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对比 地球的具体数据和月亮具体数据 (地球的对比)

admin 2024-11-04 53 0

本文目录导航:

地球的具体数据和月亮具体数据 进行对比

以下就是地球和月球具体数据的对比,前者为地球,后者为月球:1、表面积 平方千米;3.79×10^7平方千米 (“10^7”为“10的7次方”,下文依此类推).2、体积:1.083 207 3×10^12 立方米;2.199×10^10 立方千米.3、质量:5.9742×10^24 千克;7.349×10^22 千克 .4、赤道半径千米;千米.5、极半径 千米;千米.6、公转周期:365.天;27.321 661 天.7、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2.4秒;27天7小时43分11.559秒.8、平均密度 千克每立方米;千克每立方米.9、轨道偏心率:0.016 710 219;0.0549.10、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9.780 1 米每平方秒;1.62 米每平方秒.11、逃逸速度:11.186 千米每秒;2.38千米每秒 .12、最高表面温度:57.7 ℃;123℃.13、最低表面温度:-89.2 ℃;-233.14、平均表面温度:14 ℃;23℃.15、大气压:101.3千帕;1.3×10-10 千帕 .哇哦,刚刚在百科上整理了半天资料,绞尽脑汗终于把这对比数据给弄出来了!哈哈哈!难得碰到在编辑操作上有点难度的问题,一时兴起就回答起来了,不过我弄来的资料或许还不太完备哈.

进行对比 地球的具体数据和月亮具体数据 (地球的对比)

你能用一些数字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吗?

地球大小:

1、直径千米。

2、半长轴.5千米。

3、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

4、极半径:6356.752千米。

5、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6、赤道周长大约为千米。

扩展资料:

地球年龄

21世纪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万到4500万年。

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5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亿年到45亿年左右,大约为25.48亿年前左右。

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地球有多大?

地球平均半径:6371公里;赤道半径:6378公里;极半径:6357公里1、公元前220年前后,埃及的埃拉托斯特尼开始计算地球的大小。

他发现夏季正午时,太阳光能照到南部城镇阿斯旺的深井底部,而同时亚历山大城日晷中央杆子和太阳光有706’的夹角。

这说明两地纬度差为706’。

这两个城镇之间有一条商队之路,从旅行花费的时间来看,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为920公里,可以计算出的地球周长为46,000公里。

这个结果与现在最准确之值相比,只大15%,可以说相当精确。

2、在我国唐代,也有高僧一行主持过大规模的全国天文大地测量。

一行派大史监南官说在河南平原上除了测定大致位于同一子午线上的白马(分滑县附近)、浚仪(今开封西北)、扶沟和上蔡四地的纬度外,还用测绳丈量了其间的三段距离。

因此得出了地球子午线一度长351.27唐里的结论,折合成现在的单位是132.3公里,比现代数值只大20%。

《旧唐书》记载了这次测量的最后结果。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子午线测量。

一行(683-727年)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

中国唐代高僧,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

3、 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里歇发现在巴黎精确调整的摆钟,带到南美圭亚那后,却每天慢2分28秒,后来他把这只钟带回巴黎后,每天又快2分28秒,他认为钟慢表示重力加速度变小,意味着离地心远,推测地球不是完全的球体,而是赤道附近凸起的近于扁的椭球体。

法国科学院派出测量队,在法国、接近赤道的厄瓜多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测量子午线1的弧长.结果发现纬度越高,子午线弧度越长。

这清楚地表明地球为一扇的椭球体。

4、最近几十年,科学家利用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对地球进行测量,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道得更精确了。

人们终于发现,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稍扁,南半球和北半球不对称,凹进去约20米。

地球的体积为1.083X1021立方米。

用举例的方式来解释,假设一个人日行50千米,从地心走到地表要走127天,绕地球一圈要走801天。

2300多万人手拉手站成一圈,才能把地球围住。

按全世界人口50亿计算,人均占有地表面积仅0.1平方千米,若只计算陆地面积,人均占有不足0.03平方千米。

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地球的体积比最小的冥王星大110倍,是最大的木星的1/1316。

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48倍,是太阳的1/130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