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说法靠谱吗 有人说宇宙大爆炸就是超级原子大裂变 (这种说法蚂蚁庄园)

admin 2024-12-06 33 0

本文目录导航:

有人说宇宙大爆炸就是超级原子大裂变,这种说法靠谱吗?

这是基于一位网友提出的问题,引用如下:

这种说法靠谱吗 有人说宇宙大爆炸就是超级原子大裂变 (这种说法蚂蚁庄园)

宇宙大爆炸与原子裂变毫无瓜葛。

问题的说明更是瞎扯,没有一点与科学常识沾边。

什么原子序数上万乃至上亿,什么黑洞是一个星球,巨大引力吸引过来的物质与这个黑球紧紧贴在一起,密度变大云云,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没有半点与科学常识沾边。

黑洞已经被拍摄到,是一个被全球科学家认同的存在,理论也有很多,相关知识和资料网络上很多,稍微了解一下也不会说这种话。

关于讨论黑洞的文章时空通讯过去多有发表,有兴趣朋友可以前往查看,这里就不多扯了,这里主要说说宇宙大爆炸的问题。

宇宙大爆炸后38万年才出现中性原子,在此之前,由于温度密度太高,原子根本无法形成,连光子也无法脱耦,因此宇宙无法观测。

宇宙大爆炸的初始温度,也就是普朗克温度为10^32度,也就是亿亿亿亿度,而原子裂变的温度才几百上千万度,核聚变也是亿度范畴,根本与大爆炸无法比拟。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基于宇宙膨胀得出的一个科学假设。

科学假设与胡思乱想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猜想。

科学猜想是基于公认的数理逻辑和实验数据,建立起来的模型;胡思乱想任意发挥是基于吃饭拉屎的日常生活恣意想象,毫无基本科学常识可言。

宇宙大爆炸最基本的依据就是宇宙膨胀,宇宙膨胀理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被证实,代表人物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他在对宇宙长期观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红移、哈勃定律,认为宇宙在不断的膨胀着,远方的星系一直在离我们远去,这种离开的速率与距离成正比,各向同性且均匀膨胀。

上百年来,对于宇宙膨胀的观测已经有很多,宇宙膨胀的速率有多种计算,人们从膨胀的速率,反推出了宇宙的过去,得出宇宙年龄约138.2亿年的基本结论。

但这个138.2亿年是现在普遍采用的一个数据,实际上,由于数十年来测得的哈勃常数并不统一,因此对于宇宙年龄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定论,一般认为在130多亿年。

哈勃常数是计算宇宙年龄、可观测宇宙范围、宇宙膨胀速率的基本参数。

哈勃常数有多种测量结果。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2006年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利用NASA钱德拉射线天文台测定的,数值为77 (km/s)/Mpc,±约15%;

2009年NASA根据遥远星系la超新星测定的,数值为74.2±3.6(km/s)/Mpc;

2013年欧洲航天局用普朗克卫星测定的,数值为67.80±0.77(km/s)/Mpc;

2019年德国科学家里哟很引力透镜测算的,数值为82.4(km/s)/Mpc。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以上测得的哈勃常数为67.8~82.4km/s之间。

也就是在百万秒差距(Mpc)的地方,每秒钟天体离开我们的速度约67.8~82.4公里之间。

秒差距是宇宙天体距离尺度单位,一个秒差距约3.26光年,百万秒差距就是326万光年。

根据这个哈勃常数,我们去一个平均值,就是75.1公里/每秒。

如果要准确地计算出宇宙的年龄,需要使用Λ-冷暗物质(ΛCDM)模型,其表达式为:

将哈勃常数代入,可计算出宇宙年龄约130多亿岁;

利用Λ-冷暗物质模型,还可以计算出可观测宇宙大小,其表达式为:

根据计算,得出宇宙可观测范围半径为465亿光年。

现在我们用哈勃定律来计算一下宇宙膨胀速率。

哈勃定律表达式为:Vf = Hc x D

式中,Vf为星系原理速率,单位:km(公里)/s(秒);Hc为哈勃常数,单位:km(公里)/s·Mpc(秒·秒差距);D为相对地球距离,单位:Mpc(百万秒差距)

目前科学认为可观测宇宙半径为465亿光年,约百万秒差距。

代入:Vf=75.1x(/)=75.1x=km/s

也就是说在可观测宇宙距离我们最远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达到107万千米/每秒,这样就是光速的3.57倍。

既然现在宇宙一直在加速膨胀,这说明宇宙是从小到大发展过来的,我们如果回溯过去,就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

这样在过去的某一天,也就是130多亿年前的某一天某一刻,宇宙所有的星系都是挤在一起的,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的。

这个点就是奇点。

现代科学认为,奇点不是我们世界的东西,是一个超时空的东西,有人认为是零维事物。

奇点的表述为: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曲率无限大。

何谓体积无限小?就是比我们所知的任何物质都小,比我们可能认知但目前不可知的普朗克尺度都要小。

我们目前已知最小的物质是什么?原子的直径约10^-10m,也就是0.1纳米;电子直径约10^15m,也就是0.纳米;中微子、光子直径目前无法得知,有人认为是普朗克尺度。

普朗克尺度为1.6x10^-35m,这被认为是人类认识的极限,小于这个尺度就没有意义了。

而且人类可能认知的最小时间单位也是普朗克时间,即10^-43秒,再往前,也没有意义。

而宇宙大爆炸发生在普朗克时间之前,存在比普朗克尺度更小的奇点,因此人类无法追溯到大爆炸真正的起始时刻。

人类现有的所有理论一超过普朗克时间和尺度就无效了,因为那已经不是我们三维空间的事物了。

如果了解了这些,还会认为宇宙大爆炸是原子裂变吗?

现在大爆炸宇宙论已经成为共识度最高的标准宇宙模型,而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撑。

宇宙膨胀当然是最有力的支持;

另外还有广泛存在于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130多亿年前大爆炸留下的余晖;

宇宙元素丰度和星系恒星演化、运行规律都与模型预期相吻合。

量子力学的发展,为解释宇宙大爆炸提供了更有利的理论支撑。

量子力学认为,奇点很可能是真空零点能中诞生。

宇宙诞生前,宇宙没有时空,但在真空中充满着能量,这些能量亿海森堡不确定性量子涨落的形式出现,这些虚粒子以正负粒子对不断的出现又湮灭,但某种不平衡导致了爆炸开始,宇宙从此出现了。

时空随着大爆炸而产生。

但量子力学最终能不能真正的探究时空出现前的宇宙,现在也还是个未知数。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请勿侵权抄袭,谢谢理解合作。

...撞上任何东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它们能一直飞?

旅行者一号和二号是1977年由NASA发射的宇宙探测器,至今仍在飞行。

截至2019年11月,旅行者一号距离地球约221亿公里,而旅行者二号距离地球约188亿公里。

这两艘探测器以约48,00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宇宙的边缘移动。

尽管它们的电源终将耗尽,导致与地球的联系中断,但至今为止,它们在半个世纪的飞行中尚未与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这种安全性可以归因于几个因素。

首先,宇宙的尺度巨大,以太阳系为例,行星间的距离可以达到数百万公里。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38万公里距离,在宇宙尺度上只是微不足道的。

旅行者的体积相对较小,仅为数立方米,因此遭遇撞击的概率极低。

其次,科学家在发射旅行者时就考虑到了可能的碰撞风险,并为它们规划了精确的飞行路径。

旅行者配备了接收和传递信号的设备,允许地球上的操作员对其进行控制。

此外,科学家还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监控旅行者轨道上的天体,以进一步降低碰撞的风险。

旅行者号的动力来源是放射性同位素温差发电机,这种设备能够在存在温差的条件下提供电力。

由于太空环境中没有空气阻力,旅行者号一旦获得初始速度,就能持续飞行。

如果旅行者的能源耗尽,它将停止发送信号,人类将无法再与它们取得联系。

一光年有多长?探测器要飞2万多年,光到达冥王星只需要5.5小时

如今人类已经逐渐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

相比之下,对于宇宙来说,地球的确非常渺小。

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系、无数的星球。

太阳系处于银河系中,而宇宙中如同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也有无数个。

由此我们也能看出,宇宙有多么庞大。

有科学家计算出,太阳可以影响一光年内的天体,因此他认为太阳系的半径可能为一光年。

那么太阳系的边缘究竟在哪里?八大行星中,位于最边缘的一颗行星就是冥王星,可以说到达冥王星,也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柯伊伯带。

对现阶段的人类文明而言,一光年意味着什么?一光年究竟有多长?如果以民航飞机的时速为每小时900千米,光一秒能够运动的路程大约是29.98万千米,这意味着民航飞机要达到光一秒钟的路程,大约需要333个小时,相当于19.3天。

由于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这说明光每秒钟就能围绕地球转7.5圈。

因此光年的距离,并不适合用于地球。

因为光年这个单位对地球来说,过于庞大。

毕竟对于这个浩瀚的宇宙来说,地球的尺寸的确很小,甚至不及沙漠里的一粒沙。

也就是说想要真正体会一光年的长度,我们需要将视线放到宇宙中。

首先我们要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

这意味着一束光从地球出发,到达月球表面仅需要1.3秒的时间。

而地球距离太阳约为1.5亿公里。

按照光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计算,大约需要8分20秒。

显然,人类看到的太阳永远是8分20秒之前的太阳。

就算太阳最终毁灭了,人类也需要8分20秒后才能真正看到。

海王星是太阳系中最远的一颗行星,它距离太阳大约45亿公里。

太阳光想要到达这里,需要花费4个多小时。

冥王星,也就是太阳系内最为神秘的一颗天体,是一颗位于遥远柯伊伯带之间的矮行星,已被剔除小行星身份的冥王星距离太阳更远。

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公里。

这说明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大约是太阳5.5小时前的样子。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光年是长度单位,指的是光在一年时间中行走的距离,约为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

光年更正式的定义是,在一儒略年的时间中,即365.25日,每天相等于秒。

在自由空间以及距离任何引力场或磁场无限远的地方,一光子所行走的距离。

由于真空中的光速是每秒299,792,458米,所以一光年就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或大约等于9.46拍米。

由此我们也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答案,即冥王星到太阳约为0.0006光年。

在直接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中,冥王星的体积排名第九,质量排名第十。

值得一提的是冥王星是体积最大的海外天体,其质量仅次于位于离散盘中的阋神星。

与其它柯伊伯带天体一样,冥王星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的银河系更加广阔,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光年,而人类可观测宇宙的直径更是达到了恐怖的920亿光年。

如此看来光速在整个宇宙的尺度下又显得十分渺小,而人类如今连太阳系都无法跨越。

当人类将目光转向茫茫宇宙,人们才发现我们是如此渺小。

那么人类想要跨越这遥远的距离需要多久呢?著名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发射于2006年1月,并于2015年7月14号飞越在冥王星的上空。

新视野号探测器跨越这数十亿公里的距离用了近11年。

然而这一距离光只用了5.5小时。

目前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1号。

2019年10月23日,当时的旅行者1号正处于距离太阳211亿公里的位置,而此时的旅行者1号已经在宇宙中孤独的漂流了42年。

令人诧异的是211亿公里仅相当于光在宇宙中行走了约19.5小时。

其实新视野号并不是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一号才是,它距离我们的地球已经超过了220亿公里,这是旅行者一号飞行了43年的成果。

令人们惊叹的是如此遥远的距离,一束光只需要不到20个小时就能到达。

世界上最快的战斗机能够达到每小时公里以上的速度,你知道吗?这么快的战斗机飞完一光年的距离竟需要年度的时间,这大概需要飞到地老天荒吧?目前人类制造的最快的太空探测器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公里,它飞完一光年需要多久?大约需要4100年的时间。

现在你明白一光年是什么概念了吗?它相当于旅行者1号漂流18,000多年才能走过的距离。

根据现今科学界对太阳系的认知来看,太阳系的半径大约在1到2光年之间。

也就是说人类昌嫌的探测器想要飞出太阳系,差不多需要2万年。

这就是一光年的概念,它足以将人类牢牢的封锁在太阳系内。

最令人绝望的是,无论是光速封锁、材料封锁,还是光速不变原理都告诉了人类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无法超越光速。

材料学的猜想还告诉人们,常规推动力能达到的速度上限仅为4000公里/秒。

这一数据是人类征服太阳系后才可能达到的科学成果,如今的我们还差得很远。

这意味着人类引以为傲的化学推进方式和引力弹弓都不可能帮助人类走出太阳系。

在宇宙膨胀的前提下,一束光无法从宇宙的一端飞到另一端。

人类梦寐以求,却始终无法达到的光速也在宇宙的面前成为了龟速。

对此,小伙伴们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感谢观看本期视频,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