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间隔三个月打还有效吗 (新冠疫苗间隔时间)

admin 2024-12-11 44 0
新冠疫苗间隔三个月打还有效吗

本文目录导航:

新冠疫苗间隔三个月打还有效吗

新冠疫苗在接种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注意事项和讲究,它一般都是需要接种两针的,两针之间需要间隔一段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抗体产生,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

新冠疫苗两针之间间隔时间不能太久,一般间隔3—8周,不建议间隔三个月接种。

一、新冠疫苗打了一针后能隔三个月再打两针吗

可以隔三个月之后打第二针,但是间隔时间比较长,会影响疫苗抗体的产生,会降低疫苗的接种效果。

根据相关说明,应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

两次给药间隔时间建议大于3周,第二次给药应在8周内完成。

第一次接种疫苗后,第二次接种需在8周内完成,间隔3周以上。

如果第二剂新冠疫苗可以超期完成,即使超过8周,也无需再接种,只要非种子剂量即可完成。

间隔3周和4周效果最好。

免疫持久性、抗体阳性转化率及抗体平均值均优于1周和2周间隔组。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接种疫苗后形成保护的时间也不同。

但根据现有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两次注射14天后可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中和抗体在整个人群中的阳性转化率达到99%。

二、新冠疫苗能用于其他疫苗吗

不建议将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其他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间隔时间应大于14天。

因动物损伤、创伤等原因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接种新冠状病毒疫苗的间隔期。

对于第一剂新冠疫苗后出现急性病(如重感冒卧床休息、瘙痒急性荨麻疹发作、骨折)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建议推迟接种,等待好时机。

三、我们在接种新疫苗时应该注意什么

接种前应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知识和接种程序。

接种疫苗时,需携带相关证件(身份证、护照等),并按当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接种人员查询,如实提供本人健康状况及接种禁忌证等信息,并告知你正在服用或最近服用的任何药物的医生,包括非处方药。

接种后,患者应停留30分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划伤接种部位。

如发现疑似不良反应,应及时向接种单位报告,必要时及时就医。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第一剂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第二剂。

为了了解疫苗的成分,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不应该接种疫苗。

接种时,接受者应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健康状况、病史和过敏史;接种医生将询问接受者的健康状况和既往过敏史。

三针的新冠疫苗多久打一次

市面上一共有五款新冠疫苗,大多数人接种的是两针剂的新冠疫苗,也有人接种的是三针剂的新冠疫苗,这两种疫苗是不一样的,接种间隔时间也会有所不同,三针剂的新冠疫苗,两针之间需要间隔四到八周,第一针和第三针间隔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

一、三针的新冠疫苗多久打一次一般间隔4—8周接种一针。

三剂新冠疫苗,第二剂应在第一剂后4周注射,并应在第一剂后8周内完成。

第三剂是相同的。

第三次给药应在第二次给药4周后进行。

应注意,第三次给药应在第一次给药后6个月内完成。

也就是说,新冠疫苗的第三剂应在半年内完成。

如果有特殊情况,第二次或第三次注射没有时间从头开始,只要尽快完成相应剂量。

二、新冠疫苗的接种禁忌1、显然,那些对疫苗成分过敏的人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2、如果第一剂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第二剂。

3、过去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呼吸困难,不能接种疫苗。

4、患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不能接种疫苗。

5、有糖尿病和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或家族史的患者需要仔细接种疫苗。

6、新冠疫苗应在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后至少1个月内接种,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7、当然,当导致禁忌的情况不再存在时,你可以稍后接种疫苗。

三、打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1、除禁忌人群外,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2、过敏性鼻炎、哮喘这两类人群,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较大,尤其要注意,只要符合条件,就应该接受。

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也提出,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患者不应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症人群,应进行疫苗接种。

3、在高感染风险场所或高感染风险工作岗位,即使接种了新冠疫苗,也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

新冠疫苗隔几周打第二针-新冠疫苗隔3周打好还是隔4周打好

新冠疫苗在接种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讲究和注意事项,它一般都需要接种两针,两针之间是需要间隔一段时间的,这样可以起到很不错的防护效果。

通常新冠疫苗间隔时间至少在三周以上,但是不能超过八周,其中间隔三、四周效果最好。

一、新冠疫苗隔几周打第二针间隔3周和4周的效果最好。

第一次接种疫苗后,第二次接种需在8周内完成,间隔3周以上。

如果第二剂新冠疫苗可以超期完成,即使超过8周,也无需再接种,只要非种子剂量即可完成。

结果表明,间隔3周和4周效果最好,免疫持久性、抗体阳转水平、抗体平均值等指标均优于间隔1周和2周。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接种疫苗后形成保护的时间也不同。

但根据现有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两次注射14天后可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中和抗体在整个人群中的阳性转化率达到99%。

二、新冠疫苗有哪些不良反应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冠疫苗与其他灭活疫苗相似,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等。

少数人因个体差异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不经治疗即可痊愈。

严重异常反应通常是指接种疫苗后出现危及生命、致残、致残等情况,需要现场急救和住院治疗。

从我国新冠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来看,没有出现如此严重的异常反应。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强调的是,急性严重过敏反应和晕厥通常发生在接种疫苗后30分钟内。

虽然发生的概率极低,但我们在接种疫苗后仍需在接种地点停留30分钟。

接种疫苗后也有可能发生偶联反应。

巧合反应是指接种者在接种疫苗时恰好处于其他疾病的潜伏期或早期的状态。

巧合的是,这种疾病也发生在接种疫苗的同时。

因此,这种情况与疫苗接种和疫苗质量无关。

这不是不良反应。

三、打新冠疫苗要注意什么1、了解新疫苗接种流程。

2、确定是否需要提前预约。

3、按规定带身份证;外国人应带护照和有效居留证件,以确保相关证件在第二剂疫苗接种前仍然有效;参加北京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的外国人应带保险证明。

4、接种当天,穿宽松的衣服以方便接种。

你出去时必须戴口罩。

5、接种时,医生应主动提供其健康状况、近期用药情况,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接种部位如有伤口,应尽量避开伤口,选择对方接种;接种后,应在接种部位停留30分钟;止血拭子应扔进医疗废品桶或黄色医疗废品袋。

6、接种后应在接种点停留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

回家后如发热不退或持续不适,应及时报告接种点就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