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导航:
测试心理健康的整套题目及结果
1.如果周围有喧嚷声,不能马上睡着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常常怒气陡生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梦中所见与平时所想的不谋而合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习惯于与陌生人谈笑自如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经常地精神萎靡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常常希望好好改变一下生活环境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7.不破除以前的规矩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8.稍稍等人一会儿就急得不得了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9.常常感到头有紧箍感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0.看书时对周围很小的声音也会注意到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1.不大会有哀伤的心情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2.常常思考将来的事情并感到不安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3.一整天孤独一人时常常心烦意乱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4.自以为从不对人说谎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5.常常有一着慌便完全失败的情形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6.经常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7.经常以为自己的行动受别人支配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8.做以自己为主的事情,常常非常活跃,全无倦意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19.常常担心发生地展和火灾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0.希望过与别人不同的生活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1.自以为从不怨恨他人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2.失败后,会长时间地保持颓丧的心情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3.过度兴奋时常常会突然神志昏迷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4.即使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故,也往往毫不在乎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5.常常为一点小事而十分激动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6.很多时候天气虽好却心情不佳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7.工作时,常常想起什么便突然外出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8.不希望别人经常提起自己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29.常常对别人的微辞耿耿于怀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0.常常因为心情不好感到身体的某个部位疼痛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1.常常会突然忘却以前的打算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2.尽管睡眠不足或者连续工作都毫不在乎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3.生活没有活力,意志消沉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4.工作认真,有时却有荒谬的想法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5.自认为从没有浪费时间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6.与人约定事情常常犹豫不决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7.看什么都不顺眼时常常感到头痛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8.常常听见他人听不见的声音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39.常常毫无缘由地快活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0.一紧张就直冒汗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1.比过去更厌恶今天,常常希望最好出些变故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2.自以为经常对人说真话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3.往往漠视小事而无所长进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4.紧张时脸部肌肉常常会抽动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5.有时认为周围的人与自己截然不同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6.常常会粗心大意地忘记约会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7.爱好沉思默想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8.一听到有人说起仁义道德的话,就怒气冲冲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49.自以为从没有被父母责骂过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0.一一着急后总是担心时间,频频看表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1.尽管不是毛病,常常感到心脏和胸口发闷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2.不喜欢与他人一起游玩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3.常常兴奋得睡不着觉,总想干些什么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4.尽管是微小的失败,但总是归咎于自己的过失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5.常常想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6.习惯于亲切和蔼地与别人相处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7.必须在别人面前做事情时,心就会激烈地跳动起来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8.心情常常随当时的气氛变化很大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59.即使是自己发生了重大事情,也如别人那样思考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0.往往因为极小的愉悦而非常感动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1.心有所虑时常常情绪非常消沉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2.认为社会腐败,不管怎么努力也不会幸福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3.自认为从没有与人吵过架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4.失败一次后再做事情时非常担心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5.常常有堵住嗓子的感觉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6.常常视父母兄弟如路人一般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7.常常与初次相见的人愉快交谈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8.念念不忘过去的失败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69.常常因为事情进展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而怒气冲冲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70.自认为从未生过病符合 有点符合 不符合
心理健康考试题目及答案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以下是对心理健康测试20题目的内容进行修改润色后的版本,每个条目一段,条目之间换行,以提升内容质量并保持语义不变。
1. 你是否经常感到心情低落且变化无常?2. 你是否经常担心门没锁好或电源有问题,因而需要多次检查,甚至走远后返回确认?3. 尽管你没有患过严重的疾病,但你是否总是担心自己可能会患上严重的疾病?4. 你是否容易脸红,害怕站在高处,或害怕在公众面前发言?5. 由于担心呼吸和心脏跳动的情况,你是否经常难以入睡?6. 你是否经常洗手,因为担心公用电话不干净而不敢使用?7. 当你做事时,你是否总是担心“这样做是否顺利?”以至于无法放手去做?8. 是否有一些奇怪的念头总是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即使知道这些想法很无聊,你也无法摆脱?9. 当你离开家时,如果不是从某只脚开始走,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是否会改变床周围的布局以至于无法入睡?10. 即使周围的人都在欢乐地玩耍,你是否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此处省略中间部分,以保持条目编号的连续性)19. 当你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一点侵犯时,你是否会竭力争取?20. 当东西丢失时,你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大概是某人偷走的”?当受到领导批评时,你是否会立即想到“一定是某人告密的”?以上心理健康测试题目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使你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选项A.是,B.不确定,C.不是中选出和自己最接近的选项,填到后面的括号内。
结果分析:- A类和B类的得分都在4分以下:心理非常健康,神经也非常正常;- 5~7分之间:你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可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 8~10分之间:表明你的神经有些疲倦,你最好设法减轻工作与学习的压力,适当娱乐以调节生活而放松精神;- A类得分在11分以上:可能会有神经衰弱的倾向,你需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了;- B类得分在11分以上:那你就有预防精神分裂的必要了,最好是请心理专业人员进行辅导,早些预防;- C类得分在4分以上:有强烈的妄想倾向,最好是和到精神科做必要的精神检查。
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 充分的安全感;(2) 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 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 与现实的环境保持接触;(5)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 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9)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条件下,对个人的基本需要作恰当的满足;(10) 在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1. 心理健康有利于自握型租我独立。
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健康的心理能使我们更加的独立,让我们能更加客观地评价身边的事物,踏实地前进,对自己有信心,对生活热情,能够很好地自我管理。
2. 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的我们,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练就过人本领,还要提高相关综合素质,未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心理健康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学会接纳他人,善于与人相处,要知道,认可别人的重要性也能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
3. 心理健康可以让我们拥有过硬的心理抗压能力。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可以比较从容的面对各种压力和突发状况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我们未来可以顺利工作与就业。
很多人常常喜欢自我抱怨不懂这个,不会那个,老师是不是在故意针对我,同学是不是在排斥我等等,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自身的问题。
其实并没有人待你不公,你认为的只不过是自身心理素质不过关造成的,这时候我们应该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心理健康测试20题目带答案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知识问答题- 面试过程中的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简答题- 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题及答案(2)- 心理健康测试题- 爱情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题库试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及测评方法- 心理健康测试试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题3篇
心理测试:12个问题自测心理亚健康程度
1. 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国城镇居民中普遍存在。
据《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超过七成的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十六分之一的人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的人仅占百分之十点三。
2. 以下是一份由英国医生Goldberg编制的心理自评问卷,适用于评估非精神病性精神疾病。
此问卷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以下问题: - ①你是否无法专心致志? - ②你是否因心烦意乱而睡眠不足? - ③你是否感觉自己在各方面都无法发挥能力? - ④你是否对某些问题无法做出决断? - ⑤你是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 ⑥你是否感觉无法克服困难? - ⑦你是否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感受到乐趣? - ⑧你是否不敢面对困难? - ⑨你是否经常感到不高兴和心情压抑? - ⑩你是否对自己失去信心? - ⑪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 - ⑫你是否对所有事情都感到不高兴?3. 评分标准:每个“是”得1分,每个“否”得0分。
若总分大于或等于4分,表明您的心理健康可能已出现问题。
建议改变生活习惯,如保证充足睡眠、欣赏音乐、多做运动、向亲友倾诉烦恼等,以缓解紧张情绪。
如有必要,应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4. 关于精神疾病,人类尚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但普遍认为与遗传、生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精神病患者的大脑功能可能出现紊乱,导致精神活动失去正常的协调性。
5. 精神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
传统观念认为精神病患者会表现出疯疯癫癫,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例如,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都属于精神障碍。
出现精神问题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
6. 精神病患者并非一定具有暴力倾向。
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通常更喜欢独处,与外界交流较少。
虽然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影响下可能出现暴躁甚至暴力行为,但这通常针对家庭成员,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如此。
7. 精神卫生是一种健康状态,其中个体能够认识并发挥自身潜力,应对生活压力,有效工作,并对社会做出贡献。
8. 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想法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心理小秘书将与你一同进步。
特别提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不同于心灵鸡汤、算命或读心术。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