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疫苗接种 (乙肝疫苗的疫苗反应)

admin 2024-12-11 34 0
乙肝疫苗的疫苗反应

本文目录导航:

乙肝疫苗的疫苗接种

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

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

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

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

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

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

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

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4)对于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在意外接触 HBV 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a.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 等,并在3 和6 个月内复查。

b.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 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 或抗-HBs 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 和6 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 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5)青少年是HBV的易感者,也可接种乙肝疫苗,也要按“0、1、6免疫方案”进行接种,即先注射第一针,一个月后注射第二针,6个月后注射第三针。

成年人、老年人、孕妇都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只不过年龄越大,接种的成功率相对小一些。

其实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实际意义并不大,一是成功率较低,二是感染HBv的机率不大,或老年人可能早已感染HBv。

但是,如果老年人确实是一位HBv易感者,家里和周围又有HBv感染者,和他们密切接触,接种乙肝疫苗还是有益的。

成年人和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剂量可增加一些,抗原剂量越大,免疫原性也越强,刺激免疫系统,更易于产生抗体。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

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适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首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其次,乙肝若不有效的治疗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因此说,有效的预防乙肝就是成功的预防肝硬化,预防肝癌的发生,是预防肝硬化肝癌的第一针。

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三十几块钱,民众都能接受。

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

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在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每次一支。

注射部位可能有红肿,疼痛,发热等反应。

注意,使用时充分摇匀,有摇不散块状物等不得使用。

接种禁忌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麻疹疫苗同时接种。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

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对乙肝疫苗成分过敏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妊娠期妇女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意外接触病毒者应该注意(1)对未接种过疫苗的接触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肝疫苗。

(2)如果接触者已接种过疫苗,但未经全程免疫,应在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后按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补上全程免疫。

(3)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应根据其抗体水平而定。

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可不必处理;水平不够应加强注射1针疫苗;如果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

对此可加注1~2针,第二针后有50%~70%可产生抗体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

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

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

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

中国的很多医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接种后不产生抗体(1)更换疫苗。

对接种血源性乙肝疫苗无应答者,可改用基因工程重组乙肝疫苗接种,使之成为低应答者;对接种无前S蛋白乙肝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用有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2)增加接种次数。

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称为应答迟缓。

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5)改变接种途径。

有人对肌肉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可改为皮内注射,每两周一次,直到迟发型变态反应呈阳性为止。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

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

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未感染乙肝,应尽快接种疫苗,最好全程免疫接种。

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

0-1-2的接种方法已经再应用的比较少了。

如果已经感染乙肝,则注射疫苗无效。

疫苗没有治疗作用,只有预防作用。

如果曾经注射过疫苗,并产生了抗体,考虑抗体会随着时间减弱,所以有必要在成功接种后的5年内因该考虑再次接种加强针。

目前国内已经实现对新生儿免费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而成年人一般要付费,各地防疫部门均可以接种乙肝疫苗,费用大概在五十元左右。

全程接种后1~2个月应该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曾经接种过,只是打加强针,没有必要再次复查。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一般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抗体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是这个年限因人而异,有少数人1~2年抗体就消失了,有人则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

如果一个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乙肝病毒,那么注射乙肝疫苗形成的免疫就会慢慢消失(过3~5年再注射一次就是为了让免疫细胞再次接触到这种灭活病毒并再产生抗体)。

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

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针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

一般要通过注射疫苗来产生抗体,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

主要包括: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⑥血液透析患者;⑦使用血液制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

中国当前临床使用的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品,副作用小。

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通过主动免疫方式产生抗体,使人体获得对乙肝的免疫力。

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抗体滴度越高,免疫力越强,免疫保护持续时间也越长。

但也有极少数人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HBs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另外,乙肝疫苗接种后,抗-HBs随时间推移,滴度会逐渐下降,当抗-HBs滴度降至保护值以下时,也就不再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了。

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查二对半,若抗-HBs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抗-HBs滴度。

若抗-HBs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抗-HBs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抗-HBs;若抗-HBs在1001~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抗-HBs大于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抗-HBs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

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抗-HBs,但仍患了肝炎,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的可靠方法,但也不是绝对的和一劳永逸的。

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抗-HBs滴度,并根据抗-HBs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抗-HBs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所谓乙肝疫苗加强针就是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

这时注射的乙肝疫苗就称之为乙肝疫苗加强针。

乙肝疫苗不是万能的,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会产生永久性乙肝抗体,让你一辈子不再感染乙肝。

接种乙肝疫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乙肝抗体滴度会慢慢下降,如果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就不能确保我们不会感染乙肝,也就是说我们失去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统计资料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 )转阳率在95%以上,有效保护期在5年以上,乙肝抗体滴度越高,体内产生的乙肝抗体滴度很低,达不到保护值,这样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乙肝病毒的感染和复制。

因此,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二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

若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1,最好在6个月后复种1次;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乙肝抗体滴度;若乙肝抗体滴度在1001~mIU/ml时,应在2~4年内复测;当乙肝抗体滴度大于mIU/ml时,可在4~6年内复测;当发现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间方案进行。

还有少数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了高滴度的乙肝抗体,但仍患了乙肝,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度变异的病毒,它发生变异后,可变成新结构、新属性的病毒变异体,原来体内的抗体对新的变异株没有免疫力,就失去了预防作用。

接种后一定要检验接种效果和乙肝抗体滴度,并根据乙肝抗体滴度情况适时复测,当滴度小于保护值时,要及时补种,使体内经常保持有效的乙肝抗体滴度,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真正达到预防乙肝的目的。

疫苗因素研究发现,按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产生抗体的滴度与注射疫苗的剂量、种类等相关。

此外,与疫苗的保存也有关系,疫苗的最佳贮运温度为2摄氏度~10摄氏度。

一般而言,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一旦冻结,佐剂胶体完全被破坏,疫苗也随之失效。

有些人为图方便,一次性把三针免疫程序疫苗带回家中,但贮存方法不对,以致疫苗失效。

机体因素研究表明,排除检测试剂因素,一半以上无或弱免疫应答者本身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一般体检仅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呈阴性便注射疫苗。

但是,研究表明,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阴性的占5%~10%,这类患者对乙型肝炎疫苗是没有应答的。

如果检测乙肝两对半,提示抗-HBc阳性,说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有必要使用敏感试剂复查,并且检测HBV DNA定量。

有些甚至要做肝组织活检,才能确定有无乙型肝炎病毒的现症感染。

人类对HBsAg的免疫反应与年龄、体重也有很大的关系。

疫苗接种后是否产生抗体,与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关系密切,所以患有免疫缺陷疾病(如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如恶性肿瘤、糖尿病、肾透析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都会降低机体对疫苗接种的抗体应答。

研究还表明,含某种基因的人,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较差。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免疫效果,例如每天吸烟超过5支者,疫苗接种后抗-HBs应答率比不吸烟者低,嗜酒者亦然。

接种因素实验证明,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优,臂部其他部位的接种效果则较差,这是因为除上臂三角肌外,其他部位的脂肪较厚,疫苗接种后一般仅在脂肪层中缓慢进入血循环,从而影响了疫苗对体内免疫细胞的刺激。

在一定范围内,抗-HBs滴度随疫苗接种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经大量人群实验证明,目前使用的0、1、6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最好,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方案0、1、2个月的免疫程序效果也不错,但最好在第12个月加强一针。

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最主要的方式,而且注射疫苗产生足够浓度的抗体才会产生很好的保护性。

所以注射了乙肝疫苗(三针后)一定要去化验确定产生抗体,如果没有产生抗体或乙肝抗体的滴度没有达到可以保护的水平,就需要再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关于须从以下几点说明:1、抗体的浓度:抗体浓度越高,所能抵御的乙肝病毒的量就越多,保护能力也就越强。

2、乙肝病毒的变异:如果乙肝病毒有亚型变异,那么可以逃避已有的抗体(免疫逃逸),仍然有可能感染乙肝。

(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

所以说,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不能完全杜绝乙肝的传播,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进行保护。

3、感染病毒的量:如果有足够浓度的抗体了,那么一般性的接触就可以完全避免感染了。

但是如果是输入乙肝携带者的血液,这种大量的病毒进入体内那还是无法保证安全的。

HPV疫苗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

HPV疫苗是女性预防宫颈癌疫苗,进口和国产的选哪个好?

进口和国产的hpv差别主要还是在接种对象的年龄区别!

国产HPV疫苗接种的年限是9-45岁的女性,而9-26岁可以接种9价疫苗,26岁以上一般是接种4价疫苗,因为认为26岁以内是发生性关系最低的时期,这个时期接种9价疫苗是最有效的!

而进口HPV疫苗接种对象就是45岁内的女性均可接种9价,4价疫苗!

价格区别

面对已经在国内上市、具有先发优势的几款产品,在保护率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馨可宁329元/支的定价接种2针费用为660元,3针约为1000元,更具价格优势。

而进口HPV疫苗的价格则比较昂贵,目前在广深等广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能接种HPV疫苗,二价疫苗生产商为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四价、九价为美国默沙东公司。

二价HPV疫苗,适用于9至45岁女性,第0、1、6个月分别接种1剂,580元/剂,需接种3剂次,注射费25元/次,3针合计1815元;

四价HPV疫苗,适用20至45岁女性,第0、2、6个月分别接种1剂,798元/剂,需接种3剂次,注射费25元/次,3针合计2469元;

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至26岁女性,第0、2、6个月分别接种1剂,1298元/剂,需接种3剂次,注射费25元/次,3针合计3969元;

所以,价格也是一大差别呀!很多人会担心价格差这么多会不会效果也有差别呢?这是不用担心的!国产HPV疫苗也是经过国家卫生部门认证上市的疫苗,是具有权威性和安全性的!

至于选哪个好,你们心里有数了吗?

2022年度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27名】

【 #教师招聘#导语】2022年度安徽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7名,现场报名时间:2021年11月4日-8日,现将招聘公告原文发布如下:因工作需要,经研究,我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招聘计划、岗位和资格条件  招聘公告、领取笔试准考证通知、笔试成绩、入围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成绩、合成考试总成绩、体检、考察、拟聘用人员名单等相关信息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上发布。

(一)招聘计划  本次计划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7人,详见《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岗位表》(附件1),下称《岗位表》。

在招聘计划中安排部分招聘计划,用于专项招聘“应届毕业生”,包括以下人员:  (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持有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

(2)国家统一招生的未落实工作单位的2019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3)参加“服务基层项目”前无工作经历,2019年及以后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

(4)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或毕业当年入伍,2019年及以后退役(含复学毕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退役士兵。

(5)2021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以及2019年、2020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人员。

(二)招聘岗位和资格条件  招聘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历届毕业生以及符合招聘岗位所需相应学历和条件的人员,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  4.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岗位表》中的“35周岁以下”为“1985年11月4日(含)以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

工作经历要求,截止时间为2021年10月31日。

因工作单位变化而中断时间的,其在不同单位工作的时间可以累计计算。

在校学生在读期间参加勤工俭学、实习等不视为工作经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的人员;  (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  (3)现役军人;  (4)经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6)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工作人员;  (7)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报考者不得报考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岗位。

三、招聘程序及办法  (一)现场报名与资格审查  1.现场报名时间:2021年11月4日-8日(上午9:00-11:00,下午1:00-4:00),逾期不再补报。

现场报名地点:芜湖市弋江区文津西路201号,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正德楼一楼学生事务大厅(按工作人员指示路线行进)。

2.因疫情防控要求,报考人员一律从我校北门进出,进入北门时都要自觉出示安康码(皖事通或支付宝)、十四天行程记录(微信-国务院客户端-通信行程卡)、新冠疫苗接种记录(至少接种第1针)。

未接种新冠疫苗的报考人员须持有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接种禁忌证明。

考生疫情书及疫情防控健康登记表(自行打印填写,见附件2)并接受体温检测,以上条件均正常方可进入校园。

外地(芜湖市区外)低风险地区来芜报考人员须出示48小时内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核酸检测证明原件。

中高风险地区来芜返芜人员本人不得参加本次现场报名,如需报名可以委托他人代报名(提供双方身份证件和委托书),如考试时隔离期未满不得参加考试,以此产生的损失和后果责任自负。

3.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在现场报名的同时进行资格审查,需填写《2022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自行填写,双面打印,贴好照片,见附件3)。

报考者的资格审查贯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

凡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随时取消招聘资格。

4.资格审查时,所有报考人员均需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明,近期免冠同底一寸照片1张,如岗位需要工作经历的,还需提供劳动合同或者工作经历证明,以上证书证件均需原件及复印件1份。

其中:  (1)属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2021年应届毕业生的,还须提供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其中,未取得毕业证书的,还须提供本人学生证原件、本人关于毕业证书专业与报考岗位专业一致的书面等材料。

(2)属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2021年毕业但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还须提供学校或省、市负责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工作的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该学历层次、毕业时间以及“2021年毕业,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毕业证书待发”的书面证明、本人关于毕业证书专业与报考岗位专业一致的书面等材料。

(3)属未落实工作单位报考“应届毕业生”岗位的,还须根据其身份,相应提供其档案等相关材料所在单位证明,或服务基层项目相关证明材料(服务基层的证书或鉴定表),或退役大学生士兵相关证明材料(入伍通知书或入伍批准存根复印件、退役证明材料),以及本人关于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书面等材料。

(4)机关、事业单位在编正式工作人员还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国外学历须提供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以及我国驻外使馆开具的有关证明材料。

5.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现场进行确认缴费。

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财政厅皖价费〔2009〕118号文件规定,笔试按每人45元标准收取考试费用。

根据我校财务制度相关要求,本次考试现场报名缴费必须使用带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不支持现金、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其他缴费方式。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

此类人员报名时应携带以下证明材料: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证明和低保证原件和复印件;农村特困家庭的报考人员,提供其家庭所在地的县(市、区)扶贫办(部门)出具的特困证明和特困家庭基本情况档案卡原件和复印件。

上述人员均须同时提供能够证明其与家庭所属关系的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簿等)。

6.笔试准考证领取时间和方式通过我校另行通知。

(二)考试  1.为确保新进人员质量,确认报考人数与岗位招聘计划数的比例不得低于3:1,不足规定开考比例的,取消或相应核减该岗位招聘计划数。

对达不到规定比例的特殊岗位,须经批准后方可开考。

2.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适宜参加统一笔试的考生,不予参加考试。

3.所有岗位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笔试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内容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满分为100分。

笔试设置最低控制合格分数线为60分。

面试人选根据职位招聘计划数,按3:1的比例(经批准降低比例后为2:1)依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确定各招聘岗位参加面试的人员名单。

因考生放弃等原因出现人选缺额的,在同岗位人员中依笔试成绩高低顺序等额递补。

面试人员最后一名如有多名考生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面试人选。

根据安徽省物价局、安徽省财政厅皖价费〔2009〕118号文件规定,面试按每人80元标准收取考试费用。

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城镇家庭和农村特困家庭的报考人员,可以享受减免笔试考试费用的政策。

所有岗位面试均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主要考察报考人员的仪表仪态、语言表达、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合作能力等方面。

面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

面试人员少于或等于岗位招聘计划数的,面试成绩须达到当日参加同一考官组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数,方可进入体检和考察程序;如该考场参加面试的考生不足2人(含2人),为确保新进人员基本素质,提前设定面试最低分数线为60分,对于面试成绩未达到最低分数线的考生,不予进入体检和考察程序。

汇总成绩:按照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4:6的比例合成计算汇总成绩。

上述成绩均保留两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

(三)体检和考察  根据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按1:1的比例等额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

如最终成绩相同,以面试成绩高者优先,两门成绩均相同,则采取加试的方法,加试方案另行公布。

体检工作按照《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皖人社发〔2017〕10号)、《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体检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规定组织实施,招聘单位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监督。

体检在三甲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

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察,重点考察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表现。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

报考者的资格审查贯穿公开招聘工作全过程。

凡发现报考者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随时取消招聘资格。

对体检、考察出现缺额的,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在同岗位报考人员中,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各不超过两次。

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结束,不再递补。

(四)公示和聘用  对体检、考察合格的拟聘用人员,报市相关部门备案,在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公示,按规定公示7天。

公示期间,对拟聘人员有异议的,可以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人力资源处或纪检监察审计处反映。

公示期满,对没有异议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或备案手续;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聘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查实并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对公示无异议的人员,履行审批聘用手续。

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或未能在2021年12月31日前提供招聘岗位所要求的相应层次的学历、学位等证书的报考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

对未在招聘单位规定时间内报到上班的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

新进工作人员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办理聘用手续,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四、其他  (一)本次招聘岗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办理五险一金,享受编外人员工资福利待遇。

录用人员需遵守我校服务期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

(二)本次招聘我校未与任何机构联合开办辅导机构,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办理报名考试等相关工作。

(三)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报名现场要进行人数控制,限流进入,同时因报名现场需定时进行消毒,因此每日可接纳报名人数有限。

请广大报考人员合理安排时间,在公告规定的报名时间范围内错时错峰报名,避免因人流集中导致无法报名。

招聘全过程均采取安康码绿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方式进行核验,未申领安康码人员、安康码为“黄码”或“红码”人员、体温37.3度以上人员均不得进入报名、考试等场所。

(四)请报考人员在我校上查看公告,提前下载并填好考生疫情书、疫情防控健康登记表和报名资格审查表,并带好岗位所需相关材料原件复印件到现场报名。

报考咨询  监督举报 附件2:考生疫情书及疫情防控健康登记表  附件3:2022年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评论(0)