘-B这个落差,精准描述问题

如何找到本质问题:别盯着问题看

透析三棱镜B:校准目标:

设立目标:SMART:S(明确的具体的);M(可衡量的);A(可独立完成的);R(完成后有满足感的);T(有时间限制的)

透视三棱镜A:重构方法

A是为了实现B所用的方法(这个方法包括了与之相关的人、事、物)

透视三棱镜C:消除变量

”象、数、理“:任何一个现象背后一定有”数据“,任何”数据“变动,背后一定有道理。

数据背后的道理:多问几个为什么?(5Why)

你的思维方式,也许还在学生时代

点状思维到线性思维:

(1)演绎法:有因推导出果,由一般推导到特殊

(2)归纳法:由结果出发,寻找”原因“;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找到事物之前的因果关联的过程

求同法;求异法;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类比法:类比法是从特殊到特殊

思维混乱,是因为大脑没有结构

结构化思维的步骤:

(1)明确目的,找到分解角度

(2)按照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组成结构

方式1:自上而下”使用演绎法“设计结构

方式2:自下而上”使用归纳法“提炼结构

(3)调整结构,给出方案

结构化思维的进阶技巧:平面切割法

平面切割的基本手法:

第一个画线手法:两分法(双因素理论;X-Y理论)

第二个画线手法:三分法

如果你能穿越,现在会变得更好吗

系统的构成:1、要素;2、关系;3、功能/目标;4、环境

系统性思维:是一种”基于要素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

系统性思维是一项”看见整体“的修炼

(1)要看到系统的内部结构(2)要看到系统的整体特性(3)要看到系统的外部结构

六、解决所有问题

成大事者不做选择题

导致我们纠结的选择是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第一步:列出标准;第二步:分配权重;第三步:量化选项;第四步:做出选择

人,是非理性的!

人有两个系统:系统1:快思考;系统2:慢思考

怎么克服非理性:1、启动元认知,开启系统2;2、让思考理开大脑,强制限速;3、设置外部提醒;4、识别认知偏误

我们如何做决策呢?

1、让自己思考慢下来,遇到重要决策时,启动系统2

2、设定标准,把选择题变成计算题,量化选项,理性决策。

决策的流程:

1、紧盯核心目标,过滤大多数问题,不再小事上纠缠;

2、面对关键问题,不要纠结于仅有的选型,要找到核心目标,将问题转化成简答题,并寻找第三选择;

3、绕开认知偏误,开启系统2,进入慢思考

4、制定标准,给所有的选项打分,量化结果比大小

做计划,不是列一份愿望清单

EASY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完成任务并不难,核心是如何管理他们,你应该使用GTD任务管理方式,将大脑清空,通过外接一个硬盘来管理自己的日常事物。

NORMAL模式:执行*计划,在这个模式下,直接开干已经行不通了,你需要提前做计划,计划的方式共分成四步(1)设定一个目标(2)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3)将目标分解成任务(4)放入GTD开始执行,善用PDCA循环,提高完成质量

HARD模式:执行 计划 协作

(1)为目标赋予意义,统一共识(2)确认领头人,组建核心班底(3)制定团队的行事原则(4)配置人力、财力、物力(5)计划分工与执行(6)找势能高地借力

计划为什么会失败

计划有效有两个大前提:

1.必须得有目标,且必须正确

2.计划必须靠谱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